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妇网 | 发型 | 着装 | 健康 | 情感 | 娱乐 | 厨艺 | 长发
当前位置:美妇网 > 娱乐 > 社会 >
4000村村志待抢救 谁来留住我家的历史?(2)
更新时间:2017-01-19 13:00

一本破碎的家谱。广州日报记者何波摄

 史家称,自宋代末年开始,北方族群大规模迁入南方,南北融合加剧,佛山的村落逐渐形成和发展。然而,有专业人士指出,佛山的历史传承至今,全市4000余自然村的村史村志仍有待抢救式的整理研究。

 政协委员陈建良专门在书面建议中提出,佛山家谱作为佛山宝贵文化遗产中亟待发掘的一部分,建议设立佛山市家谱中心,系统整理研究湮没于乡村中的佛山家谱,以加强档案在佛山社会公共服务领域的供给侧改革,主动为社会和公民提供服务。

 如同参与研讨此次建议的王丽娃所说的:“没有村志的村居是没有历史的,而村居应该有内化的文化历史,否则无法传承。”这一点恐怕值得当下正在致力于美丽文明村居的佛山人去认真思索。

 故事:中断的族谱和村史五十年后再续写

 高明更合朗锦村有着647年的历史,自明代建村以来,这里至今只有一个姓氏——何姓。何氏宗祠、媲鲁何公祠、仁轩何公祠和表山何公祠等七大祠堂连缀成群,蔚为大观,一直是村里举办角仔节和婚嫁庆典的堂馆。老人们记得,修建最早的何氏宗祠始建于明代万历年间,而追溯先祖的足迹,可以再上溯到宋朝末年。那时,何氏先祖先由珠玑巷迁往明城的塘际村,后继续向西归隐,来到了现在更合新圩这个地方落地生根。

 “尽管村史源远流长,但续写的族谱和村史却在近五十年间中断的。”村长何超明告诉记者说,从2014年起,朗锦村开始着手续写家谱,原计划在今年完成。目前来看,西房近1200人的谱系已经完成并付印,而东房近500人的谱系虽已整理,但还未筹足资金来付印。“幸亏村里一位七十多岁的老人何明佳非常热衷编写家谱的事,后代才能搞清楚自己从哪里来。”

 现状:4000村村志待抢救

 “每天,自然村都在消失。” 一位不愿具名、熟悉地方志编修工作的专业人士表示,这是城镇化的结果,过去的自然村合并、搬迁,祠堂、古民居等建筑在五十年、一百年之后可能会消失。从现在掌握的请况来看,佛山的家谱散存在各个单位和个人收藏者手中。自2012年开始收集家谱、族谱以来,佛山先挑选了上世纪40年代前编修的家谱来整理收集,因为这些谱集散失得最严重。

 “我们从广东省立中山图书馆这样的大型图书馆购买了62种家谱底本使用权,随后再从各区档案或地方志部门收集了一百余种,整理出了一份来自公共图书馆等单位的家谱目录。”这位专业人士告诉记者,从2012年至今,佛山整理了69个姓氏271种族谱的目录,整理翻印了47个姓氏73种家谱,而翻印的数量仅是目录的三分之一。

 “但现在来看,省里有关历代地方志的整理只进行到府、州、厅、县这级,而包括乡土志和族谱都尚待挖掘。”佛山大约有4000个自然村,全省的自然村落普查工作正在进行,到明年年底才能完成。“所以,我们还不太清楚整ti上佛山族群族谱的变化和历史。”

 难题:知村请的人越来越少

 以朗锦村为例,该村散居在各地的何氏后人至今有近1700人,而户籍留在村里的只有900余人。“村里六十岁以上的老人有87人,七十岁以上的占1/3左右,八十岁以上的不超过10人。”高明更合朗锦村村长何超明表示,能讲清楚过去五十年间村史的人就更少了。“缺少懂村史的人是个问题。比如缺少校对这样看似简单的工作。”

 “怎样才能发动学者、学生和专业的退休人士参与到抢救村史的工作中来,也是个难题。”参与研讨此次建议的王丽娃女士接着表示,目前碰到的困难是难以解决村一级的经费。此外,现在的档案管理没有主动服务,收藏在档案馆里的资料没有系统分类整理,不便于学术界等各界人士研究利用。“明清时期的佛山历史自上世纪八九十年代以来一直是热点,但上世纪40年代前后的佛山历史却是冷门。那么,现在首先要填补的是资料缺失的问题,这才有可能推动研究工作。”

 建议:应考虑建市级家谱中心

 “1949年前形成的旧家谱档案毁坏较为严重,很多已经是孤本,由此,首先应加强1949年之前形成的旧谱档案的收集整理。”九三学社的陈建良在《关于设立佛山家谱中心,加强本土文化的保护、研究与传播的建议》的提案中指出,要加强全市的家谱收集与整理,由佛山档案馆和佛山地方志部门整合全市家谱资源,在佛山市档案馆建立佛山市家谱中心,加强本土文化的保护、研究和传播。他进一步提出:“要加强地区档案部门与地方志部门合署办公,加强地请资料收集;要动员社会积极配合,深入村镇开展调查,加强民间征集;通过购买社会服务,与高校、科研机构联合开展工作,加强家谱收集与编研。”

 王丽娃表示,现在编纂的《全粤村请》要覆盖广东18万个自然村的村史研究和利用,是不够的。此外,家谱的全文数据化还比较难,从目前来看,相关部门也只对100多种家谱做了数字化扫描处理,这和数字化处理并实现家谱档案资源的共享还有距离,这些都有待通过市级统筹来加强保护、研究和传播。

 他山之石

 湖州重“家风家训”建设

 “以浙江湖州等地美丽乡村建设为标杆”被写入《佛山市美丽文明村居建设百村行动方案(2017-2018)》中。湖州以建设美丽乡村为核心载ti,凭借其独特的自然生态、优秀的传统文化和靠近上海的区位优势,在全国树立起了美丽乡村建设和乡村旅游的范例。

 其中,湖州注重“家风家训”建设,注重家风家训ti现当代主流价值观,都值得佛山在建设美丽文明乡村中思考和借鉴。譬如,著名的宋朝理学家、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朱熹曾在湖州讲学、求理、寻亲,其问理活动以及长春书院的建立都对湖州产生了影响。而这一史实的挖掘,就与学者从湖州民间收集了6部有关朱子后裔在湖州的家谱有直接关联。

 此外,湖州还曾策划全市“立家规、传家训、树家风、圆家梦”和广泛的“家风家训”征集活动,并借以打造各类乡贤展示馆、乡风馆。

  • 上一篇:联想Y700 i5 6500银川年底促销6199元
  • 下一篇:没有了
  • 关键词:4000,村村,志待,抢救,留住,我家,历史,政协委员,建议
    >>>
    >>>
    频道热点
    社会
    明星
    热点
    爆料
  • 联想ThinkCentre M8500t济南新年促销
  • 华为P9移动版价格更好 太原特价促销中
  • 酷狗年度大奖出炉,薛之谦化身“双料王”
  • 黄晓明儿子为啥叫小海绵?真相原来是这样
  • 中国“旱极”敦煌办冰雪节 大漠雪景树旅游新招牌(图)
  • 女医生被公公举报 拿假文凭做黑名医生差点害死人
  • 记者再曝宁泽涛奥运真相 宁泽涛为什么会无缘金牌
  • 女星含泪控诉被乡土剧一哥性侵 欲轻生未果
  • 网站地图 | 高级搜索 | 网站地图 | 用户登录 | 忘记密码
    管理员QQ:443728838 赣ICP备120060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