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桂英,米脂县城北壶芦山(俗称壶芦旦)人,高立功之姐,闯王李自成妻。
高桂英与夫人寨
夫人寨也叫福神寨,在澧县县城西北四十公里的闸口乡与金罗镇交界处,亦即天供山省级森林公园内,海拔399.2米。为峦峰层叠、奇石突兀、云蒸雾腾、蜿蜒数百公里的武陵山余脉尾端。它既是长江之南通往祖国西南第一州——澧州的腹地,扼江南之咽喉,又可俯瞰广阔无垠的澧阳平原和八百里洞庭。因此,李自成的夫人高桂英曾在此屯兵扎寨,山寨便也由此而得名为“夫人寨”。
据《直隶澧州志》载:“福神寨在天供山北二里许,高与之齐,而险峻过之。四面唯北可曲折上,石脊路狭,如履石粱。夹脊皆兰,脊尽则上顶,顶颇宽平,前后有沟,似曾立寨。”就是这里,曾经记载了一代巾帼英雄高桂英率领将士,驰骋纵横,除恶抗清长达一十七年之久悲壮感人的英雄业迹。
那年,李自成兵败北京,被阿齐格和吴三桂的几十万经兵追击,只得一路退潼关、弃西安、人襄阳、转武昌,至湖北通山时,为保存实力,以图来日,他设疑代毙,采取金蝉TUO壳之计,和夫人高桂英折返向西,一路悄悄地逃到了澧州。因此,一些史书记载:李自成死在九官山,“李自成死后,其余部不下四、五十万人,分两支进入湖南。一支由郝摇旗、刘体纯等率领抵达湘音,共十余万人;一支由高夫人、高一功、李过等率领抵达常德,约三十万人。”吴三桂为了斩杀高桂英,进入澧州境内后,见人就杀,见屋就烧,甚至跳入池塘,躲在荷叶下的人也都被其部下照荷叶一刀,不能幸免,尽遭涂戮;复兴场、谢家塔等集镇都被焚烧殆尽,谢家塔则烧了七天七夜,依然余火不灭。
而高桂英和李自成也恰恰就看中了澧州。早在崇祯十五年(1642),李自成拥兵百万,破襄阳、夺荆州,把湖广各州县置于控制之下,改襄阳为襄京,建立中央政权,进称新顺王时,就已屯兵澧州,熟悉了澧州。这次高桂英来到澧州的时侯,夫人寨这地方还是田王寨,寨主便是落草为寇的田某,号称田王。由于田王处处为害,使百新苦不堪言,民愤极大。高桂英决心占领这进可攻、退可守的田王寨,一则为民除害;一则作为栖身之处,与老木寨(高桂英母亲驻守的山寨,在闸口乡老木村)、和尚洞(在洞市乡境内)形成犄角之势,遥相呼应,作为李自成夹山大本营的前哨,游刃自在地与吴三桂、与官府抗争。
为了拿下田王寨,高夫人表现出了巾帼不让须眉的雄才大略,以及骁勇善战的英雄风姿。她先是强攻,由于不敌山上的滚木雷石,难以破寨。后来她想到了黄土高坡上能爬陡坡、攀悬崖的大山羊,一下茅塞顿开。便在一个伸手不见五指的深夜,先安排一路人马在山寨北坡早早摆开攻山架势,吸引田王注意;又亲自带领一路人马来到山势陡峭的寨子南面,在山羊的角上悬挂灯笼,又在山羊批股后面系一只铁桶,里面燃放鞭炮,让士兵督赶山羊分批上山攻寨。刹时间,只听爆炸声、呐喊声陡然四起,响彻云霄;只见漫山遍野的灯火直往上窜,直吓得山上的守兵手忙脚乱,将滚木冒石尽数放将下来。待山上滚木冒石刚刚放完,高夫人抓住战机,指挥大队人马督赶山羊,一路杀声直冲山顶。那田王见势不妙,弃寨落荒而逃。自此,人们把高夫人赶羊攻寨的山峪取名为“羊子峪”。也就是从这时起,高桂英开始了在夫人寨一十七年的战斗生涯。
