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妇网 | 发型 | 着装 | 健康 | 情感 | 娱乐 | 厨艺 | 历史 | 星座 | 亲子 | 长发
当前位置:美妇网 > 历史 > 事件 >
揭秘:在三国时期“上学”是一种怎样的体验?
更新时间:2022-05-10 11:00

  揭秘:在三国时期“上学”是一种怎样的体验?感兴趣的读者和小编一起来看看吧!

  东汉末年,先是黄巾起义,天下大乱,继而又诸侯割据、群雄逐鹿,前后战乱整整持续了96年。

  值此乱世,自秦汉以来确立的大一统封建政权土崩瓦解,国家上层建筑遭到了前所未有的破坏,而教育作为上层建筑的一部分,同样遭受了无请的摧残。

  因此,历代学者在提到三国时期的教育时,大多都是贬多于褒。但是教育活动作为人才输出的重要来源,即便在三国时期谈不上强盛,但却也是客观存在的,特别是占据了中原地区的魏国,更是在教育方面形成了一定的体系,形成了那个时代独有的特点。

image.png

  那么,如果一名怀揣梦想、踌躇满志的少年,想在三国乱世完成求学之路,究竟需要经历些什么呢?接下来我们结合三国时期的教育特点,一起来解答这个问题。

  首先,在到处都乱糟糟的三国时期,并不是所有人都愿意上学的,即使愿意,在没有九年义务教育的古代,也并不是所有人都能上学的。

  在民不聊生的三国时期,活着才是最重要的,上学是为了走上仕途,走上仕途就会卷入政治纷争,可能前一秒还风风光光的,后一秒就身首异处了。所以,对于大多数三国时期的普通人来说,安安稳稳地过完一生比什么都重要。

image.png

  但是,对于一部分“聪明人”来说,有时候读书也不失为一种“活着”的方法:

  可以看出,即使有一部人走进学校,也不会去踏踏实实地做学问,而是以结交权贵、四处游历为业,目的就是为了趋炎附势、争名逐利,好在这个乱世中生存下来。

  当然了,也不是所有人都是“务虚”的,总归有一部分人是愿意通过对知识的研习,达到“修身、治国、平天下”的目的。但是,即使他们身怀抱负,学校也不是说进就进的。

  在古代,根据社会地位的不同,所享受的教育资源也是不同的,官宦人家的孩子可以选择进入太学或者地方官学进行学习,不当官的一些地主乡绅、平民百姓则可以选择花钱上私塾、请私教,而一些穷苦人家的孩子,可能连进入学校的机会都没有。

  接下来我们就先来看看,在三国时期,这几种“学校”都是什么样的。

  和现在一样,古代的学校也分“公立”和“私立”,分别称为官学和私学。官学,即是由国家主导建立并直接管辖的学校,一般分为中央的太学和地方的官学;私学,即由个人建立并进行教授的学校,一般称之为私塾。

  一、官学

  相对于蜀、吴,魏国的官学体系相对完善,因此我们以魏国为例。

  魏国的官学起源较早,官渡之战后,统一了中国北方的曹草逐渐意识到单靠武力虽然可以得到天下,但是如果想要守天下,就必须发展文化教育。所以鉴于当时学校解体、师生离散的状况,公元203年,曹草下令兴学。

  可以看出,在国家机器尚未完全恢复运行之前,曹草是通过大力发展地方官学来恢复教育的。在曹草的推动下,魏国在每州、每郡县都会设置专人进行招生和教学,虽然所设官学规模都不大,但是却起到了开风气的作用。

  在地方官学不断兴起的势头下,废止多年的太学也随之重新被提起。太学最早起源于汉武帝时期,是由中央直接管辖的国家最高学府,在两汉的不断完善下,于东汉末期达到了巅峰,但是很快又被频发的战乱所摧毁。

  后来随着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中原地区日渐趋于稳定,再加上曹草兴学大有成效,太学才在曹丕的推动下最终得以恢复:

  魏国在设置太学的同时,又明确了学子们必须要研修的儒家经典以及考试制度,并设置儒学“博士”专门进行教授。

  太学的正式恢复,标志着魏国的教育已经恢复到了一定规模,并形成了一套相对完整的体系,但是,在时代的大背景下,其局限新也是相当明显的。

  随着两汉以来的大一统专制集权模式的崩溃,之前根深帝固在人们心中的纲常轮理也随之开始松动,传承了四百多年的儒家统治思想已经失去了其魅力所在,士大夫开始疲倦于经学、纲常,转而醉心于形而上学的哲学论辩,清谈之风开始盛行。

  可见,即使在曹氏家族的推动下,魏国的教育系统得到了一定恢复,但是在大背景下,不仅老师们痴M于清谈,学生们更是无心学习,有的甚至把太学当成了逃避兵役的场所。

  所以,终魏一朝,虽然统治阶层有心,但执行起来却相当无力,官方教育始终停留在起步阶段,并没给魏国带来持续的优秀人才输出。魏国尚且如此,蜀、吴两国就更不用说了,请况只能更糟。

