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不知道:诸葛亮为什么投靠刘备的读者,下面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
说到诸葛亮大家都知道这个人真的是很聪明的一个人,可以说是天下第一智啊,那么汉朝在三国时期大家也知道的真的是已经完全的玩完了,作为诸葛亮这么聪明难道不知道嘛?那他为什么还要选择以复兴汉室为主旨的刘备投靠呢?下面就着这个问题跟随小编一起来揭秘看看吧!
按照传统的看法,刘备是汉室的坚决拥护者,也是继承者,在某种意义上刘备就代表了汉室,诸葛亮选择刘备就是选择汉室,但这个看法有些偏颇,没有看到诸葛亮对汉室究竟抱持着怎样的看法和态度。
对汉室的态度和看法是政治方向问题,政治方向通常取决于“一把手”,诸葛亮作为蜀汉集团的“二把手”,在政治方向上没有太多的表述,他得听刘备的,即便后来刘备死后他“开府治事”,也继承的是刘备生前确定的路线方针,没有另起炉灶。
诸葛亮对汉室的态度确实就是刘备对汉室的态度,刘备不反汉室,从形式上看他一直是忠于汉室的,即便没有所谓“刘皇叔”一说,也没有“衣带诏”事件,从他一贯的言行以及称汉中王、称帝时的做法都可以看出来,他的确以汉室的“继承人”自居,他在成都建立的政权仍称“汉”,他认为自己是汉室的延续,所以自己称帝是继位而非登基。
但是,这些都是表面现象,不能说这些是假的,是装的,但也不必把这些都完成看成是刘备、诸葛亮内心的真实写照,尊崇汉室更多的是他们的政治姿态,是给天下人看的,是一种手段。
汉末大乱,群雄并起,竞争异常机烈,在艰苦的斗争中必须选择务实的路线,说的话要顺应人心,顺应潮流,但具体行动上,又必须更清醒,诸葛亮对天下形势和汉室的看法,其实在《隆中对》中已经说得很清楚了,那里面也说“汉室可兴”,但通篇讲的都是如何夺取天下,强调了刘备如何利用“帝室之胄”的有利条件更好地发展势力。
这并没有贬低诸葛亮的意思,反而说明诸葛亮是一位务实的战略家。曹草不可立除,汉室不可复兴,这是当时有识之士们的共同看法,只有不切实际的空想家才会致力于扶持日薄西山、行将就木的刘氏王朝再起。
这样说就明白了,诸葛亮选择刘备与汉室无关,他并没有把刘备与汉室画等号,当时没有,以后也没有,他看好刘备,是因为刘备有不甘于失败的奋斗经历,是刘备能尽自己所能让他充分发挥才干的用人环境,而与能不能复兴汉室无关。
诸葛亮对汉室的看法,有两篇他写的文章可以去体察,一篇是《正义》, 一篇是《绝盟好议》。前一篇文章是刘备刚去世时写的,曹丕利用刘备之死向诸葛亮发动了一场“招降攻势”,希望蜀汉投降,诸葛亮为回答他,也为表明政治立场写了这篇文章,文中强调“谁是正统”的问题,最突出的意思的“汉贼不两立”,从内容上看似乎是力挺汉室的。
但看完后一篇文章才会明白,诸葛亮更是一个务实的人。后一篇《绝盟好议》是孙权称帝后写的,孙权称帝,蜀人不理解,认为“天无二日”,都主张与孙吴断交,同时报关羽被杀、荆州被夺的大仇,但诸葛亮深知政治和外交不是请绪的渲泄,从大局出发,孙刘联盟应该强化而不是断绝。
为了回答大家的疑问,统一思想认识,诸葛亮写下《绝盟好议》一文,阐述与孙吴断绝盟好的损害。在这篇文章中,诸葛亮写道:“孙权有称帝的野心已经很久了,我国之所以不追究他的挑衅之举,原因是要求得到他的支持,在对魏作战中形成掎角之势。如果现在公开断绝交往,孙吴必然深恨我们,我们必须把大军调往东边,先向东讨伐,才能进兵中原。”
诸葛亮说,现在有人认为孙吴满足于三足鼎立的局面,今后不会再与我们同心协力,他的愿望已经实现,不会再渡过长江。这种说法表面看有道理,其实不对,为什么呢?因为孙权心有余但力量不足,因而只能限江自保,孙权不能越过长江,就像曹魏不再渡过汉水一样,都不是力量有余而见利不取。
诸葛亮还说,如果我们的大军征讨曹魏,孙权采取上策是出兵魏国,分割他们的土地,然而做进一步打算;采取下策也会趁机掠夺魏国的人口,扩张自己的国土,炫耀自己的武力。总之,他们是不会坐而不动的。即使他们真的按兵不动,只要同我们睦邻友好,我们北伐就没有东顾之忧,曹魏黄河以南的军队就不能全调过来对付我们,我们得到的好处很大。因此,对孙权称帝的僭越之举,不能公开讨伐。
诸葛亮在这篇文章中没有太多探讨名分方面的事请,因为这是扯不清的话题,话匣子一旦打开,那就会争论起来没完没了,所以干脆他也把孙权称帝定新为僭越之举,避免大家争议不休。
诸葛亮重点回答了大家对孙吴的疑虑,也就是称帝之后他们会不会继续积极进取,与蜀汉一道对付曹魏,根据他的判断,孙吴今后还会在讨伐曹魏的大业中发挥作用。
如果说前一篇《正义》仍有宣示新作用,为的是反驳投降论,那后一篇文章就是诸葛亮外交思想的细致写照,在所谓“正统观”上,诸葛亮的主张具有实用新与灵活新,他不会为某种名义所累,这是自隆中对策以来就一贯坚持的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