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微博厅长”的坎坷医改路:骂声万千种 进步一大截
【解说】这几年提起中医,人们就会想起甘肃,想到刘维忠,这也是作为甘肃省卫计委主任的他坚持了多年的医改“成绩单”。改革之路虽然坎坷,但在刘维忠看来,进步与遗憾并存。
2017年甘肃“两会”,是刘维忠作为甘肃省政协委员的最后一届履职。他谈及任期内尽心推崇的甘肃医改之路时,态度依然坚决,虽然骂声万千种,但不能停下来。
【同期】甘肃省政协委员 甘肃省卫计委主任 刘维忠
要有担当经神,我觉得做一件事必然有骂的,你认为对了,还是坚持做下来,做下来必然有好处,如果有人骂你马上停下来就前功尽弃了。要不坚持有的人连甘肃这个名都不知,哪知道有个甘肃中医呢!
【解说】2008年,上任甘肃省卫生厅之初的刘维忠提出走中医特SE的甘肃医改之路。2011年,刘维忠开始在“微博问诊”,他在网络推广“食疗”吃猪蹄治尘肺病、真气运行打通任督二脉、西医学中医等,被舆论推至风口浪尖,这个“微博厅长”引来的争议可不小。
甘肃人均收入全国倒数,刘维忠曾多次公开表示,甘肃中医医改之路也是由省请决定的。没钱,就要用尽可能少的费用维护居民健康、减少发病人数。
【同期】甘肃省政协委员 甘肃省卫计委主任 刘维忠
甘肃的人均住院费,人均门诊费用一直保持全国最低,这个我觉得有两个原因。第一个是监管,我们利用各级卫生监督所,对医院实行严格的监管,处罚了一大批医生,包括过度医疗的服务不好的,不值夜班的等等,包括重复计费的。第二个就是中医发展起来了,中西医并重以后,中医比较便宜,所以甘肃的费用低,所以老百姓相对因病返贫的人就会少一些。
【解说】刘维忠介绍,甘肃开展“中医医改”后,在综合医院推广中西医结合方法,特别是在基层推广中医技术,甘肃中医人才从起初的1.7万人增加到如今的15万人,村医也掌握了拔火罐、针灸等技术,老百姓多了一种治疗的手段。
【同期】甘肃省政协委员 甘肃省卫计委主任 刘维忠
解决了两个医改难题,第一个是中医便宜,把老百姓看病贵的问题解决。第二个中要的纯收入高,把医生收入少的问题解决了,等于把两个医改难题两头的都解决了。
【解说】不仅如此,甘肃中医在海外也已“声名鹊起”,已经在俄罗斯、法国、新西兰、乌克兰和匈牙利等8国成立了8个岐黄中医学院和5个中医中心。
谈起甘肃医改的种种,60岁的刘维忠坦言,还有好多事没有做好,乡镇卫生院的好多大夫晚上值班没有地方住,综合医院中医工作还没有彻底做起来,医改督察还不够严厉、中医养生游也没有很好的发展起来.......退休后,他还会继续关注中医,还会在微博上推广中医。
记者 魏建军 崔琳 甘肃兰州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