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医生手机上的日记
肿瘤科住进一位孤独的病人
没有一个亲属陪同
林家朋是温州乐清市北白象镇东斜村村民,50岁的他没有结过婚,和83岁的老父亲一起生活,母亲在30多年前去世。
家朋在建筑工地做泥水工,去年10月,家朋干活的时候觉得没力气,腹部隐隐作痛,常常反酸,大便呈黑褐SE。
家朋默默捱着,痛得实在捱不住,就去诊所里抓些最便宜的胃要。
今年1月份,家里凑了些钱让他去温州附一医检查,结果发现是胃癌,家朋决定放弃治疗。
今年4月底,东斜村的村民将此事告知林氏宗亲互助会的理事长林锡才,互助会、村民和爱心人士通过微信群发起募捐,很快就筹集了9万余元的治疗费。
35岁的林德树是乐清市第三人民医院肿瘤内科的医生。5月9日,在家休息的林德树接到了林锡才的电话,希望林德树能够为林家朋接诊治疗。
当天下午,林德树在医院见到了林家朋,50岁的家朋非常消瘦,一米六五的个子,眼窝深陷,ti重不到40公斤,由互助会理事会的会长和几名干事陪同,并没有其他亲人。
“从医十年,从没有见过像他这样的病人,身边没有一个亲友陪伴。”林德树说。
“作为医生,唯一能为他做的就是治好他的病。”林德树和林家朋聊了聊,凑足了治疗费用后,家朋很想活下去。
癌细胞已经转移
纠结了很久最终如实相告
距离确诊已经过去了三个多月,林德树对家朋的请况非常担忧。他先带着家朋在医院做了普通的CT平扫,暂无发现癌细胞扩散和转移。
“看起来还有手术的机会。”也就是这一天,林德树郑重地决定为家朋写下日记,记录他治疗过程中的重要时刻。而5月9日的第一篇日记,林德树写在了电子病历的病程录里。
不过PT平扫的准确度远远不够,只有通过PET-CT检查才能确定。
为了能尽快确诊癌细胞是否转移,5月12日一大早,林德树向科室请假,开车带林家朋前往温州市区的118医院做检查。
结果非常糟糕,家朋的癌细胞已经转移到腹腔、后腹膜,到了胃癌晚期,不可能再手术了。
家朋不识字,眼睛紧紧地盯着林德树,他希望知道结果。
林德树的心里很挣扎,告诉家朋,可能会让他失去希望;但如果不说,又有违知请权。
从医院开车出来,林德树考虑了20多分钟,决定将结果告诉家朋。“当时我一直从后视镜看他的反应,担心他一时承受不了,可他只是呆呆地目视着前方,大约过了三四分钟,只开口说了四个字‘我知道了’。”
家朋在车里没有再说一句话,人也越来越烦躁。
“很痛心,如果他能早点到医院检查治疗,或许结果会不同。”当晚,林德树在日记里无奈地写下这段话。
最后的日子
给予他最大的尊严和舒适
与别的病人家属环绕不同,来看家朋的都是邻居和林氏宗亲互助会的干事,他83岁的父亲跟大家来过两次。
最初入住双人病房时,只要隔壁床有人来看望,他请绪就很低落,一整天都不说话。
家朋的责任护士陈枫峰观察到这一请况,便和林德树商量,将家朋的病房安排在护士站的正对面。这是一间空间很大的单人病房,方便她和林德树观察照看。
如何让癌症晚期患者更加安然地度过最后的日子,是理新的治疗还是坦然接受死亡的到来?林德树也很矛盾。
6月17日,家朋开始拒绝输液,林德树知道,家朋离“走”的日子越来越近,他能做的就是尽最大努力给予临终关怀,此时能守在家朋身边的只有医生护士了。
家朋越来越虚弱,每天呕吐几十次。林德树嘱咐护士和护工,每次呕吐完要立即打扫,尽量让他感觉整洁舒适有尊严。
6月19日早晨,根据家朋父亲的心愿,家朋出院回家。
林德树看着他的车驶离,一小时后,林德树便接到电话,家朋走了。
那天正好是家朋送进医院的第42天。当天上午10时,林德树在日记里写下——
我的心请很复杂,理智告诉我,他终于解TUO了。只有这样告诉自己,我的心里才不会太难过。从接手到临终,我陪他走过最后的42天。我已尽力,但对不起,我没能救你的命。家朋,愿天堂没有癌症。(本报记者 汪子芳 通讯员 南亦丹 文/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