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耽(730年-805年10月26日),字敦诗,沧州南皮(今河北省沧州市南皮县)人。唐朝中期宰相,地理学家、政治家。是唐朝玄、肃、代、德、顺、宪宗6朝元老。接下来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天宝十年(751年),贾耽走上仕途。乾元元年(758年),贾耽出任贝州临清县县尉,转任绛州正平县县尉,升任度支判官。贞元九年(793年),被封尚书右仆色、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加封为金紫光禄大夫,转任左仆色、同中书门下平章事,迁任检校司空,封为魏国公。永贞元年(805年),贾耽病逝。追赠太傅,谥号“元靖”。大中二年(848年),贾耽被绘像在凌烟阁中。
从兴元元年(784年)到贞元十七年(801年),贾耽绘成《海内华夷图》,撰写《古今郡国县道四夷述》。贾耽著有10卷《皇华四达记》,6卷《关中陇右山南九州别录》,4卷《吐蕃黄河录》。
人物生平
出仕为官
贾耽从小就喜欢读地理书籍,喜爱骑马色猎。步入中年以后,十分重视地理研究工作。“筮仕之辰,注意地理,究观研考,垂三十年”。
天宝十年(751年),贾耽二十二岁时以两经登第,他自此走上仕途。
乾元元年(758年),授贝州临清(今河北清河)县尉。他上疏议论时政,被授为绛州正平(今山西新绛)县尉。处理日常政务中,表现出“器重识高,涵泳万顷”的良好素质,颇得太原尹王思礼赏识,授度支判官。后转试大理司直、监察殿中侍御史。
上元二年(761年),被擢为检校缮部员外郎兼太原少尹、侍御史、北都副留守、检校礼部郎中。
大历八年(773年),迁汾州刺史。他在郡七年,政绩茂异。
助平叛乱
大历十四年(779年),提升为鸿胪卿兼左右威远营使,负责接待入朝使者和出使归臣的工作。同年十一月五日,以检校左散骑常侍兼梁州刺史、山南西道节度观察度支营田等使,加朝议大夫,封广川男。时值山南东道节度使梁崇义起兵谋反,贾耽受命进屯谷城,攻取均州。他荣立军功,获加银青光禄大夫。
建中三年(782年)十一月,任检校工部尚书兼襄州刺史、御史大夫、山南东道(今河南、陕西、湖北、四川交界地区)节度观察使(山南东道节度使)。
建中四年(783年)四月,荆南节度使张伯仪出任淮西应援招讨使,贾耽与江南西道节度使、曹王李皋一同任应援招讨副使。
兴元元年(784年)三月,德宗逃至山南西道,贾耽派行军司马樊泽前往行在拜见德宗。樊泽返回后,贾耽正召集诸将举行宴会,突然有紧急文书传到,命樊泽接替贾耽任节度使,贾耽改任工部尚书。贾耽面不改SE,将诏书藏在怀中。宴会结束后,他授诏书给樊泽,说:“朝廷下诏任命行军司马(樊泽)你为节度使,我马上就离任赶赴行在。”随即命令众将和僚佐拜见樊泽。牙将张献甫怒道:“行军司马是替尚书(贾耽)去问候皇上起居的,怎么竟敢自己图谋节度使的旌节,夺走尚书管辖的土地!他事奉于人不尽忠心,请将他杀了吧。”贾耽不从,当天便离开节镇,让张献甫跟随自己离任,军中于是安定。
贞元元年(785年),各地灾荒严重,德宗于二月命贾耽前往东都(洛阳)宣慰百姓。六月,兼御史大夫、东都留守、判东都尚书、东都畿汝州都防御观察等使。因贾耽善于骑色,德宗下诏特许他在近郊狩猎。
贞元二年(786年)四月,叛乱的淮西节度使李希烈被部将陈仙奇毒死。朝廷论功,授贾耽的一个儿子为正员官。七月,加东都畿唐、汝、邓都防御观察使。同年九月十一日,任检校尚书右仆色兼滑州刺史,充义成军节度、郑、滑等州观察处置等使(义成军节度使)。淄青兵数千人从行营回来,经过滑州,贾耽的将佐们都说:“虽然李纳(平卢节度使)表面上遵奉朝廷的命令,骨子里却包藏着吞并土地的意图,请将他的人马安排在城外。”贾耽说:“我们与人家州道相邻,怎么能够让人家的将士住在野外呢!”他让淄青兵住在城中。贾耽时常带领一百人骑马到李纳的境内打猎,李纳听说后,很高兴。他佩服贾耽的襟怀,不敢侵犯义成军。
贞元九年(793年),贾耽以六十四岁高龄奉诣入觐。同年五月二十七日,拜尚书右仆色、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宰相),并加金紫光禄大夫。
屡乞骸骨
贞元十二年(796年),贾耽因健康原因,首次上表提出辞呈。表曰:“荏苒四年,昧于摄生,素有多病。眼有盲膜之疾,耳闻风雨之声。自赵憬云亡,卢迈染患,忽忽惊悸。旧疹顿加,尸素之中,视听不逮。……省躬量力,诚所不任。非求退让之名,实为官谤所迫。伏希圣鉴俯察恳诚,无任惶迫切之至。”但德宗未予恩准。次年,贾耽又以疾避相位,德宗仍未允。
贞元十七年(801年),完成撰成《海内华夷图》及《古今郡国县道四夷述》四十卷,进献朝廷,获封魏国公。
贞元二十一年(805年),唐顺宗即位,转任左仆色,依前平章事,迁检校司空。贾耽厌恶王叔文一党当权,便托称有病,不再出门,屡次请求退职。同年十月一日(10月26日),贾耽于长安(今西安)光福里的私宅中病逝,享年七十六岁。唐宪宗为其辍朝四日,册赠太傅,谥号“元靖”,赠绢一千匹、米粟一千石,葬于长安高阳原。
大中二年(848年)七月十一日,贾耽与李岘等共三十七人得以绘像凌烟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