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相墓有两方墓碑
唐朝一代名相——越南人姜公辅墓葬泉州。姜公辅,字德文,爱州日南县人,即今越南清化省安定县人。他卒于唐顺宗永贞元年(805年),而他的出生年月有还是一个谜的说法。
姜公辅是在唐德宗在位时登进士第的,他离开越南,离开了妻儿,在中国帝都位尊宰相之位。后因犯颜直谏,被贬泉州,再未回越南。
记者随泉州九日山文管所负责人胡家其一行来到姜相墓。胡所长说,姜相在泉州长达14年,其中有13年隐于九日山,最后长眠于此。姜相墓在南宋、明代、清代等皆重修过,如今墓前的文物年代也不同,卧伏的一对石羊为宋代物,一对石狮是清代物。
据介绍,去年发现一奇,姜相墓同时存在有两方墓碑!
一方是清代重修所立,即今之所见音刻碗粗楷书“唐相国忠肃姜公封茔”墓碑;另一方是隐于后的无字墓碑,拱形有花纹。研究人员说,初估年代至少为元代,很可能是原始墓碑。
1983年,姜相墓被南安列入县级文物保护,1984年3月,墓前立了一方文物保护碑记。后来,南安改县为市,姜相墓为南安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姜相墓后百步远,有一块巨大天然岩壁,劈开荒草,但见大字隶书“……唐直臣姜相墓岁久毁圮,不足以昭遗烈……”原来,这是南宋重修姜相墓的纪事石刻。
“孤忠曾记犯龙鳞”
柳宗元称姜公辅“以奇策取相位。好谏诤,免”。一语道破了姜公辅得相位与被免的原因。
《旧唐书》本传说公辅“才高有器识,每对见言事,德宗多从之”。《新唐书》本传也说“公辅有高材,每进见,敷奏详亮,德宗器之”。
何成轩著《儒学南传史》记载,建中三年(公元782年),姜公辅能识未叛之先,提醒帝王预作防范;又察觉凤翔将领不稳之兆,使皇帝TUO离危险处境……他因睿智有谋略,屡有“先见之明”,被德宗皇帝拜为宰相。
姜公辅任职期间,是唐王朝与藩镇割据势力矛盾尖锐化的时期。姜公辅反对分裂割据,可惜,在位仅半年就遭罢相。原因是公主死后,姜相进谏皇帝说,在行路途中,丧事宜从俭,以济军士,触怒了龙颜,被德宗骂为“卖直取名”,屡次贬官,最后至泉州。
唐柳宗元、宋王十朋等对一代名相姜公辅皆有怀吊诗文。
泉州太守王十朋有两首诗,其一:“姓名端合上麒麟,当世哪知相是真。遗冢尚余封马鬣,孤忠曾记犯龙鳞。三巴流落知音士,九日迢遥避世人。经爽不M祠宇后,俨然唐室旧冠巾。”
高山流水遇知音
唐贞元八年(792年),谪相姜公辅来到泉州,九日山西峰隐有一高士,名叫秦系,是浙江绍兴人,善诗,他住的西峰被人称为“高士峰”。
姜相择东峰而居,与秦系为邻。两人徜徉山水,酒诗唱和,友请甚笃。《新唐书·秦系列传》记载:“姜公辅之谪,见系辄穷日不能去,筑室与相近,忘流落之苦。”
泉州刺史席相、名士欧阳詹皆曾慕名而来寻访秦系与姜相。
姜相卒后,妻儿远在故乡越南,唯有知音者秦系为他料理后事。而就在姜相去世后的不久,隐居了二十多年的高士秦系离开了九日山,不知所终。
东峰被人们称为姜相峰。南安丰州社坛,还留有一口“相公井”,传为纪念姜公辅。
存世文章争两个第一
姜公辅文章存世仅一赋一策,却争两个第一。一篇赋在文学上成越南的千古文宗,一篇策则是迄今所见越南人撰写的最早的一篇政论。
《儒学南传史》记载,姜相所撰作品遗存至今的只有一赋一策,即《白云照春海赋》和《对直言极谏策》,均收录于《全唐文》。《白云照春海赋》后半篇阙文,仅存前半篇三百余字。此赋以鲜碧空镜春海为韵,描写白云春海的景物之美,气势之盛,抒发了作者的志趣请感,具有很高的文学艺术价值,在越南文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被称为“安南千古文宗”。
该书还称,如果从思想学术史的角度来看,《对直言极谏策》的价值要远高于《白云照春海赋》。从此策可以窥见他的政治思想和学术观点,还可以从中了解唐德宗即位初期的某些心态以及全国形势的部分侧面。此策既是姜公辅硕果仅存的完整作品,又是迄今所见越南人撰写的最早的一篇政论。
祖籍是中国甘肃天水
姜姓宗亲辛卯年福建泉州恳亲会在4月10日举行公祭唐相姜公辅的活动,据偷露,明年,姜公辅在越南的后人将有望来泉州祭祖。
中华姜姓宗亲联谊总会筹备委员准备的材料认为,姜公辅的祖籍是中国甘肃天水。姜公辅的父辈迁徙至越南。材料还显示,姜公辅的出生时间为公元730年。
日前,来自浙江、江苏、江西、山东、湖北、海南、广西、广东等地的姜姓宗亲到泉州拜谒姜相墓,瞻仰高士峰,4月11日已陆续离开泉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