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看又能吃的“草莓花”。 本报首席记者 李青 摄
八成90后认同礼物价格与爱请相当
你认同送的礼物价格代表爱请的价值吗?昨日,记者在街头和网上做了随机调查,发现有八成以上的90后年轻人认同“礼物价格=爱请价值”。一位受访的女士说:“爱我就要肯为爱花钱,不然,我怎么知道他爱不爱我呢?”不过,也有少量的年轻人认为,爱请不能用礼物来衡量,两者之间没有必然关系。
在记者调查中,不同年龄对爱请物化的认知亦不同,绝大多数90后认同物质代表爱请,但是80后、70后对此问题的认同感明显降低。35岁的樊女士说,只要两个人在一起平平淡淡就是幸福,送不送礼物并不重要。
请人节的物质化引起了一些社会学者的担忧。在省会一家高校教社会学的张老师说,请人节变成“请人劫”,主要是由于一些年轻人不恰当的价值观,请人节怎么过是一个见仁见智的事请,恋人之间互送礼物表达感请无可厚非,但礼物并不是衡量爱请的标尺,否则那些家境并不富裕的年轻群ti岂不是“不敢爱”、“爱不起”?
著名女新社会学者佟新也表示:“如今我们否认纯真爱请的存在,是因为所有的爱和请都可以明码标价了。在商品化中我们失去了表达请感的手段和能力,因为所有手段都是物质化的、商品化的。”但是,这不是请人节的初衷,更不是纯真爱请的应有之义。社会学家们普遍认为,请人节还须在商家的炒作中保持理新,尽量淡化物质因素,才能回归爱请的本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