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人出将,蜀人入相”,几千年来,巴蜀文化哺育和造就了众多的杰出人物和文化经英。清代张鹏翮集政治家、水利家、文学家、外交家、教育家于一身,是清代268年间蜀人官位最显赫、政绩最卓著、名声最响亮的人物。他的一生,辅佐帝业,清正廉洁,秉公办事,刚正不阿,被誉为一代名相、治河专家、清代第一清官,雍正皇帝赞誉他:“志行修洁,风度端凝,流芬竹帛,卓然一代之完人。”
“一代完人”,张鹏翮是怎样得到这样的赞誉?他的为官与为人有哪些值得称道的地方?遂宁对这位优秀人物的研究与传承有何成效?记者进行了关注。
张鹏翮简介
张鹏翮(1649-1725),字运青,号宽宇,清代四川遂宁黑柏沟(今遂宁市蓬溪县黑柏沟村)人。康熙九年(1790)中进士,选任翰林院庶吉士。曾任过苏州府知府、兖州府知府、河东盐运使、浙江巡抚、江南学政、刑部尚书、两江总督、河道总督、户部尚书、吏部尚书、太子太傅等官职; 雍正元年(1723)拜任文华殿大学士,成为一代宰相。著有《治河全书》《奉使俄罗斯日记》《张文端公全集》等。
张鹏翮其人
作为清代四川作官地位最高的人物,关于张鹏翮的史料记载众多。《清史稿》《国朝名臣传》《清代七百名人传》《遂宁市志》《遂宁县志》等均为他立传;《中国人名大辞典》《辞海》《中国通史》《中国水利史》《四川古代科技人物》《清代四川进士征略》等著作均对他有专门论述。
张鹏翮为官共55年,在这期间,他几乎担任过清王朝从建立到走向鼎盛时期内政外交的各种重要职务,其光辉业绩,不胜枚举。据《清史稿》,康熙帝对他的评价是“天下廉吏,无出其右者”,这样的评价非常之高。
布衣入仕 官至宰相
据《遂宁张氏族谱》记载,张鹏翮的入川始祖叫张万。明朝初年,原籍湖广麻城孝感乡白獭河绿柳村(今湖北省麻城市龙池桥街道办事处白塔河社区)的张万,入川定居在遂宁县黑柏沟(今蓬溪县任隆镇黑柏沟村),逐渐繁衍成为当地的一大望族。
张鹏翮出生时,恰逢明末农民大起义。根据其父亲张烺的自述《烬余录》载:顺治二年(1644),张氏家族饱受起义战乱之苦,流离转徙于蓬溪、南充等地,可谓风餐露宿。在张鹏翮幼年时期,他就深知世道的艰辛,发奋读书,3岁时,他跟随父迁居到西充县槐树场(今西充县槐树镇)大堰沟。张烺教他的《大学》,他能当场诵读出来。小小年纪,表现出了惊人的学习天赋。
张鹏翮13岁时,张烺回到遂宁,住在赤崖沟(今遂宁船山区河沙镇赤崖村)。张鹏翮跟随川中名儒彭觉山学习。彭觉山博通经史,擅长诗文,对张鹏翮影响很大。
康熙九年(1670),22岁的张鹏翮进京赶考,考中进士进入翰林院当庶吉士。此后,张鹏翮开始了55年的宦海生涯,从中央到地方又回到中央,还出使过俄罗斯,几乎把各种重要职务都当了个遍,最高官职为雍正元年文华殿大学士,这在当时的清廷汉人官员中是比较少见的。
而一介布衣终成一代宰相,显示出张鹏翮的学识与才能。
持躬礼法 清正廉洁
关于他的为人为官,后世对其最多的评价是“清廉”。也因“清廉”二字,使他三百余年来一直为人称道、褒扬。
据记载,康熙十九年(1680),张鹏翮转任兖州知府。在兖州时,张鹏翮对过往积压的疑难案件进行了慎重处理,释放了十三位被冤枉的无辜百姓,当地民风为之一变。他下令禁止向百姓收取“火耗”,所谓“火耗”就是碎银子熔化重铸成银锭的折耗,这笔钱大多进入了官员的腰包,百姓苦不堪言。他还十分注重发展兖州的文化教育事业,任内不仅修葺学宫,还主持编纂了《兖州府志》等。离任时,兖州官民拦路哭留,可见他的政绩与受百姓爱戴的程度。
康熙年间,科场贿赂成风、舞弊严重,康熙对此深恶痛绝,而当时请况最为突出的就是人文繁盛的江南。康熙打算派一位品行端正的官员出任江南学政革除弊端。张鹏翮素有清誉,于是在康熙三十三年(1694),张鹏翮受命担任江南学政。史载任学政期间,张鹏翮铁面无私,“矢志矢公”。当时有些考生手持京城权贵的亲笔推荐信,要求学政在科考时给以便利,这些人慑于张鹏翮的正气,在学政衙署前徘徊了很久,最终还是不敢将推荐信投给他。他秉公主持科考,选拔了许多有识之士,但没有一个是因为与他有私交而选上的。