高夫人夺得山寨之后,在山上以主寨为中心,又分设了四个小寨,建了聚义厅、帅堂、将室、兵营、了望塔,辟了校场,挖了五米多宽、三米多深的战壕。战壕挖成之后,一股龙脉骤至,引来清泉倒流,灌满沟壕,壕内也自然生长出了扁担长的鱼。同时,高夫人在山寨脚下兴建了一座上、下三进的寺庙,名为牙前寺,寺内供着西天佛祖和关帝爷的神像。在此期间,高夫人打着“均田”、“免粮”的旗帜,赈粮济民,号召百姓与官府、与清兵周旋,深得百姓的拥戴。
1664年,即康熙三年,高夫人及其部队作为满清的心腹之患,仍在被追剿之中,或许这年也合该夫人寨气数巳尽。当时,澧州知府经高人指点,亲自带领官兵驻守在龟沙口,亦即挖断岗,企图挖断夫人寨的龙脉,困死高桂英,谁知前一天晚上挖,第二天清晨又复了原-接连多日天天都是如此,急得知府心急火燎。到了八月的一天晚上,知府大人做得一梦,梦见自己在回府途中,路遇一位白发老人手牵孩童。那孩童口里念念唱道:不怕千把锄来万把揪,只怕桐针钉断腰……知府听罢,立即喝令停轿,谁知老人巳飘然而去。知府醒来,十分纳闷,请来师爷、风水先生反复推敲、思量,终才破解其意。
几天之后,知府又亲自督阵,在挖断岗处打进数根桐树树桩,断了夫人寨的脉气,满清官兵们呼啸而上,山寨即破,将士们终难抵挡。尸横遍野。可怜高夫人正值临产.只得狠下心来,将刚刚落地的小儿丢人水沟(这就是后来人们所说的溺儿沟),迎战来敌。她看请势不好,只得边战边退,退至上马礅时,其部下只剩八名贴身亲将,高夫人命令她们奋力冲出包围,夺取生路,可八名女将战到最后,俱饮剑自刎,壮烈牺牲。就在这时,高夫人那灵新十足的坐骑直奔过来,高夫人立即翻身上马,只见那马为了救主,四蹄一蹬,便蹬断了高夫人平时上马、下马的垫脚巨石,里面飞出一条金龙,护着高夫人飞离了山寨。
高夫人离开山寨之后,直奔央山,无奈追兵难丢,行到临澧新安地带人疲马乏,再难前进,于是躲进一位老太太家里。老太太将她安置隐藏好后,问她姓名,她想起自己是日落时分进了老太太家门,便随口答道:姓酉。自此,高夫人便在这里隐姓埋名,再没露面。也就从这时起,新安一带才有了姓酉的人家。
后来,夫人寨山下的百姓为了纪念这位巾帼英雄,便把这山寨叫做夫人寨;把没有一户高姓人家的村子叫做了高家村,并且直到如今;把高夫人上马、下马的垫脚石叫做上马礅、下马礅。现在,这上马礅上仍然留有高夫人的脚印、高夫人顿放兵器留下来的圆圆凹印,以及上马礅石头里飞出过金龙的痕迹。
再后来,到了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初期,蒋介石叫嚣反攻大陆的时侯,天供山林场的职工在山上修建了望台,曾经挖出一个足球大的石灰糯米白团,起初了望台的值班人员在了望之余当作足球踢来踢去。直到有一天,看山的舒爹见人们把这球踢厌了,才想探个究竟,把这球一块一块地敲下来,多日之后,终于发现里面有个十公分左右的圆洞,内藏一颗篆刻金印。老人不认识这东西,交了公。有人曾把它拿到县城银行兑钱,银行工作人员说这不是单纯的金子,有可能是文物。但再也不知去向。
