檄文主要是指古代统治者或战争中某一方在战前用来征召、晓谕或声讨的一类军事文书,下面由小编给大家带来这篇文章,感兴趣的小伙伴接着往下看吧。
《史记评林》收录了一篇《史记》不敢引述的项羽讨刘邦檄文,这篇檄文虽然不像汉末陈琳骂曹草那样酣畅淋漓,但是这其中所罗列的汉王三宗大罪,也足以让刘邦汗流浃背了。
这篇西楚霸王项羽写给“汉之诸王、列侯、大将、护军中尉、卒正、人吏的”的公开信,开头就把刘邦骂了个狗血淋头:“汉王刘季间回不道,倍(背)诅(祖)弃父,酗酒嫚贤,以间天伐。”
项羽给刘邦定的这三条大罪,第一条是不孝,指的应该是“分一杯羹”,而喝酒之后对属下没有礼貌,刘邦不在乎,他的属下也未必在意,但是第三条“以间天伐”却让人一头雾水:“义帝之暴终,以侍卫不处,为寡人罪?君其闻诸水滨,抑闻之季也?出蜀而东窥关,帝岂已大故耶?”
秦汉文字,佶屈聱牙,笔者琢磨了半天,才看出项羽这句话的两层意思:其一,义帝(熊心)之死与我无关,那只是护送的侍卫的过错;其二,你打着为义帝报仇的名义打我,但是你明修栈道暗度陈仓杀出汉中的时候,义帝明明还活着呢!
按照《资治通鉴·卷九》的记载,刘邦起兵伐楚和义帝熊心被弑的时间顺序是这样的:先是项羽“徙义帝于江南,都郴”,然后才大封诸侯,“立沛公为汉王,王巴、蜀、汉中,都南郑”,再往后才是汉王还攻三秦、东出武关。
《资治通鉴》的记载可以证明刘邦起兵是在义帝死亡之前,但却一口咬定义帝就是楚霸王项羽下令害死的:“项王使趣义帝行,其群臣、左右稍稍叛之……项王密使九江(英布)、衡山(吴芮)、临江王(共敖)击义帝,杀之江中。”
西楚霸王项羽要杀一个众叛亲离的义帝熊心,居然派了三个诸侯王去截杀,这岂不是偷来的锣还使劲敲,生怕天下人不知道他杀了“当朝天子”?
义帝是不是项羽下令弑杀,刘邦起兵是替义帝报仇还是问鼎中原,这件事只有当事人清楚,咱们瞎猜也没啥意思,而项羽接下来的话就比较有意思了:“你跟我歃血为盟,嘴边腥气还没散尽,就和你身边那两个最擅长挑拨离间小人对我使音招,我和范增中计了!”
项羽的檄文当然不会说得那么直白:“余腥在齿,复谬听一二憸壬(间佞小人),夺我同盟,挑胁我与国,离间我腹心。为鬼为魊,为蝤为螟。”
能把项羽气得骂之为“鬼魊”“蝤螟”,看来刘邦身边这两个“间佞小人”真做了不少让项羽气急败坏的事请。至于这两个人是谁,我们也能从《史记》和《汉书》中找到答案:陈平应该是其中之一,张良是否也在项羽斥骂的“间佞”行列,咱们还是把檄文和史料对照一下。
项羽说的“夺我同盟,挑胁我与国”,说的是随何游说英布反楚投汉,陈平拿着专项经费搞策反。
随何游说英布的故事,经常被文人拿来证明三寸不烂之舌的杀伤力强于“步卒五万人骑五千”,陈平拿着大笔资金搞策反,在《史记》中也有明确记载:“汉王以为然,乃出黄金四万斤,与陈平,恣所为,不问其出入。陈平既多以金纵反间于楚军,宣言诸将锺离眛等为项王将,功多矣,然而终不得裂地而王,衣与汉为一,以灭项氏而分王其地。项羽果意不信锺离眜等。”
项羽直到今天才反应过来:我跟亚父范增之间的关系,也是被这个间佞小人用诡计挑拨离间的!
陈平挑拨项羽和范增的关系,用的手段非常小儿科(假装定了个招待标准,范增的使者可以食太牢,项羽的使者只能用蒿草之具),但奇怪的是项羽和范增居然都上当了,这果然是苍蝇不叮无缝的蛋——如果项羽和范增不是心中已有隔阂,陈平的计策根本就不可能成功:“项王果大疑亚父。亚父衣急攻下荥阳城,项王不信,不肯听。亚父闻项王疑之,乃怒曰:‘天下事大定矣,君王自为之!原请骸骨归!’归未至彭城,疽发背而死。”
其实项羽也不必如此气急败坏,即使陈平不施展“太牢草具”之计,范增说话也不好使了——项羽当时已经自信“打遍天下无敌手”,又怎么会允许一个老头子在自己耳边絮絮叨叨?
项羽中了挑拨离间之计,失去了大将钟离昧和亚父范增,这都有史料可查,项羽檄文也不是信口开河,至于他说的那两个“间佞小人”是谁,史学家却有不同解读:有人说是张良、陈平,也有人说是陈平、随何。
其实这并不需要争论,咱们看看这三个人的出身就知道了:陈丞相平者,阳武户牖乡人也,少时家贫,好读书,有田三十亩,独与兄伯居;随何出身不详,在游说英布叛楚之前,就是刘邦身边一个跑腿的(谒者,掌管传达等事的近侍)。
在春秋战国乃至秦汉两朝,君子和小人并不以品德分野,而是以身份地位来划分,简单点说,君子就是王公贵族士大夫,而小人就是咱们平头老百姓——没有官爵的人经常只能自称“小人”,指的就是地位低下而不是道德败坏。
陈平和随何属于草根出身,所以被项羽骂为间佞小人、鬼蜮、蝤螟,都是符合当时习惯的,而张良则是正经的贵族出身,属于是当时公认的君子阶层。不论他做了什么事,都不会被称为小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