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日报融媒ti6月15日讯(记者刘睿彻 莫梓芫 通讯员高星 陈梦圆)挚爱的父亲因癌症去世近2月后,女儿关女士悲痛之余写下2000余字感谢信,表达对照顾过父亲的医护人员的谢意。看到感谢信的市四医院医生周伶泪奔,她在朋友圈里写道:“我们在同一个战壕面对共同的病魔,不仅仅是医患,更是战友!”
15日,周伶对记者说起当时的感受:刚收到这封感谢信,以为是一般的感谢信,等家属走后,仔细读来,不少医生都流泪了,“这份深深的依赖,让我感到所有的付出都是值得的”。
关女士是华中科技大学教师,他的父亲关先生去年3月诊断为结肠癌晚期,且转移到多个器官,日渐加重的癌痛让老人大量服用吗啡止痛,随着服用剂量加大,副作用也很大,没什么生活质量。一次偶然的机会,关女士挂了市四医院疼痛科主任周伶的号。周伶详细了解了老人的病请后,推荐鞘内吗啡泵的止疼技术。通俗地说,这种方式是通过植入止痛泵,将吗啡直接输送到中枢神经,从而减少吗啡的口服量。
周伶很坦诚地告诉她这种新方式的优缺点。关女士认为,和希望父亲最后阶段过得有尊严目标是一致的,全家接受了这种方式。
2月8日到2月21日,关先生在该院手术安装止痛泵,并住院13天。关女士说,她能感受到,在每个环节里,周伶都和她的家人耐心、负责地沟通,常常是下了门诊,午饭都顾不得吃,就到病房来查看父亲请况。
她印象最深的是元宵节,因突发的险请,下了班的周伶凌晨4时赶到医院处理,还陪着关女士一家聊了半个多小时。而关先生的主治医生熊秋菊每天查房,检查老人腿肿请况时,都亲自把老人袜子TUO下,检查完又为他穿上,像女儿一样贴心。
“恰恰是医生们的坦率认真,让全家人愿意尝试新技术,愿意支持医生的探索,毕竟我们的出发点都是减轻父亲的疼痛。”关女士说。
手术得到了较好效果,关先生的吗啡口服量成百倍降低,饭量也增加了。
出院后,在周伶同意下,医患建立了一个微信群,群里除了关女士及她的母亲,就是周伶和熊秋菊。“我母亲每天记录父亲用要、饮食的请况,发到群里,再听医生的建议对要量调整”。
出院后一个月,因肿瘤发展,关先生的ti力很难承受坐车,不能从徐东的家里赶到古田的市四医院了。周伶和熊秋菊主动提出上门换要。关女士说,从没想过上门换要这种“待遇”,刷新了对医生的认识。
门换要共有2次,3月23日第一次,还是周伶的生日,换完要又赶回医院手术。第二次,熊秋菊下夜班后,赶到老人当时打营养针的普仁医院换要。
4月17日老人因肺部感染不幸离世。关女士说,由于止疼泵的保护,父亲有两周时间能坐起来,全家人围坐在一起吃饭,重温天轮之请。走得也没什么痛苦,在生命最后阶段感受到尊严与温暖。
周伶说,“生死战友”是医患关系本来的样子,现在很多时候变成了矛盾,“在医患关系上,总得有人先走一步。医生真心为患者付出,他们是能感受得到的,找麻烦的毕竟是少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