再后来,天供山林场职工在夫人寨种树,也先后挖出过战刀、铁矛、箭族之类的兵器。高桂英,米脂县城北壶芦山(俗称壶芦旦)人,高立功之姐,闯王李自成妻。
夫人寨也叫福神寨,在澧县县城西北四十公里的闸口乡与金罗镇交界处,亦即天供山省级森林公园内,海拔399.2米。为峦峰层叠、奇石突兀、云蒸雾腾、蜿蜒数百公里的武陵山余脉尾端。它既是长江之南通往祖国西南第一州——澧州的腹地,扼江南之咽喉,又可俯瞰广阔无垠的澧阳平原和八百里洞庭。因此,李自成的夫人高桂英曾在此屯兵扎寨,山寨便也由此而得名为“夫人寨”。
据《直隶澧州志》载:“福神寨在天供山北二里许,高与之齐,而险峻过之。四面唯北可曲折上,石脊路狭,如履石粱。夹脊皆兰,脊尽则上顶,顶颇宽平,前后有沟,似曾立寨。”就是这里,曾经记载了一代巾帼英雄高桂英率领将士,驰骋纵横,除恶抗清长达一十七年之久悲壮感人的英雄业迹。
那年,李自成兵败北京,被阿齐格和吴三桂的几十万经兵追击,只得一路退潼关、弃西安、人襄阳、转武昌,至湖北通山时,为保存实力,以图来日,他设疑代毙,采取金蝉TUO壳之计,和夫人高桂英折返向西,一路悄悄地逃到了澧州。因此,一些史书记载:李自成死在九官山,“李自成死后,其余部不下四、五十万人,分两支进入湖南。一支由郝摇旗、刘体纯等率领抵达湘音,共十余万人;一支由高夫人、高一功、李过等率领抵达常德,约三十万人。”吴三桂为了斩杀高桂英,进入澧州境内后,见人就杀,见屋就烧,甚至跳入池塘,躲在荷叶下的人也都被其部下照荷叶一刀,不能幸免,尽遭涂戮;复兴场、谢家塔等集镇都被焚烧殆尽,谢家塔则烧了七天七夜,依然余火不灭。
而高桂英和李自成也恰恰就看中了澧州。早在崇祯十五年(1642),李自成拥兵百万,破襄阳、夺荆州,把湖广各州县置于控制之下,改襄阳为襄京,建立中央政权,进称新顺王时,就已屯兵澧州,熟悉了澧州。这次高桂英来到澧州的时侯,夫人寨这地方还是田王寨,寨主便是落草为寇的田某,号称田王。由于田王处处为害,使百新苦不堪言,民愤极大。高桂英决心占领这进可攻、退可守的田王寨,一则为民除害;一则作为栖身之处,与老木寨(高桂英母亲驻守的山寨,在闸口乡老木村)、和尚洞(在洞市乡境内)形成犄角之势,遥相呼应,作为李自成夹山大本营的前哨,游刃自在地与吴三桂、与官府抗争。
为了拿下田王寨,高夫人表现出了巾帼不让须眉的雄才大略,以及骁勇善战的英雄风姿。她先是强攻,由于不敌山上的滚木雷石,难以破寨。后来她想到了黄土高坡上能爬陡坡、攀悬崖的大山羊,一下茅塞顿开。便在一个伸手不见五指的深夜,先安排一路人马在山寨北坡早早摆开攻山架势,吸引田王注意;又亲自带领一路人马来到山势陡峭的寨子南面,在山羊的角上悬挂灯笼,又在山羊批股后面系一只铁桶,里面燃放鞭炮,让士兵督赶山羊分批上山攻寨。刹时间,只听爆炸声、呐喊声陡然四起,响彻云霄;只见漫山遍野的灯火直往上窜,直吓得山上的守兵手忙脚乱,将滚木冒石尽数放将下来。待山上滚木冒石刚刚放完,高夫人抓住战机,指挥大队人马督赶山羊,一路杀声直冲山顶。那田王见势不妙,弃寨落荒而逃。自此,人们把高夫人赶羊攻寨的山峪取名为“羊子峪”。也就是从这时起,高桂英开始了在夫人寨一十七年的战斗生涯。
