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阁中帝子今何在,槛外长江空自流”,遥望历史的河流,感受历史的沧桑,和趣历史小编一起走进了解朱元璋的故事。
历史上,“嫡长子制”是解决继承王位的办法。换句话说,如果想要继承王位,需满足三个条件:嫡子,长子和儿子。当然排名要分先后。有嫡长子先立嫡长子,然后才是长子,无嫡无长才轮到其他儿子。
不过这个继承王位的制度有其优点和缺点。优点是继承王位基本上没有悬念。儿子之间不会发生争夺。缺点是虽然皇帝的儿子不会内斗,要是嫡子不孝,或者是弱智,或者有个新缺陷等,那么自然会造成子孙后代的动荡。例如,刘邦本立刘盈是太子,但刘盈无能最终导致吕后乱政。司马炎立了个白痴儿子为太子,最终造成了八王之乱。
朱元璋是一个严格执行“嫡长子制”的皇帝。不幸的是,尽管他努力培养嫡长子朱标,可惜朱标死得太早。要是朱标能死在朱元璋身后,很多内乱就不会发生了。
按照继承的顺序,朱元璋应该选择嫡次子朱樉为继承人。但是这个朱樉很没能耐,让朱元璋不放心把太子之位传给他,但朱元璋又不能乱了规矩选择嫡三嫡四。所以在这种请况下,他绕过了他的儿子,选择了他的孙子朱允炆作为他的继承人
历史上发生过很多类似的事件,君王绕过儿子,直接将王位交给他的孙子并引发战争。例如,司马炎决定成为一个白痴儿子立为太子时,其实是想把位子传给他的孙子司马遹。司马遹的能力非常突出,这使得其他儿子联合起来对抗他,最终导致七王之乱。所以朱元璋真的放心把宝座交给孙子朱允炆吗?不怕同样的悲剧发生在朱家吗?难道就没有想过将来会发生内乱吗?小编认为他应该想到过。但朱元璋可能认为这些都不成问题。
首先在朱元璋看来,传位长孙朱允炆是符合“嫡长子制”的。二来由于朱元璋当时实行了藩王制,藩王都有自己的辖地自称为王,这么做儿子们应该是满足的,所以儿子们不会造反。第三是他杀了很多开国君臣,清除了朱允炆将来治国之路上的刺。朱元璋认为自己已经将万事安排妥帖了。
那么朱元璋不传位给朱棣的理由是什么?第一朱棣作为朱元璋的第四个儿子,其身份并不满足传统的“嫡长子制”。第二,朱棣很少待在朱元璋身边,没有充分让朱元璋看到自己是否具备管理执政国家的能力。第三,朱棣曾与朝鲜王交通过,这让朱元璋心存芥帝。
然而,朱元璋怎么也没算到,自己的孙子最终还是没有坐稳皇位,被自己的儿子B到山中逃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