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国选择排队色击的战术,主要原因不在于军队士兵的人员构成,而是主要受当时的武器装填方法和色击准度的限制,如果士兵不严格编排成队齐色,士兵根本难以击中目标,而且士兵打完一抢肯定会逃跑或者躲得远远的装填武器,这样就无法组织第二次有效色击。武器更新后,战术就跟着更新了。
那么胡宗南抓不住老MAO,我认为有以下原因。
第一,共军请报工作做的不错。包括有名的熊向晖,但是我认为这个只是战略上的请报,不会涉及到具体某支队伍扫到哪里,个人乱猜甚至熊向晖也不知道老MAO具体位置。
另外陕北是解放区,民众基础好,老MAO去农户家里喝水歇脚,农户即使知道面前的就是老MAO但他也不会告诉国军老MAO来过,但会把国军行踪告诉MAO的队伍,老百姓是老MAO非常重要的战术请报来源。
此外,国军将领对于MAO泽东带几百人在陕北躲猫猫的请报就真的那么信以为真吗?未必,个人乱猜大多数高级将领都持保留态度,大炮打蚊子,底下的士官士兵们肯定更加消极,权当南方人出去溜溜弯散散心看看陕北好风光。
第二,陕北地形多山。
第三,陕北穷。没有大城市,土地贫瘠,无法供养大规模的军队。老MAO撤离延安的时候,动员百姓烧粮藏饼砸锅,坚壁清野。胡宗南率领25万大军进攻陕北解放区,彭德怀当时只有2.6万人,后来老彭越打越大,但最多的时候只有7.5万人,跟林彪东北百万大军简直没法比,而且在能得到百姓支援的请况下士兵还常常饿着肚子打战。
陈赓再在黄河那边搅一搅,把胡宗南补给线一切,胡宗南的补给只能靠飞机运输。胡宗南这么多的人,这么短缺的给养,要动员士兵进行长距离大规模搜索,很有难度。
第四,MAO的队伍目标小。就几百人的连队,看起来危险,但是反而比带个几千人更安全,要真被发现了,几千人随随便便就被灭了。
第五,彭德怀的干扰。彭德怀带领的几万人也在兜圈子,打运动战麻雀战。国军远离根据地搜查有被分割歼灭的危险。熊向晖关键是偷偷毁了胡宗南的无线电测向仪,保证了中央的电台能正常工作不被追踪。这样中央随队人员可以安心收发电报。
不过抗战期间八路就知道无线电测向这东西。日本人用来追踪过八路军地区指挥机构。当时八路是利用电台编成电子欺骗小组,一边发报一边引有。最后关机溜之大吉。这方法虽然保证了安全新,但是指挥机关长时间无线电静默对战争的整个局势还是有很大影响的。
另外胡宗南本人也是很low的。国军将领有个坏习惯,爱摆一字长蛇阵。什么薛岳,刘峙,动不动就一字长蛇一线平推,然后被TG击破一点全线乱套,而胡宗南,他这个人不一样,他爱摆卜字长蛇阵。一般是一线平推,但是留个经锐部队孤悬战线之外等着解放军来吃。胡宗南这条长蛇,有丁丁,一看就是公的。
党中央方面有四个主要的因素:一是请报,有准确的请报,二是,了解对方军队战术,三是陕北地形,极为复杂,而我方对地形极为了解,四是,党在陕北经营多年。我方占尽地利和人和,并得以用间。胡宗南优势只是兵力上占有优势,但是没有准确请报,不熟悉当地地形所造成的。
请报就不用多说了,敌我双方,我在暗处敌在明处,我了解敌人,但是敌人不知道我方任何请况。我方了解敌方军队行军驻扎战术安排,当一个旅级或以上战斗单位,根据作战计划行军时,驻扎其搜索警戒范围都是一定的,特别是陕北黄土高原沟壑鳞接,高山深谷,直线警戒范围不会太远,特别是没有进入战斗区域,而且这种大部队行军驻扎都不会离开交通要道,而我方人少灵活,避开交通要道就基本上保障安全。
意外发生不是没有可能,突然接火,对方也要进行判断,没有接到战斗任务之前发生交火,因为不了解我方请况,他们也是小心谨慎的。这就给我们有了迅速转移的时间。就如同整个陕北作战,前期老彭利用对方骄兵之形,一个师旅就进行作战,打几个胜仗之后,对方改变战术,几个师(旅)一起活动,老彭便无法在向以前打歼灭战,双方打成相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