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匮之盟”原来是一场骗局,不过是赵普和赵光义的一场交易,下面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
“金匮之盟”已经被各种历史素材广为记载,但是令人可疑的是,这份杜太后的临终密诏在太祖赵匡胤当皇帝的时候没有被人提起,一直到赵光义弑兄篡位五年之后,才被赵普拿出来,但令人费解的是,赵普和赵光义素来不和,民间本来就有很多关于赵光义得位不正的传说,又加上赵匡胤的儿子和弟弟都莫名其妙的死亡了,所以赵光义得位不正的可能新又大大增加了,但是此时偏偏赵普和赵光义联手上演了这出好戏,不仅让两个人的恩怨勾销了,还从中获得了好处,所谓的“金匮之盟”不过是一场政治需要,是一场双方得益的交易。
“金匮之盟”是指杜太后临终之前,要儿子赵匡胤百年之后把皇位传给赵光义,采用兄终弟及的方式传承皇位,这份遗照由宰相赵普记录,并将遗嘱放于金匮之中,藏于太庙,赵光义和赵普都是参与陈桥兵变的重要人物,为建立大宋王朝立下不朽功勋,在宋朝建立之初,赵光义担任开封府尹,赵普为枢密副使,刚开始的时候他们两人和太祖赵匡胤关系很好,可是杜太后去世之后,他们三人的关系就发生了微妙的变化,赵匡胤也不想把皇位传给赵光义,就逐渐削弱赵光义的权力,并且还逐渐提拔赵普,使得赵普一再升官,官职远远大于赵光义了。
后来赵普渐渐不满权力的贪衣了,开始专权朝政了,他本来是宰相,可是他说的话就像赵匡胤的圣旨一样,皇权和相权之争渐渐浮出水面,赵光义却想把开封府经营成独立的小区域,这样赵光义和赵普两人不可避免的发生了矛盾,时常发生矛盾,后赵普公报私仇,抓住赵光义的幕宾不肯放过,想要狠狠打击赵光义的嚣张气焰,借此进一步削弱赵光义的权力,后来赵普多次制造机会压制赵光义,可以说他俩的关系已经是水火不容了,后来赵普的专权遭到赵匡胤的猜忌,赵普就失势了。
如果杜太后真的留下遗照的话,赵匡胤临时之时也会提及此事,毕竟有遗嘱放在太庙,赵光义弑兄篡位后并没有遗照的消息,面对天下人的质疑的时候也没有拿出来,可见当时赵光义根本就不知道有“金匮之盟”这份遗照,再则如果有遗照的话,赵普自己亲自写的,他肯定知道太祖百年之后就是赵光义继承皇位了,他巴结讨好还来不急,怎么会处处陷害他,这毕竟是在自寻死路,所以赵普也不知道这份遗照。
赵普在失势之后,又面临其他大臣的打压,他一直郁郁寡欢,为了将他的政敌打败,于是他想出了“金匮之盟”这一计来讨好赵光义,他知道赵光义最大的心病,就是民间传说他得位不正,不能让天下臣民信服,于是他联合赵光义演出这场双簧戏,拿出来杜太后临终的“遗照”,这样一来立马就得到了赵光义的欢心,然后就官复原职了,逮到机会就治政敌于死地,赵普和赵光义两方受益,赵光义篡权夺位也有了完美的解释,赵普也官复原职重新担任宰相,所谓的“金匮之盟”根本就是这两人的双簧戏,根本就是一个骗局,只不过是他俩为达到自己的政治目的的一场交易,赵光义能来这一手,也充分证明了他得位不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