第二张牌就是外援。诸葛诞在谋反后,立即派长史吴纲带着自己的儿子诸葛靓前往东吴求援。当时执掌东吴朝政的是权臣孙綝,他闻讯大喜,立即派兵三万先行救援,急接着又派兵三万向曹魏进犯,接着自己亲统大军来援。与此同时,蜀汉方面也得到了消息,姜维率领数万军队趁机北伐,“出骆谷,径至沈岭”。
2.诸葛诞的决策存在失误
前面说了诸葛诞造反,不是为了推翻司马家族,重新扶持曹魏皇帝,而是出于自保的目的。所以,诸葛诞起兵后,没有打出为“清君侧”的旗号,反而向东吴称臣。淮南地区是对抗东吴的前线,这里的军队长期与东吴交战,双方互为仇敌,根本没有好感,诸葛诞向东吴称臣,引起了军队的不满,正所谓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
诸葛诞起兵后,没有派出军队攻城略地,占据险要直抵,而是将十五六万军队聚集在一起,“聚谷足一年食,闭城自守”。得知诸葛诞谋反后,司马昭挟持魏主,率领二十六万大军前来平叛,将寿春城团团包围。由于城中粮食减少,部下蒋班、焦彝提议出城与魏军决战,诸葛诞非但不听,还想杀他俩。最后,两人率军投降司马昭。
3.钟会出谋划策,司马昭言听计从
司马昭征召诸葛诞入朝时,钟会正在家守丧,他得到消息后,当时就意识到诸葛诞必反。司马昭率军出发时,钟会作为“军师”随军前往淮南。别看钟会年轻,但他很有才能,在他的建议下,司马昭采取了“围城打援”的战术,围困寿春同时,还要击败东吴的军队。
之后,钟会有设计了一个“反间计”,利用东吴将领的内部矛盾,各个击破,“说吴中怒怿等不能拔寿春,衣尽诛诸将家,故逃来归命”,“怿等恐惧,遂将所领开东城门出降,皆蒙封宠”。自此之后,寿春城内军心涣散,不断有人出城投降。经过七个月的围困,城中已经无人愿意抵抗,“四面进兵,同时鼓噪登城,城内无敢动者”。诸葛诞打算率领百余人突围,结果遭遇大将军司马胡奋,“斩诞,传首,夷三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