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98年9月21日,慈禧太后发动戊戌政变,康有为遭通缉流亡海外。不甘维新变法失败,康有为策划了数次刺杀慈禧的行动,可惜结果都是惨败。俗话说“秀才造反,十年不成”,这句话用在康有为身上一点不错。作为一个典型的书呆子,康有为凭义气和个人喜好做事,把慈禧和荣禄等实权派坚决划入阶级敌人的行列,导致他们一开始就站在了变法的对立面。慈禧在“戊戌政变”后,曾悻悻然说过:“康有为要变法,为什么不找我?”由此可见,康有为虽有政治家的抱负,却无政治家的策略,属于单纯的书呆子。
然而,就是这个书呆子在变法失败后还策划了数次笨拙的刺杀慈禧行动,结果都是惨败。
第一次刺杀就是找袁世凯的那次。就思想观点而言,袁世凯属于洋务派的后起之秀,思想某种程度上偏向维新派。甲午战争以后,因为机缘,袁世凯与康有为相识。康有为第四次上书光绪要求大变法时,都察院、工部不肯代递,袁世凯帮助了他。
此外,在德国侵占胶州湾事件发生后,袁世凯曾上书翁同:称今日时局危险至极,必须变法。就这么几次交往下来,康有为就认定袁世凯是和他可以尿到一个壶里的人。所以在慈禧发动政变前夕,他才派谭嗣同去游说袁世凯,请他杀掉荣禄和慈禧,结果却被袁世凯出卖。
当时有一首歌谣在社会上广泛流传:六君子,头颅送。袁项城,顶子红。卖同党,邀奇功。康与梁,在梦中。不知他,是枭雄。可见老百姓都看得出康有为是个大书呆子。
第二次刺杀康有为派出的是湖南人沈荩。
沈荩本是谭嗣同等人的挚友,维新失败后,仍然与康、梁书信往来不断。康有为怕死躲在国外,就鼓动沈荩前去行刺慈禧。沈荩一口答应,没打包袱就进京行刺,可惜他一个书生难有作为,因此好久没有结果。不久他的好友唐才常开始筹划自立军起义,沈荩自然要襄助好友,行刺之事只好暂缓。
自立军起义很快失败,沈荩在武昌隐匿数日后,潜行上海,旋即北上,结交八国联军,衣借外国之力排满,思想相当的机进。
到了1903年4月,沙俄违背《东三省交收条约》,向清廷提出七项无理要求。沈荩费尽全力探得密约内容,在第一时间将之悉数发表,举国上下为之哗然,将慈禧置于相当被动的地位。最后沈荩被好友吴式钊出卖,维新党人身份暴露,慈禧恨之入骨,遂捕杀之。
因值万寿节,慈禧不愿公开处决他,便以手札密令刑部于狱中杖毙之,对外界则宣称病死。第三次刺杀康有为派出的是保皇派骨干梁铁君。梁铁君属于小资产阶级,长期在广西梧州贩盐,也是有钱人。他与康有为同在岭南大儒朱九江门墙之列,是师兄弟。
他不仅倾尽财力资助康的维新事业,更在“戊戌政变”后弃家出海,随康流亡。梁有一身的武功,做起了康的保镖,两人后来有点像主仆关系。
由此可见,梁铁君的确是康有为身边最亲近的人。所以康有为派他算是派出了自己的心腹大将。梁铁君接受任务之后,带着陈默庵、梁子刚等几人混入北京。
比较搞笑的是,这次刺杀计划的经费是一万银元,但一直筹措不到。梁铁君只好重草旧业,在京做起了生意,包括灯市口“吉昌”照相馆和“光明”东洋车公司。
梁铁君利用这些生意,频繁与警厅、报界乃至大内太监密切往来,打探慈禧的消息。梁大侠从1904年11月到京至1906年8月被捕牺牲,耗时近两年之久。
两年中,他筹款、研究炸弹、寻找机会,结交了太监姚焕卿、王汉章、冯仲平等人,甚至对慈禧及光绪的起居、健康状况了如指掌。期间,他曾策划将慈禧引至“洋车”或“小火轮”上,用炸弹送上西天。因为种种原因,最后没有成功。
1906年的一天,梁铁君在天津街上遇到了一位南海同乡朱淇。这个家伙参加过兴中会,后来因为有“无间道”之嫌,被“革命党”扫地出门,后来做了天津警厅的侦探。
他乡遇故知,梁铁君起初还较谨慎,但几番契阔谈谚后,终于被对方蛊或,将真实身份和动机和盘托出。8月8日,梁铁君就遭到了逮捕。9月1日,经过一番严刑之后,梁铁君被杀害。
刺杀慈禧如同一个项目,康有为作为项目经理三次失败,说到底都是因为他专业水准太差,不善管理。每次不是缺乏一个缜密可行的方案书,就是执行者所托非人。
康有为一生的失败并不是偶然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