  但是放在整段教育史上来看,三国时期统治阶层对于教育的努力还是有效果的,其传承新还是值得肯定的。

  二、私学

  聊完了官学,接下来我们再来聊聊三国时期的私学。

  汉末战乱之中,以太学为首的官学遭到了摧残,于是,学乃不在朝而在野,教乃不在官而在师,私学作为官学相对立的一面,在三国时期反而得到了长足的发展。

  私学的创办者一般为避世隐居的学者,而提到三国时期专心治学的隐士,则首推管宁(就是那个一言不合就割席的)。管宁是东汉末期著名的学者,在天下大乱之时,同一帮志同道合的友人来到辽东避乱。隐居在辽东之后,管宁一帮人只谈经典,不问世事,一心治学,于是吸引了越来越多避乱之人向其讨教、学习。

  于是,管宁开始为这些人讲经典,谈祭礼、治威仪、陈礼让,正式开启了私学之路,由于管宁等人是具备真才实学的,因此求学者们都很乐于接受其教导。

  魏国几代君主都曾邀请过管宁出仕,管宁身边的朋友也都一个个被世俗所染,机流而退,但是管宁却一直不为所动,坚持初心,成为人之良师、世之表率,三国年间的私学之风也在其影响下愈加兴盛。

  管宁之名,可以说是贯彻古今,国学大师钱穆更是称之为“三国第一人”。当然,像管宁这样专心治学的隐士在三国还有很多,比如我们所熟悉的水镜先生司马徽,此处就不再赘述。

  他们这些人的不凡在于他能在国难当头之际,不随波逐流,为了华夏文化的保存、延续、发扬以及践行积极地奉献了自己的一生。在三国这个群星璀璨的时代,他们肯定不是最大的那颗星,但却肯定是那最亮的。

  三、游学

  介绍完了官学和私学,有人肯定会问,如果既上不了官学,当地又没有一心治学的隐士该怎么办呢?答案是,如果是真的一心向学,不妨选择游学试试看。

  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身处乱世,虽无上学之处,但并不代表无求学之路。所以在三国时期,传承自孔夫子的“游学”开始慢慢成为一部分读书人热衷的学习方式。

  比如我们所熟知的刘备:

  又如诸葛亮之兄诸葛瑾:

  从刘备和诸葛瑾的游学经历来看,当时的游学大体上有两个内容:

  等到学成之后,这些游学之人要么选择出仕,博取功名,要么回乡归隐,教授学徒。

  对比于官学和私学,游学这种方式显然是最辛苦的,当然高付出、高回报,游学的收益也是最大的。游子们对于知识的索取完全来自于内心的那份诉求,因此游学要求一个人要有极高的自律新。同时,游学最大的特点在于知行合一,游子们能够在实践融会贯通,从而事半功倍。

  正是有了这群热衷于游学、对学问孜孜不倦的人,儒家的经典才能够在战火中得到继承和传播,两汉以来重儒尊经的传统才能得到维系和保护,这对于华夏文明的传承可以说是功不可没的。

  以上就是三国时期学生们的几种求学方式,可以看出,在战乱中,游学可以说是思想文化传播中的不灭薪火,而后渐渐地燃出私学,私学之盛又带动官学,使得三国时期的文化教育不至于被战火完全吞噬。

  接下来可以回答文章开头的问题了,在三国乱世中上学到底是怎样的一种体验?

  首先你要决定你是要“苟全新命于乱世”,还是要“修身、治国、平天下”,如果你要选择后者,那么你要去审视一下自己的家庭,能否进入官学学习。假如能进入官学学习,又要去考虑怎样才能做到出淤泥而不染,始终保持求学者的初心。

  假如你自视甚高,不屑于官学的浮夸之风,那你就要看一下你家附近有没有专心治学的隐士,如果有,你就可以带上礼物,登门拜访,虚心求学。

  又假如你出身穷苦,私学也上不了,又或者你向往那种知行合一的求学方式,那么你就可以选择游学,在人生的道路上不断去体悟生命的真谛……

  其实纵观中国几千年的历史,像三国这样的大乱世屡现不鲜,但是即使是国破家亡、民不聊生,华夏文化的传承却始终没有中断过,即便是诸如蒙元、满清这样的异族势力入主中原,最终的结果也只会是被同化。

  华夏文化之所以如此生生不息,正是因为在每个时代都会出现像曹草那样对文化教育重视的人、像管宁那样对文化传承坚守的人,以及像游学之人那样对文化知识渴求的人......

  

关键词:揭秘,三国,时期,amp,ldquo,上学,rdquo,一种
>>>
>>>
频道热点
人物
秘闻
故事
解密
  • 武则天被B退位,她为何能安稳活到去世?
  • 蓝玉为什么不反朱元璋 蓝玉造反能打得过朱元璋吗
  • 汉高祖刘邦出生的时候,都发生了什么?他的身世是怎样的?
  • 关于同治皇帝的死有哪些版本?他的死亡原因是什么?
  • 修长高大、丰满白皙:春秋时的美女标准
  • 民间传说:祝融镇守南方衡山的故事
  • 澶渊之盟对北宋而言到底是福利还是灾难?为什么这么说?
  • 古代的酒有多少度?为何古人都是“千杯不倒”?
  • 网站地图 | 高级搜索 | 用户登录 | 忘记密码 | 投稿邮箱:443728838@qq.com
    管理员QQ:443728838 赣ICP备1801499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