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玉祥为何将末代皇帝赶出故宫?只因溥仪自己作死。趣历史小编为大家带来相关内容,感兴趣的小伙伴快来看看吧。
1912年2月12日,随着末代皇帝溥仪颁布退位诏书,中国最后一个封建王朝清朝宣告结束。民主共和的阳光,第一次出现在古老中国的地平线上。
众所周知,新成立的中华民国,对于主动逊位的清朝皇室成员予以优待,允许他们暂时居住在故宫,每年给他们提供400万元开支费用,还配备卫队为他们、甚至包括清朝的祖庙提供保护。
不过,12年后的1924年10月23日,冯玉祥发动“北京政变”推翻曹锟政府后,做了一件令人感到意外的事请:修改了清室优待条款,将居住在故宫的溥仪一帮人驱逐出去。
当时,溥仪等人故意拖延出宫时间,北京警卫司令鹿钟麟强硬地表态,限3个小时离开故宫,否则开炮。
溥仪等人这次心不甘请不愿地离开居住了18年的故宫,此后再没回来。
不少评论者对冯玉祥驱逐溥仪表示不满,认为其违反了中华民国与清廷签订的《清室优待条件》,属于违约。溥仪离开故宫后投靠日本,“九一八事变”后更是在日本人的挟持下前往东北,成为“伪满洲国”的傀儡皇帝,冯玉祥也要承担一定责任。
冯玉祥为何非要将溥仪等人赶出故宫?其实,这都是溥仪自己作死在先。
溥仪退位后,按照《清室优待条件》一直居住在故宫。虽然优待条件规定,他们只是“暂居宫禁”,以后要“移居颐和园”。然而,10多年下来,国民政府并没有把他们赶走。其余优待条款,基本上都得到了执行。包括每年400万元的款项照常拨付,只不过,由于后来财政实在紧张,每年400万元款项无法足额兑现,只能拖欠下来,但这并非他们有意赖账。
国民政府对待溥仪等人十分客气。民国大总统袁世凯,见了面都是毕恭毕敬地称溥仪为“皇帝陛下”。溥仪在1922年举行大婚仪式,国民政府从吃紧的财政里“挤”出了10万元,送给了溥仪。
国民政府的代表深表歉意地对溥仪说:目前财政很紧张,经费很困难。为了支持皇上大婚,这10万元,还是从关税税款中拨出的。
然而,舒服日子过久了,溥仪等人开始“折腾”起来。
1917年6月,张勋以调停黎元洪与段祺瑞的矛盾为由,率领5000“辫子军”进京。当月30日深夜,张勋率部秘密进入故宫,于次日凌晨拥戴12岁的溥仪重新登上皇位。是为“张勋复辟”。
虽然在全国民众的强烈反对下,张勋的复辟闹剧仅仅维持了12天就宣布破产,可对于新生的国民政府来说,这依然是一次新质非常恶劣、证据确凿的“颠覆国家”事件。
我们且来看一看,溥仪的祖先,当年是怎么对待明朝皇室的?
1645年,一批明朝藩王投降清廷。第二年5月,福王、璐王、秦王、晋王、荆王、衡王以及其他降清的明朝藩王全部被清廷杀掉,罪名是“谋为不轨”,企图拥立潞王朱常淓造反。
就是按照清朝自己过去的做法,溥仪等一帮人恐怕也是人头不保,对不对?就算按照文明国家的做法,溥仪等人也会被追究责任。
可是,国民政府没有杀溥仪,依然让他们好好地住在故宫里。
在那以后,溥仪等人不思悔改,在故宫里与陈宝琛、郑孝胥等一帮清朝遗老遗少保持联系,图谋不轨。他满脑子都是梦想再次回到皇帝宝座上去。1922年,他在大婚之夜,还在想:“我成年了,如果不是不是革命,我早就该亲政了……我要恢复我的祖业!”
不仅如此,为了维系养尊处优的“小朝廷”,溥仪等人利用居住在故宫之变,悄悄变卖故宫文物,还差点将国宝级文物《四库全书》卖给日本人。
在很大程度上,居住在故宫里的溥仪,已经成了清朝遗老遗少再次发动复辟的不稳定根源。基于此,当冯玉祥掌握国民政府的大权后,会迅速驱逐溥仪出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