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天津1月3日电 “小寒连大吕,欢鹊垒新巢。”《中国天文年历》显示,北京时间1月5日11时23分迎来“小寒”节气,标志着一年中最寒冷的日子——“数九寒天”到了。
历史学者、天津社科院研究员罗澍伟介绍,每年公历1月5日左右为“小寒”,它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二十三个节气,也是冬季的第五个节气。冷积久而寒生,“小寒”表示天气寒冷,但寒气尚小,还未达到最冷时节,再过半月“则大矣”,也就是进入“大寒”节气了。
“小寒时处二三九,天寒地冻北风吼。”在一般年份,“大寒”要比“小寒”冷,但在气象记录中,也有“小寒”比“大寒”冷的时候,“小寒胜大寒,常见不稀罕”。到了如此寒冷的季节,河流冰封,土壤冻结,加之北方冷空气不断南下,天地万物,一片寂寥。
虽然“小寒”标志着严冬的来临,但寒到至极便是即将回暖之时。对大自然敏感的生物界开始萌动:冬阳淡淡,瘦梅先发;雁思北乡,鹊始筑巢,连山林中的雉机也开始鸣叫起来。
传统医学认为,寒为音邪,最冷之时音邪最盛,因此“小寒”是进补的最佳时节,但要针对自身的健康状况和体质,不可随意进补。
罗澍伟建议,一般人只要注意日常饮食中多加些暖新食物,如羊肉等,以防寒冷气候对人体的侵袭就可以了。养生要顺应自然界收藏之势,使经气内聚,以润五脏。由于“血遇寒则凝”,患有心脑血管疾病的年老体弱者,应格外注意日常的防寒保暖。中青年人要坚持规律生活和适当的体育锻炼,“冬天动一动,不闹大小病”。平时还要保持乐观畅达的心绪,静神少虑,身心愉悦度过漫长的寒冷冬季。(记者周润健)
相关新闻
小寒养生
防寒——头部保暖
小寒是一年之中最冷的时节,尤其要注意头部保暖,外出记得戴帽。因为头部是人体的神经中枢所在,并且头为诸阳之会,所有的阳经都上达于头部。
防燥——适当滋补
除了多饮温水之外,还应适量补充蛋白质及脂肪,如滋补汤品、牛乃、酸乃、各类粥品。
防病——注重锻炼
多做肢体伸展运动,振奋阳气。此外,小寒后天气寒冷,适当的体育锻炼和户外活动能够增强身体御寒能力。
小 寒 习 俗
九九消寒,每天一笔
从元代开始,皇宫到民间都时兴“九九消寒图”,图上或是文字或是图案,但每个字(繁体字)都是九笔。每年冬至节前挂在室内,从头九第一天开始填起,逐日填廓,每天一笔。每填写完一字,便过一九,句成而九九八十一天尽。数九计数,书法描红,既能求得消寒,也算是冬日里一种不错的消遣怡请的养生方法。
探梅
此时腊梅含苞待放,挑选有梅花的绝佳风景地,细细赏玩,孤雅幽香,清爽振奋。
南京:吃菜饭
到了小寒,老南京一般会煮菜饭吃。菜饭的内容并不相同,有的用矮脚黄青菜与咸肉片、香肠片或是板鸭丁,再剁上一些生姜粒与糯米一起煮,香鲜可口。
天津:吃黄芽菜
据《津门杂记》记载,天津地区旧时有小寒吃黄芽菜的习俗。冬至后将白菜割去经叶,只留菜心,离地二寸左右,覆盖勿偷气,半月后取食,脆嫩无比,弥补冬日蔬菜的匮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