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俶,吴越国国王,在位三十二年,他继位期间,对吴越国后期的繁荣起到了重要作用。五代时期中国常年处于烟火连天,杀戮满地,十里无尹,百里无村的状态,历史上称五代为中国最黑暗的时期一点都不假。
但是,这说法一定要除去东南部的吴越国,因为这个国家历代国王都是以保境安民作为执政的第一要义。奖励垦荒、兴修水利、鼓励农商是每一个执政者必须要做的事,所以吴越国在当时战乱的年代称得上是人间唯一的“乐土”,尤其是钱俶在位期间,国富税敛,重农亦重商的政策使吴越国后期的手工业、纺织、丝绸、印刷、造瓷等方面都得到蓬勃发展。
可是就是这么一个发达的王国最终直接向大宋缴械投降了,丝毫没有挣扎。这也让很多历史爱好者觉得很纳闷,如此一名仁君,国力强盛、人民爱戴又手握重兵的钱俶为何不战而降呢?
原因一:先祖的遗训
五代十国时期,钱俶爷爷在位期间。以善治国,以保境安民为国策,也就是说所有的战争能不参与就不参与,人不犯我我不犯人,人若犯我上贡求和。因此在病逝的时候曾告诫后代,一定要量力而行,要识时务,如果遇到真正的统一者即纳土归降,以免生灵涂炭。
原因二:不敌对手,迫不得已
当时,吴越国周边的割据政权几乎尽数被北宋消灭,钱俶作为一国之君其实心里很明白,以本国长期安稳的状态,士兵将领长期未经战场,哪里是北宋的对手?因此心里也犯嘀咕,如若不然就和赵匡胤商量解除自己的身份和地位以君之身向其示弱;为保黎民免于战火钱諔甚至把吴越的军队册呈于北宋,说白了就是你别打我,我把军队请况都告诉你。但是对方并不乐意,钱諔百思不得其解,到底哪里惹他了?非要干了我吗?
幸好他有一谋士比较聪明,告诉他其实朝廷的意思很明显,就是让我们赶紧纳土投降,否则真会惹来杀身之祸。
原因三:佛教的影响
作为一个资深的佛教信徒,佛学思想已经深入骨髓,钱俶一生修建庙宇无数。曾为祈求国泰民安耗巨资建造雷峰塔,此塔又称“皇妃塔”也就是不老神剧《新白娘子传奇》里的那座。把吴越国变成硝烟弥漫的战场是他绝不想看到的。因此为了三千里的锦绣河山,为了十万将士的生命和无数黎民百姓的幸福生活,最终选择了纳土归宋。
原因四:百越国的执政理念
作为一个王国,为保黎民免受战火的侵袭,没有什么要求是不能达成的,国王外交以忍气吞声、尽量满足对方要求为己任,国家对中原诸国的供奉力度绝对是数一数二的,钱俶在位期间曾先后恭事后汉、后周和北宋。北宋灭了其他国家后其谋臣曾担心钱俶不愿意投降,赵匡胤哈哈一笑道:不必担心,只要把其国君召来,扣押几日,稍示威胁又以礼待之,吴越必降。
果不其然,钱諔回国后就归顺朝廷了,赵匡胤不费一兵一卒就得到了富庶的江南之地。由于在北宋统一天下的时候钱俶提供了大量的财力支持,尤其在灭南唐期间,吴越曾派兵帮助大宋,所以为北宋的统一立下了汗马功劳,因此受到了很大的优待,宋太宗为表达感机之请,依然让他做吴越国的国王,给予全国兵马大元帅的称号。
在钱諔60大寿那天,宋太宗派人带着贺礼前去贺寿,可谁知钱俶在这天夜里突然暴毙,死因未知,有人说是宋太宗派人暗杀的,但笔者觉得可信度不大,对一个六十岁的老人,又没什么造反之心杀他没什么作用,反而会被世人说三道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