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净整洁的敬老院,如公园一般。
改变 手把手教卫生
正如孙股长所说,敬老院好不好,重点看院长。从打扫庭院、消灭虱子入手,蒯梅华开始打理这个特殊的大“家庭”。
她向武定县民政部门争取来衣服,要求老人们每周换洗一次,还用开水煮沸衣物,让虱子无处藏身。
很多老人的生活习惯不好,经常乱吐口痰、乱擤鼻涕,垃圾也随手乱丢。蒯梅华买来卫生纸和垃圾桶,手把手地教老人们培养卫生习惯。
“那段时间真的挺难,老人们的陋习已经很长时间了,要改变并不容易,要一次次地提醒,手把手地教,将近半年才变了样。”蒯梅华说。
敬老院除了“面子”上的改变,老人们的心态也在发生着变化。56岁的张朝元是猫街村委会五保户,一直未娶,与弟弟分家后独自居住,一度借酒消愁,时常卧病在床。住进敬老院后,他被分去管一小片菜地,院里发种子、化肥,他只需要照料,收获时按照斤两“卖”给院里。“上个月我就拿了百把块的‘工资’,买点烟抽也是够的。”张朝元负责的这片菜地,不仅让他有了一小点收入,身ti也越来越好。
蒯梅华介绍说,这是敬老院的一次改革。院里将部分管理人员和有劳动能力的五保老人分成种植组和养殖组,把4亩多菜地种上蔬菜和瓜果,圈养猪、机、兔,还在池塘里养鱼,负责种植养殖的人依照收成获得生活补贴,这不仅改善了敬老院的环境,还使五保老人的身ti得到锻炼,更有经气神。
交流 慢慢学会手语
“宝宝莫哭!”“不咋个嘛,妈妈抱你!”午饭后,老人们喜欢在活动室旁的空地上晒太阳。96岁的李秀有和82岁的普秀英是室友,同屋相伴了3年多,12时许,两位老人就这样靠在一起晒太阳。一个被打扮一新的MAO绒棕熊,像是两位老人的“孩子”,被她们抱着说“悄悄话”。
李秀有是大厂村委会大羊厩村村民,至今未婚、无儿无女,入院将近10年患有抑郁症,整天郁郁寡欢。“以前她特别爱扯裤脚、扯帽子,心请烦躁起来还发脾气,但自从有了这个小熊,老人脸上有了笑容。”蒯梅华说。
猫街镇敬老院现在住着108位老人,其中生活不能自理的有10位,有老年痴呆的、经神抑郁的,还有高龄ti弱的。为了让这些老人能有个幸福快乐的晚年,蒯院长尽力满足每位老人的需求,对高度痴呆老人,她找专人特别看护,对经神抑郁恍惚的,她亲自伺候。在分配房间时,她特意将身ti好的和身ti弱的、身ti有残疾的和身ti健康的分在一起,让他们之间能相互照应、相互扶持。
采访中,记者与这些老人交流时,多亏了蒯梅华的“翻译”。“其实,刚开始时,我也不会手语,慢慢地就学会了一些。”蒯梅华说,很多老人是彝族、苗族等少数民族,还有一些聋哑人,听不懂、看不懂可不行。她现在学会了一些手语,也学会了一些少数民族语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