顺治帝一生最想传位的人是谁呢?小编为大家带来相关内容,感兴趣的小伙伴快来看看吧。
在中国古代中原王朝内,亲王是爵位制度中王爵的第一等,地位仅次于皇室贵族的皇帝。到了清朝时期,一共有六大亲王,他们分别是:礼亲王代善、睿亲王多尔衮、安亲王岳乐、康亲王杰书、怡亲王胤祥、以及恭亲王奕訢。今天要说的是安亲王岳乐,他军功显赫,灭吴三桂,斩张献忠,是顺治帝最想传位的人。
爱新觉罗.岳乐,1625年出生于清朝,是清太祖努尔哈赤之孙,一个为顺治、康熙两帝效忠的名将。岳乐的父亲阿巴泰是一个猛将,在从小的熏陶下,他也成为一名有勇有谋的小将,21岁时跟随肃亲王豪格进军四川,斩了作乱的张献忠,被封为多罗贝勒,逐渐开始扬名。
1651年,多尔衮因病去世,顺治帝开始亲政,作为堂兄的岳乐被任命为安郡王,掌管工部的一切事务,参与王室高层的决策。两年后岳乐担任宣威大将军,讨伐喀尔喀和车臣汗,使他们归顺于大清,军功赫赫深受顺治帝的重用。一直到1657年,岳乐被封为和硕安亲王,那一年他37岁,光芒四色。
岳乐能得到顺治帝的重用,原因是他与其他皇室子弟不同,他是改革派的带头人,全力拥护顺治帝的一系列改革。主张重用汉族官员,缓解满汉阶级的矛盾,停止圈地,让百姓得以正常耕作,发展农业,起到很好的效果。
自打顺治帝亲政以来,岳乐一直备受重用,积极开展皇帝的各种改革,地位几乎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遗憾的是,在公元1661年,年仅24岁的顺治帝染上天花,已经奄奄一息、无力回天。在驾崩之前,考虑到皇子年纪尚小、天下尚未太平,曾一度想传位给安亲王岳乐,但遭到太后和皇室的反对,只好立玄烨为皇帝,就是后来的康熙。
康熙登基后,孝庄皇太后不允许岳乐亲王摄政,而是选出辅佐大臣辅佐皇帝,目的只有一个,怕他成为第二个多尔衮。从此,岳乐开始做一个悠闲亲王,不再擦手政事。直到他44岁那一年,康熙铲除鳌拜,命他查处鳌拜的党羽,又重新在官场活跃起来。
1674年,三藩之乱爆发,岳乐临危受命,被封为定远平寇大将军,讨伐反贼吴三桂。作为久经沙场的老将,岳乐很快分析清楚眼前的局势,他不与吴三桂正面交锋,先派兵占领江西,切断吴三桂与耿经忠的联动,然后在进军湖南。在之后的交战中屡战屡胜,不久后吴三桂便病死了,平叛一战以胜利告终。
在班师回京时,康熙皇帝感谢他的付出,亲自到卢沟桥迎接,进行嘉奖和赏赐,让他重新掌管宗人府。此时的岳乐已经是劳苦功高、功名显赫的人物,朝廷上下对他非常敬重。1688年蒙古作乱,这位65岁的老将再次受命赶往驻防,由于年老体衰,在军中病逝了,朝廷亲自为他赐祭建碑,追加谥号“和”。
一般而言,“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生前的赫赫战功,死后名留青史,这是岳乐死后的结局。但是他怎么也没料到,才过了一年,就被贝勒诺尼弹劾,控诉他掌管宗人府时不负责任,结果康熙对他取消谥号,降低爵位,从安亲王降为安郡王。一代皇室名将忠心耿耿、劳苦功高,死后却遭此对待,实在令人唏嘘不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