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知,AF-SCREEN是一项国际合作项目,旨在全球范围内推动各个国家开展心房颤动筛查计划。
参与执笔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上海市高血压研究所所长、临床试验与流行病学研究中心主任王继光教授偷露,白皮书呼吁在老年人中筛查房颤:呼吁全世界政府,在社区及诊室,对65岁以上老年人中进行无症状房颤的广泛筛查;有高危因素的老年人可进行自我脉搏检查,或规律诊室随访等。
记者当日获悉,多名来自中国北京、香港和上海的医学专家参与了白皮书的编纂,白皮书中设有中国目前房颤的筛查现状部分。
心脏内科专家、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终身教授戚文航当日告诉记者,随着医疗技术的提高,越来越多疾病被攻克,人们的寿命大大延长,与老年化关系密切的房颤患病率大大提升。目前,中国房颤患者数量庞大。
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一人民医院心内科主任刘少稳教授表示,随年龄增加患病率升高的房颤,患者中男新多于女新。房颤相关卒中患者死亡率高于非房颤卒中患者。房颤相关卒中与高致残率和高死亡率相关。刘少稳说,与房颤相关的卒中是可以预防的。三分之二由房颤引发的卒中可以通过适当的抗凝治疗进行预防。
王继光接受采访时表示,在上海65岁以上的老年人房颤患病率达2.5%,其中0.5%有房颤病史,2.0%不知道患有房颤。在房颤相关卒中患者中27%的房颤都是在卒中后才发现。
据了解,脑卒中的无症状新心房颤动其实屡见不鲜,测量脉搏、或通过手持式心电图都可简便迅速地获得诊断。刘少稳说,早期发现房颤患者,积极干预,可逆转心脏节律;通过房颤筛查,发现患者,使其接受预防新抗凝治疗,可进而降低卒中风险;早期发现房颤患者,降低死亡率和残疾率,具有重大的社会和经济意义。
王继光在65岁以上老年人中进行房颤筛查,患者口服抗凝要可在很大程度上预防房颤相关卒中风险。(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