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趣历史小编就给大家带来古代皇帝的故事,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自秦朝设立丞相一职以来,帝王和丞相之间的关系就很微妙。君权与相权的矛盾一直存在,这种矛盾的彻底解决还是明太祖朱元璋直接废除丞相这个职位。而这期间的一千五百多年,古代帝王又是如何来削弱相权、加强皇权的呢?
先说丞相地位,一般认为丞相皇帝下面的最高行政官员,在大臣之中权力最大,被认为是百官之长,可以说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了。主要职能是辅助皇帝处理国政,是皇帝最大的帮手。但是随着时间推移,各朝各代的具体形势不同,丞相的权力会过大,甚至威胁到皇权,势必会引起皇帝的不满。有些新子软弱点的就甘愿让权给丞相、做个傀儡皇帝;有强势些的皇帝就会想方设法来削弱丞相的权力、树立自己的权威。
“挟天子以令诸侯”的主人公曹草后来也是当了丞相,掌握着军队,控制着汉献帝刘协。汉献帝拿曹草有法子吗?还不是只能听之任之。所以关键不是看你是什么身份,手里掌握着实权才是本事。
真正下定决心要削弱相权,还得算是汉武帝刘彻。汉武帝在位54年,一共有过13位丞相,分别是卫绾、窦婴、许昌、田蚡、薛泽、公孙弘、李蔡、庄青翟、赵周、石庆、公孙贺、刘屈氂、田千秋。这13人有6位被处死、3位自杀、3位遭谋杀,仅有一人善终。
看来这换丞相也不是好法子。汉武帝另谋他计,先是任命一批朝廷重要官员,让他们参与到国家政治中心的主要决策。于是就将朝廷分为两部分,一个是由皇帝任命的亲信近臣组成的“中朝”(也称作“内朝”);一个是由丞相、御史大夫等人组成的“外朝”。
并且这不是简单的分成两派,权力和职责也有所变化。“内朝”先对朝政大事做出决策,相当于决策机构;而“外朝”就相应地成为了执行机构。通过“内朝”来压制“外朝”,这样朝政大权算是真正地转移到了皇帝手中。
除了这种权力转移的方式来削弱相权,其实还有另一种——将权力进行分割。
唐代实行“三省六部制”,三省就是中书省、门下省、尚书省。中书省,起草政令、负责决策;门下省,负责审核政令;尚书省,负责执行政令。可是以前决策和执行的权力都在丞相手中,这样一来相权就被一分为三,形成了皇权为中心、三省相互分工合作制约的政治制度。
三省六部制
后面的宋朝、元朝基本也是延续的这种分割相权的模式。到了明朝,太祖朱元璋干脆罢除丞相这一官职,让六部直接归皇帝管。同时还下令永远废除丞相制度。这样皇权的确得到了加强,可皇帝的负担也变重。六部直属皇帝,那么多政务,而皇帝的经力始终是有限的。
这不后来明成祖朱棣成立了内阁,选出一批人来咨询政务、帮助自己处理政务,相当于组建了一个“智囊团”。清朝延续内阁制,同时又加了一个军机处。军机处同样是个辅政机构,最终的决策大权仍在皇帝这里。
纵观我国古代帝王与丞相的斗争史,在这一场又一场的权力角逐中,并不是权力集中在哪儿就好了,更多地还是需要一种平衡制约机制。搞一言堂、专职独裁向来是行不通的。善于用人,多听听不同的声音,采纳不同的意见才是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