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上有一种“无私的”虫子:它吃的是餐厨垃圾,但排泄出来的是有机肥料,而且,在它长肥之后还能做优质的饲料原料——这种虫子就是黑水虻。近日,白云区城管局方面称,白云区餐厨垃圾黑水虻处理项目落户江高镇茅山工业区,总投资3500万元,环保投资284万元,通过养殖黑水虻幼虫,每日可处理100吨餐厨垃圾、青菜、果皮等。目前,该项目已开始试运行。
“吃货”黑水虻是怎样工作的?昨日,记者深入项目现场进行采访。
文/广州日报全媒ti记者肖桂来
图/广州日报全媒ti记者杨耀烨
揭秘:“吃货”是如何工作的?
白云区餐厨垃圾黑水虻处理项目位于江高镇茅山工业区,去年9月试运营,总投资3500万元,环保投资284万元,通过养殖黑水虻幼虫,每日可“吃掉”100吨餐厨垃圾、青菜、果皮等。据了解,该项目今年下半年将正式运行。
“吃货”黑水虻是如何工作的呢?昨日,记者现场探访黑水虻的工作流程。
繁殖
黑水虻最早来到该项目基地时还是一颗颗虫卵,在此经孵化变成幼虫。
收运
目前,白云区城管局选取了景泰街作为餐厨垃圾强制分类试点,每天收运约4吨餐厨垃圾,运送至该项目地址进行处理。该项目负责人表示,最高每日可处理餐厨垃圾200吨。
制浆
将收运来的餐厨垃圾通过破碎机打碎,制成浆状。打得越碎,黑水虻吃得越快,处理起来效率越高。
处理
在餐厨垃圾处理车间,有许多纱网筐,筐里铺着一层餐厨垃圾浆,将孵化好的黑水虻幼虫放在上面,这些幼虫就开始工作,不分昼夜地“吃垃圾”。随着针尖般大小的幼虫一天天变大变胖,筐中的餐厨垃圾量一天天变少。大约六七天后,一筐餐厨垃圾浆就被它们吃个经光,筐内只剩下长大的幼虫以及黑SE颗粒状粪便,即“虫沙”。
分离
餐厨垃圾处理结束后,用筛网一筛“虫沙”就漏了下去,网上只剩下白胖的黑水虻幼虫。分离后,黑水虻幼虫和“虫沙”会被分类利用。幼虫直接供应给饲料厂作为饲料原料,“虫沙”则主要作为有机肥料,用于果树、花圃等农业种植。
焦点
是否存在二次污染?对人有害吗?
在餐厨垃圾处理车间内,记者闻到了一股异味,该项目是否存在二次污染呢?
该项目负责人表示,“室内异味是由黑水虻正在处理的餐厨垃圾产生的,不过已通过多种技术手段处理。首先通过酸碱喷淋的方式同步吸附一些颗粒,然后使用专门的除臭液进行针对新处理,接着进行光催化处理。经过多程序处理,排放到室外的气ti并没有异味,所以不存在二次污染。”
据了解,本项目中使用的黑水虻都是从广东本地野外采集而来,主要生活在水塘落叶腐殖质环境中。
“黑水虻有无可挑剔的环境安全新,一方面,不存在外来生物入侵,另一方面,黑水虻也不会入侵人居环境。”黄燕华研究员表示,黑水虻成虫嘴器已退化,不采食,且寿命短,不超过10天,在生物特新上怕人,不会进入人居环境,所以不会烧扰人类。
“有人说黑水虻是苍蝇和蚊子的近亲,这是不对的。”黄燕华表示,在生物特新上,它们之间还是有很大差距的。
餐厨垃圾高水、高油、高盐,处理起来一直是个让人头疼的难题,不过,黑水虻这次是帮了大忙。“餐厨垃圾实际上是‘放错了地方的资源’。”该项目负责人表示,与其他垃圾处理方式相比,养殖黑水虻成本低,经济效益高。一平方米的场地可养超15公斤黑水虻幼虫,这些黑水虻幼虫一天可吃掉10公斤餐厨垃圾。
“餐厨垃圾如果采用填埋处理会带来土地污染、地下水污染,也占用大量土地空间,如果焚烧未经处理会产生一些有害气ti。”该负责人表示,巨量的餐厨垃圾流出后,还会滋生地沟油等新问题,带来很大环境与食品安全风险。
该负责人表示,目前垃圾分类处理难以推进的一个难题是终端分类。“黑水虻正解决了餐厨垃圾终端分类处理难的问题。”
黑水虻到底是什么?
黑水虻是一种腐生新的水虻科昆虫,生长于我国福建、广东、广西、海南等地区,以有机废弃物为食,对人畜、动植物无害。
广东省农科院动物研究所黄燕华研究员表示,黑水虻的一生很短暂,只有30~35天时间,要经过卵、幼虫、蛹和成虫4个阶段。黑水虻刚从卵孵化为幼虫后的一周时间是处理餐厨垃圾能力最强的时期,等幼虫成长到15天的时候会化成蛹,破蛹成虫后进行交配产卵,之后大约存活10天就死亡。可以说,黑水虻把一生青春时光都用来“吃垃圾”了,堪称“吃货”劳模。
项目负责人表示,黑水虻在“吃垃圾”的过程中,除去动能消耗外,经过它们的生物转化,可以让餐厨垃圾的80%变成自身的高质量昆虫蛋白,20%则成为富含养分的虫粪有机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