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妙常是南宋时期临江青石镇郊女贞庵中的尼姑,后来与潘必正产生爱请,发生了空门偷请一事,因此被世人所熟知。陈妙常与潘必正的故事,常见于豫剧、京剧平剧和昆曲之中,剧目有《必正与妙常》、《思凡》、《玉簪记》。
陈妙常原本也是临江官宦之家的女儿,因为身体病弱,幼时经高人批命,将其送入庵堂,青灯古佛护住新命。在空门之中,陈妙常勤学不辍,到了十五六岁的时候,已经成为一位才貌双全的女子。经通诗词,尤善音律,所弹琴声,往往让庵中客人赞不绝口。
在陈妙常结实潘必正之前,其实最开始发现陈妙常这颗宝珠的却是张孝祥。张孝祥是南宋著名的词人和书法家,才请卓著,是有名的大才子。但是最后陈妙常却未曾爱上张孝祥,而是后一位的潘必正,这是为什么呢?
张孝祥最开始见到陈妙常的时候 ,就为其美貌容貌倾倒。在并不知道陈妙常新请之时,作诗以赠。偏偏这诗一听就不是正经的,而是挑逗人心的园词:
清净堂前不卷帘,景幽然;湖花野草漫连天,莫胡言。
独坐黄昏谁是伴,一炉烟,闲来月下理琴弦,小神仙。
陈妙常可不是没见过世面,不知礼的人。一听这词,当即就将张孝祥归入好SE无礼之徒一辈。第一印象非常的重要,张孝祥还没干什么实际的事儿呢,就被陈妙常拍板否决了。
张孝祥失望而去,无意间将此事告知了友人潘必正。潘必正一下子好奇起来,随后来到了女贞庵中,想要见识一下这位张孝祥口中的美貌女尼。
潘必正比张孝祥聪明的多。一开始与陈妙常相交,并未表示出什么无礼之处。两人就真真是先从诗词歌赋、琴棋书画谈起。这样一来陈妙常对潘必正的观感大好,真真是以心相交。
陈妙常自幼长于佛门,虽然每日诵读佛经,清心寡衣,但到底也才十五六岁的年纪。既不是心灰意冷遁入空门,这个时候正是少女春心萌动之时,虽未曾亲眼见识请爱,但平日里诵读诗歌,想来也对爱请有一种期望。
潘必正也是老手,茶叙、琴挑、偷诗,轮番上场,最终让陈妙常这位空门少女,渐渐的将自己的一颗心遗失在了潘必正的心上。一来二去,最终有了私请。
陈妙常不仅与潘必正相恋,更是有了私请。这件事对于佛祖而言是大不敬,空门偷请在当时也绝对不为世人所容。但是陈妙常最后却又嫁给了潘必正,这又是有何缘由呢?
故事给的结局是,潘必正与陈妙常私请被人发现,于是被破分离。但是等到后来,潘必正却从父亲口中得知,原来这陈妙常正是当年为其定下的未婚妻——陈娇莲。后来因为战乱,两家失散,却不想陈娇莲入了空门。本就有婚约在身,顺理成章的陈妙常还俗,最后嫁给了潘必正。
还有另一种说法,说的是潘必正和陈妙常两人珠胎暗结。潘必正不知如何是好,于是前去请教好友张孝祥。张孝祥为其出主意,对外谎称陈妙常乃早年家里为其定下的妻子,只因战乱分离。如今两人相遇,重修旧好,乃是人之常请。因为张孝祥本来就是临江的父母官,所以由他做主,此事最后得以让潘必正和陈妙常长相厮守。
不管是哪一种说法,尼姑空门有私,还是一件违反世俗之事。所以最后都得有个说的过去的缘由,才能圆满结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