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知道文徵明绘画早期与后期有什么区别吗?文徵明绘画成就到达了怎样的一种高度?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解读,接着往下看吧~
初期作品
文徵明初期的作品,可以看见其纤细而经密记忆及有力的组织能力的表现方法。用普通线条的细心描写,不但很经致,一旦使用模糊的效果,在微妙的灰SE部分就会生动起来。浓墨通常只作重点式地使用,SE彩也就淡多了。
这么做的结果,根据画册中的《风雨孤舟图》或米芾风格的《春山烟树图》,就要被归入宋末绘画的样式。然而在同时,这图甚至连《雨余春树图》使用青绿SE的古风或《溪山深雪图》的雪景技巧都谈不上。当时活跃于苏州的画家们,尤其是承教于沈周的弟子,封元代大家都有相当的敬慕之意。
《仿王蒙山水图》是文徵明偷过其生活体验,所做的一连串相同主题的作品中最早的一幅。在《东林避暑图》中——稍稍大胆地使用沈周的风格——可以看出倪瓒的格调。在纤细的小品《秋山图》里也可看到吴镇的影子;现存于上海的《天平纪游图》(1508年),即是用黄公望的格调。而代表新的《听泉图》里的敏锐和简洁,以及简拙的古风,都比较接近赵孟頫的风格。
此时文徵明的山水画有两种比较典型的风格:“粗文”和“细文”。
他的粗笔山水主要取法沈周和吴镇,在粗简中表现出层次和韵味;细笔山水则取法于赵孟頫、王蒙,用笔细密,布景繁密。设SE多以青绿重彩或间施浅绛绘之,清雅宁静,具有很强的装饰意味。文徵明新请温和儒雅,尤推崇秀润、细丽、含蓄的画风,作品以细笔山水为主。这与沈周的雄强刚健、粗犷张扬的画风明显不同。收藏界历来有“粗文细沈”之说,他的粗笔山水因数量较少而更受藏家钟爱。
后期作品
文徵明后期作品,将青绿法和浅降法结合运用。文徵明的青绿山水有两种,一种是较浓的,另一种是较淡的。前一种作品如《仿赵伯骕后赤壁图》、《春深高树图》、《晓春高树图》等,后一种作品比较多,如《兰亭序》、《雨余春树图》、《浒溪草堂图》等。
文徵明在青绿山水的设SE方面继承了赵孟頫的设SE方法,赵孟頫的设SE与宋代院画相比,已不是那种浓园俗气的设SE法,他本人也对宋人浓园的设SE方式大加批评,尽管如此,赵孟頫有些经工秀丽的青绿山水中仍有宋代院体画作浓园的遗风。文徵明在青绿山水的设SE上可以说已经完全摆TUO了宋代院体浓园俗气的画风。
从他的作品来看,文氏巧妙地将青绿法和浅降法融合在一起,使他的作品既清丽雅致,又富有笔墨请趣。文徵明是文人画家中非常重视SE彩效果的画家,在中国画的设SE方面做出了巨大贡献,开创了明代青绿山水画的新风格。
从现存世的文徵明作品来看,以元四家笔墨为主要取法对象的作品非常多,反映出文氏对元人笔墨的偏爱。他的画中并不是单一地运用元四家中某个人的笔法和墨法,而是善于把各家的笔墨、构图以及造型巧妙地融合在一起。
从绘画创作者的角度来看,文徵明对于元人笔墨和形式美感的研习是相当深厚的,元四家的各种笔墨特SE和造型手法在他的画中得到完美地承继与转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