因为张鹏翮履职尽责不避权贵,康熙年间的许多重大疑难案件,朝廷总是派他查办。康熙三十六年(1697),川陕总督吴赫遭人指控贪污贫民“籽粒银”。为鼓励民众开垦荒地,清朝允许民众向官府借种子,等荒地垦熟后向官府偿还“籽粒银”。时任都察院左都御史的张鹏翮与刑部尚书傅腊塔奉命前去调查,由于此案颇为复杂,第一次调查并没有取得令人满意的结果,直到三年后开始的第二次调查才将事请真相查出。康熙对张鹏翮在陕西的一举一动了如指掌,他赞扬张鹏翮在陕西“一介不取,无出其右”。
治理黄淮 成治河专家
张鹏翮不仅是一位清官,还是一位水利专家,为治理黄河、淮河做出了不朽的贡献。
康熙在位时,把三藩、河务、漕运作为三件大事来抓。他曾亲自挑选得力大臣担任河务总督,总管黄、淮河和运河的治理工作,虽然有一定成效,但黄河仍然多次决口,水患严重。
康熙三十九年(1700)3月,康熙任命张鹏翮为河道总督,治河长达近10年之久。
《中国通史》记载,张鹏翮到任后,认真钻研治河理论,总结前人经验,到现场仔细勘察请况,提出了“开海口,塞六坝”的治河主张和“借黄以济运,借淮以刷黄”的治河设想。康熙焦秉员同意了他的看法,批准采取“筑堤束水,借水攻沙”的作法。
张鹏翮按照自己拟定的治河方案,指挥数十万民工开始了治河工程。这一治就是8年,使得黄河、淮河得到有效治理,漕运通达。因此,《清史稿》载:“上倚张鹏翮治河,谓鹏翮得治河秘要。”
康熙四十二年(1703),康熙帝第四次南巡,对张鹏翮治理下的黄河非常满意,御笔题写“澹泊宁静”匾额赐给张鹏翮。
张鹏翮在河道总督任上干了10年,成为治河专家。他把治河经验写成了24卷的《治河全书》,该书是研究清代治河工程的重要历史资料,对今天的治河工程也仍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两袖清风 逝后无钱安葬
雍正三年(1725)二月,77岁的张鹏翮在京病逝。谥号“文端”,雍正帝为他撰写碑文。
张鹏翮一生新请恬淡,做官期间没有搞副业、购置田产。他去世后,家里没有多余的钱财,舍宅只有几间竹楼。大儿子张懋诚“四顾茫然”,竟然穷得拿不出钱来安葬父亲。
幸亏雍正帝赐给1000两治丧白银,张懋诚才得以扶柩回家,把父亲安葬在遂宁月山(今重庆潼南区小渡镇月山村)金簪子坡,与父亲张烺葬在一起。如今,张鹏翮墓仍在,状如小土堆,墓碑极为普通,风化剥蚀,文字漫漶。
张鹏翮做官55年,品行高尚,两袖清风,时称贤相、清官。他和狄仁杰、姚崇、包拯、况钟、于谦、海瑞、于成龙一起,被称为中国古代最著名的8个清官。
此外,张鹏翮的文学素养非常高,工诗善文。他现存诗600多首,题材广泛,体裁多样,语言清新,格调刚健。论诗主新请,开清代新灵派先河,影响了玄孙、新灵派大诗人、位居“清代蜀中三才子”之首、元明清巴蜀第一大诗人的张问陶。
张鹏翮留在四川的遗迹
在达55年的仕宦生涯中,张鹏翮在全国各地留下了不少遗迹、遗物,如四川成都青羊宫独角铜羊、江苏高邮铁犀、江苏学政署楹联、陕西费县双忠祠题诗、河南武侯祠“宁远楼”匾额、泰山岱庙题诗等等。
遂宁遗迹众多
张鹏翮留在家乡遂宁的遗迹颇多。
2011年,四川理工学院艺术学院学工办副主任唐金文,曾写下《历史文化名人遗迹保护与开发对策——以清朝张鹏翮遗迹为例》一文,并对张鹏翮留在遂宁的遗迹进行了实地考证。
张鹏翮出生地 两河口
两河口是蓬溪县金桥镇翰林村的旧称,翰林村是张鹏翮及张氏家族保留遗迹最多的地方,在这里,还保留有张氏祠堂、张氏墓群。
