难点2 执法人力有限
除了取证问题,控烟执法的人力及经力相对有限,也是两年来一直困扰监督队伍的难题。以李雪所在的科室为例,一共4名监督员,目前,控烟工作已经占据了李雪和她的同事们接近一半的工作经力。但是控烟之外,他们还要同时负责其他的日常监督工作,包括商场、宾馆、美容美发、影剧院、书店等公共场所。
王府井是李雪所在科室负责的重点商圈,那里公共场所的监管涉及各类商家160余户,但由于只要是“带顶带盖儿”的场所有控烟的举报投诉就需要李雪他们出现场取证,执法压力非常大。拿东方广场来说,这一个商圈就有800多户租户,如果有跟控烟相关的举报投诉,就由李雪所在科室的4名监督员去执行,人手非常紧缺,工作强度可想而知。
难点3 有待全民参与
“其实这个条例与每一个市民都是息息相关的,仅靠我们执法人员显然是不够的。”李雪说。
东城卫生监督所东华门社区监督科科长林素园认为,控烟不应该仅仅是卫生监督一家的事儿,应由多部门联合监管,包括工商、食要监部门、商务委等都需要负起责任,加强行业内监管和宣传,现在控烟的主力只是卫生监督一个部门是远远不够的。全市400多万的吸烟者,130万至170万的社会组织(单位),而全市有卫生执法证的人员才1000多人,而且都有各自原来所承担的卫生监督任务。按照规定,接到投诉,控烟执法人员要在7至15天内进行处理。如果不能实现多部门的联合监管,执法力量将很难全方位无死角地覆盖。
难点4 处罚力度不够
在采访中,监督员们认为处罚力度不够,并没有与国际接轨,使得被罚者“不痛不痒”。例如,意大利法律规定,严禁向未成年人出售烟酒,轻则罚款,重则将被勒令停业整顿或吊销营业执照。在法国,政府在全国范围布下了 “香烟警察”进行街头巡逻,一旦发现有人违反禁烟令,“香烟警察”有权对违反者处以最高450欧元的罚款,而对于允许烟民在禁烟范围内吞云吐雾的物业主人,最高可面临750欧元的重罚。
而目前,本市针对经营者和个人违反控烟令的罚款额度设定存在一个区间范围,比如,违反“四有一无”规定的,责令限期改正,拒不改正的,处2000元以上5000元以下罚款。违反劝阻规定的,直罚5000元以上1万元以下罚款。在禁止吸烟场所或者排队等候队伍中吸烟的,责令改正,可以处50元罚款;拒不改正的,处200元罚款。“但是200元的罚款执行力很差。”李雪说,“我们如果借鉴香港的做法,在禁烟区抽烟违者罚款5000元,你看谁还敢抽,谁还抽得起。”
成果 东城控烟一年半罚款12万余元
所谓“窥一斑可见全豹”,作为核心区之一的东城区,拥有诸多文化娱乐及办公场所,更是北京控烟的“窗口”之一。记者从东城区卫生监督所了解到,为了确保执法准确,卫生监督部门给每个执法组都配备了1台执法记录仪,提升现场执法取证的手段,同时也规范了卫生监督员的执法行为,确保依法行政。与此同时,还完善了公共场所空气质量电子监管系统,将电子监管设备应用于控烟监督执法,逐步督促有条件的场所,利用烟雾报警器、浓度监测、视频影像等技术手段监控吸烟行为。
2015年6月1日至2016年12月31日,东城区共处罚违法吸烟个人295人,罚款16100元,处罚违法单位82户,罚款112700元。
变化 投诉量减半无烟环境好转
尽管控烟难点还有不少,但是两年来也出现了令人欣喜的变化,北京的无烟环境在明显好转。李雪告诉记者,以她所在的科室为例,从2015年6月到2016年6月,共接到投诉147起,从2016年6月到现在,只有76起,投诉量减半,整ti环境正在朝良新发展。“以前一两天就有一起投诉,现在基本上一个礼拜才有一次投诉。”
现场 网吧还是吸烟重灾区
昨日,北京晨报记者来到位于西四南大街的两家网吧,它们均在临街的二层。两家网吧的楼道里均张贴了各种版本的控烟海报以及“公共场所禁止吸烟”的控烟标识,一家网吧的现场负责人表示,他们的海报都是专门找人自行设计的,包括海报背景颜SE和前景图等。其中一家的收款台的电视上还反复循环播放着市卫计委参与的控烟宣传节目。但与这些宣传相对应的却是,一进入二楼的大厅,就能闻到一股很明显的浓重的烟味。其中一家网吧的楼梯口一地烟头。
记者看到,有上网者在小包间一边打游戏一边叼着烟,小房间内乌烟瘴气。走到最里面,有三三两两的年轻男士或蹲或坐地正聚集在楼道间抽烟。
在大厅,公然吸烟者不多,有个别人点烟后,在不停巡视的网管偶尔也会上前提示说:室内不让吸烟。上网者态度基本也还算比较合作,经提示后一般都会掐灭烟头。不过,网吧经营者也表示,对于来这上网的人管理起来存在难度,网管巡视时,有人会把烟头藏在桌子下面,比较隐蔽不容易发现,等网管一走又点上了。
工作人员告诉记者,以前为了方便烟民,他们还会把烟灰盘直接摆在每台电脑的旁边,自从严查控烟之后,他们就把烟灰盘首先撤掉了,但依然很难完全避免室内吸烟。“为了管吸烟的,有一次我们网管半夜都跟打游戏抽烟的人吵起来了,不让抽烟,来这儿的人都少了。有时候那些人偷着抽我们确实也看不过来,能看着尽量看着,实在不行只能报警。”经营者说。
另外一个吸烟请况较多的,就是写字楼的卫生间和楼梯间。在东城一写字楼内,记者看到一楼的电视屏幕上,在广告之中擦播有禁烟的提醒画面,但是楼道里能闻到烟味。楼内保安告诉记者,遇到吸烟的他们都会劝阻,但是楼梯间内比较隐蔽,也没有监控探头,无法24小时监控,经常有人偷着吸烟。
而禁烟效果较好的是在餐厅,记者在多家餐厅就餐时注意到,除了明显的提示之外,店方也采取多种办法提醒客人。在丰台区云岗的一家川菜馆,中午就餐时段客人并不多,但是餐厅通过广播播放禁烟提醒,大厅内无人吸烟。徐晶晶/摄
本版撰文 北京晨报记者 徐晶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