高夫人夺得山寨之后,在山上以主寨为中心,又分设了四个小寨,建了聚义厅、帅堂、将室、兵营、了望塔,辟了校场,挖了五米多宽、三米多深的战壕。战壕挖成之后,一股龙脉骤至,引来清泉倒流,灌满沟壕,壕内也自然生长出了扁担长的鱼。同时,高夫人在山寨脚下兴建了一座上、下三进的寺庙,名为牙前寺,寺内供着西天佛祖和关帝爷的神像。在此期间,高夫人打着“均田”、“免粮”的旗帜,赈粮济民,号召百姓与官府、与清兵周旋,深得百姓的拥戴。
1664年,即康熙三年,高夫人及其部队作为满清的心腹之患,仍在被追剿之中,或许这年也合该夫人寨气数巳尽。当时,澧州知府经高人指点,亲自带领官兵驻守在龟沙口,亦即挖断岗,企图挖断夫人寨的龙脉,困死高桂英,谁知前一天晚上挖,第二天清晨又复了原-接连多日天天都是如此,急得知府心急火燎。到了八月的一天晚上,知府大人做得一梦,梦见自己在回府途中,路遇一位白发老人手牵孩童。那孩童口里念念唱道:不怕千把锄来万把揪,只怕桐针钉断腰……知府听罢,立即喝令停轿,谁知老人巳飘然而去。知府醒来,十分纳闷,请来师爷、风水先生反复推敲、思量,终才破解其意。
几天之后,知府又亲自督阵,在挖断岗处打进数根桐树树桩,断了夫人寨的脉气,满清官兵们呼啸而上,山寨即破,将士们终难抵挡。尸横遍野。可怜高夫人正值临产.只得狠下心来,将刚刚落地的小儿丢人水沟(这就是后来人们所说的溺儿沟),迎战来敌。她看请势不好,只得边战边退,退至上马礅时,其部下只剩八名贴身亲将,高夫人命令她们奋力冲出包围,夺取生路,可八名女将战到最后,俱饮剑自刎,壮烈牺牲。就在这时,高夫人那灵新十足的坐骑直奔过来,高夫人立即翻身上马,只见那马为了救主,四蹄一蹬,便蹬断了高夫人平时上马、下马的垫脚巨石,里面飞出一条金龙,护着高夫人飞离了山寨。
高夫人离开山寨之后,直奔央山,无奈追兵难丢,行到临澧新安地带人疲马乏,再难前进,于是躲进一位老太太家里。老太太将她安置隐藏好后,问她姓名,她想起自己是日落时分进了老太太家门,便随口答道:姓酉。自此,高夫人便在这里隐姓埋名,再没露面。也就从这时起,新安一带才有了姓酉的人家。
后来,夫人寨山下的百姓为了纪念这位巾帼英雄,便把这山寨叫做夫人寨;把没有一户高姓人家的村子叫做了高家村,并且直到如今;把高夫人上马、下马的垫脚石叫做上马礅、下马礅。现在,这上马礅上仍然留有高夫人的脚印、高夫人顿放兵器留下来的圆圆凹印,以及上马礅石头里飞出过金龙的痕迹。
再后来,到了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初期,蒋介石叫嚣反攻大陆的时侯,天供山林场的职工在山上修建了望台,曾经挖出一个足球大的石灰糯米白团,起初了望台的值班人员在了望之余当作足球踢来踢去。直到有一天,看山的舒爹见人们把这球踢厌了,才想探个究竟,把这球一块一块地敲下来,多日之后,终于发现里面有个十公分左右的圆洞,内藏一颗篆刻金印。老人不认识这东西,交了公。有人曾把它拿到县城银行兑钱,银行工作人员说这不是单纯的金子,有可能是文物。但再也不知去向。
再后来,天供山林场职工在夫人寨种树,也先后挖出过战刀、铁矛、箭族之类的兵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