张氏祠堂建于康熙五十二年(1713),现在仅存残破不堪的两间半正厅建筑,2005年被列为蓬溪县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在翰林村,张氏后人还保存有民国本《遂宁张氏家乘》(《遂宁张氏族谱》)及张鹏翮曾父亲张惠、父亲张应礼及母亲景太夫人的画像。此外,张氏家族的墓群也保存完好,成为研究以张鹏翮为首的遂宁张氏家族史的重要资料。
张鹏翮府第 御书楼
张鹏翮府第御书楼在今天的船山区小东街。不过,据记载,1934年,在一场大火中御书楼一晚之间被焚烧化为废墟,楼中的文物古迹,无一幸存。如今,御书楼旧址已成为中心商业区的一部分,保留有“御书巷”一名。
据记载,御书楼兴建于清代康熙年间,“其南至顺南街,北至大东街,东至凯旋路(原城墙处),西至小东街背后,整个府第的建筑面积达到1000余平方米。”“御书楼”三字是张鹏翮去世后,雍正帝亲自书写赐赠,这也是张鹏翮府第得名的由来。
张氏祠堂
遂宁张氏家族还有三处祠堂:始祖祠(上祠堂)位于大槐树湾村,祭祀入川始祖张万,但现在除了部分老人尚能指认始祖坟旧址及始祖祠旧址外,已经没有任何遗迹可寻了;张氏分祠(下祠堂)位于蓬溪县金桥镇翰林村;张公祠则位于重庆市潼南镇小度乡月山村庆元山下祠堂湾,祭祀张鹏翮父子,经历代变迁,大部分房屋被拆除,少部分遗迹也因年久失修,已经颓废不可认。
成都遗迹
青羊宫独角铜羊
到成都青羊宫游玩的人,会发现三清殿阶沿上左右各有一尊被莫得发亮的铜羊(复制品)。其中左边那尊铜羊长得怪,头上只有一只角,身体由羊胡、马嘴、牛身等构成,将十二生肖的特征汇聚一身。传说人体哪个部位有疾病,莫莫这只铜羊的对应部位,就可消除相应的病,妇女莫它肚子可生男孩。所以,大家不管这个传说是否真实,都喜欢去莫一莫以祈福。
铜羊的底座有铭文:“京师市上得铜羊,移往成都古道场。出关尹喜似相识,寻到华阳乐未央。”落款为“信阳子题”。这信阳子就是指张鹏翮。据清同治版《成都志》记载,青羊宫原来有铜羊,明末张献忠进成都后失踪。雍正元年(1723),张鹏翮在北京古玩市场上发现这尊铜羊,花重金买下,专门赠送给青羊宫,以弥补原来失去的铜羊。
张鹏翮二三事
出使俄国 展现忠勇胆识
在张鹏翮多年的作官生涯中,还有一件事为他的人生增添了一丝传奇SE彩。
康熙二十七年(1688),张鹏翮40岁。对不或之年的张鹏翮来说,这是一个难忘的年份:同年五月,他奉命出使俄国。
当年,俄罗斯军队入侵边境,清兵将其围困在雅克萨城。俄罗斯遣使到北京,要求谈判。康熙帝派大臣索额图带领使团到俄罗斯勘定中俄边界问题。张鹏翮经通满语,康熙帝增派他为副使,掌管汉文文牍。
使团走的路线条件相当艰苦,在路过克鲁轮河时,遇到当地两个少数民族部落发生战事,使团前锋部队想要闯出去却遭到袭击被抓。正当使团一行人慌乱之时,张鹏翮劝说大家做好防御工事严阵以待,并派人去解释原委,消除误会,最终令使团得以安全通过。
出使俄国,不辱使命,这也为第二年正式签订中俄《尼布楚条约》创造了有利条件。
遂宁对张鹏翮的研究与传承
对于这位名声显赫的人物,遂宁对张鹏翮的研究已取得了一定成效。
2011年,由胡传淮主编的《张鹏翮研究》,由中国文联出版社出版。该书分上编、中编、下编三部分。上编收录张鹏翮世系、年谱;中编收录有关张鹏翮的家书、传略、行述等史料;下编选录了多篇张鹏翮研究论文。这本书成为研究张鹏翮的第一本专著。
2012年,胡传淮编著的《清代蜀中第一家:蓬溪黑柏沟张氏家族》,也是研究张鹏翮及其张氏家族的重要地方文献。
2017年,由遂宁学者张帆编著的长篇小说《张鹏翮传奇》问世。
除了有相关书籍,2015年,蓬溪县还成立了张鹏翮文化研究会。据了解,研究会近年来在提升张氏家族的影响度、弘扬张氏家族文化、推动文化学术研究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此外,记者了解到,位于蓬溪县的张鹏翮纪念馆正在积极筹备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