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绍的故事大家真的了解吗?今天趣历史小编给你们带来全新的解读~
袁绍出身汝南袁氏家族,从高祖父袁安开始,每一代都有人出任三公职务(即司徒、司空、太尉,皆是名义上的宰相),门生故吏遍布天下,无论是权势还是影响力,均非其他家族可比。袁绍正是凭借着得天独厚的政治优势,得以在汉末的战乱中TUO颖而出,没几年功夫便占据冀、青、幽、并四州之地,拥有带甲之士数十万,在群雄当中势力最为强大。
袁绍起兵时,得到豪门望族的大力支持。靠着祖上留下的人脉及势力,袁绍带领他的大军很快在汉末各军阀争斗中取得优势,兼并了很多小军阀,而且很快占领了九州中的四州(青州、幽州、并州、冀州),经兵达到数十万,手下猛将如云,还有一些厉害的谋士门客。
在讨伐董卓的联军当中,冀州牧韩馥也是其中之一,大家公推袁绍为盟主,袁绍自称为车骑将军。韩馥和袁绍两人打算立幽州牧刘虞为皇帝,刘虞不敢接受。初平二年(公元191)四月,董卓将汉朝京都迁往长安,关东的联军为了抢夺地盘互相打了起来。韩馥驻扎在安平,被公孙瓒打败,公孙瓒就带领着军队进入了冀州。公孙瓒以讨伐董卓为名,暗中打算偷袭韩馥,韩馥心里非常害怕。
董卓西去以后,袁绍回军驻扎在延津(今河南延津县),他利用韩馥的恐慌不安,派人前去游说。派去的两个人一个是陈留人高幹,另一个是颍川人荀谌,他们对韩馥说:“公孙瓒乘胜而来,直向南方,很多郡都在响应他。袁绍带着军队向东,他这样的行动意图我们还无法得知。不过,我们私下里却觉得将军的处境非常危险。”
联军与董卓鏖战1年多时间,最终因内部矛盾重重而瓦解,等到联盟解体后,关东诸侯为争抢地盘,相互间打得不可开交。此时,袁绍虽有逐鹿中原的志向,但苦于没有足够大的地盘,心中甚是苦恼。恰在此时,韩馥的部将麴义举兵造反,袁绍认为有机可乘,便在谋士逢纪的建议下,一方面跟麴义结盟,一方面则写信给占据幽州的军阀公孙瓒,要求他率军进攻韩馥,一旦拿下冀州,定会与他平分。
公孙瓒看到袁绍的信件后,果然便打着讨伐董卓的旗号南下,韩馥得到消息后甚为惊恐。此时,袁绍又派外甥高干及颍川名士荀谌(荀彧之弟,韩馥的同乡好友)去劝说韩馥,半是威胁半是劝说地要求他让位给袁绍,否则后者将与麴义、公孙瓒联手将他消灭。
虽然历经岁月的侵蚀,但今天的袁绍墓依旧规模可观,其封土高大,呈椭圆形。墓地东西长52米,南北宽36米,高8米,总占地面积约1510平方米。据当地人讲,此处原有古墓大小两座,但小墓在1956年塌陷,仅有大墓保存至今。如今的袁绍墓置身于田野之中,除了一座硕大的土堆和墓前表明身份的墓碑外,此外再无其他标志物。不仅如此,墓上荒草萋萋,显得异常的冷清、荒凉。
虽然袁绍墓在1993年被确定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但保存请况并不乐观,在2009年5月中旬,古墓曾连续两次被盗墓者盗掘,封土层被炸开并遭严重破坏。次年10月,袁绍墓又发现被盗的痕迹。袁绍墓本已几近萧条,如今又连番遭逢盗掘,让死后千余年的袁绍在地下也难以安宁,此请此景,实在令人唏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