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狄仁杰个武则天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真实历史上,狄仁杰和武则天的真实关系,究竟是怎么样的?
不管是影视作品还是真实历史,狄仁杰的确都是武则天的心腹,狄仁杰当年一度影响到武则天择相的定夺,地位非凡。
世人常说“沧海遗珠”这个词,殊不知,这个词最早就是用来形容狄仁杰的。
狄仁杰是太原人,史书记载是“太原狄氏”,因为太原是大唐的龙起之地,意义特殊,不过狄仁杰的家族介绍却是寥寥,狄仁杰出身虽然不贫寒,但也未必超凡。
年轻时的狄仁杰饱读经书,参加了当时还算新潮的科举,才华非常。
唐朝贞观年间的著名画家阎立本是狄仁杰的伯乐,将狄仁杰引荐为官,狄仁杰年轻时候,终究不是武则天那个任人唯贤的时代,关系仍旧很重要,得到了名人的举荐,乃是改变一切生活的核心。
狄仁杰正式出头,是在唐高宗李治中后期,狄仁杰算是从底层一路打拼上来的官员,对于大唐的发展,他很有资格发言,也是因为见人见多了,狄仁杰驭人强悍,而心中又有正义,凡是认识狄仁杰之人,就没有不佩服他的。
在唐高宗后期,唐高宗病重,又无可奈何把武则天当成皇权代理人,唐高宗将武则天与他一同并列为“二圣”,平时出朝,二人共同坐在大殿上,而平时的政事,几乎都是由武则天来展开。
这个时候,武则天就急需信服她的人才,于是狄仁杰,有了再一次崛起的机会。
从地方官员,再到朝廷言官,狄仁杰刚正不阿,对于司法系统更是了如指掌,非常擅长。
唐高宗后期,武则天年间,大唐发生的民间案件十分之多,武则天为了稳固武周的统治,十分重视百姓的生活,另一方面则是弱化贵族的权益。
也是这一点,让狄仁杰和武则天不谋而合。
纵观狄仁杰的一生,他对于贵族之流是抵触的,或者说,对于平凡却高高在上的贵族,他并不喜欢。
狄仁杰喜欢用才人,就好像阎立本说他是沧海遗珠一样,狄仁杰也有一双发现珠子的眼睛,集政治和“招聘”于一身的狄仁杰,乃是武则天所需要的不二人才。
因为在唐高宗末年,他本人的身体就不行了,无法避免被武则天裹挟,进行了一定程度的“绑架”。
唐高宗去世后,他和武则天的儿子李显、李旦先后继位,但实际上的摄政者,还是武则天,为了迅速完成李唐到武周的转变,武则天必须陪堂自己的核心团队。
关于狄仁杰对李唐的忠心,这也是后世人对他有所争议的一个地方,因为武则天改朝换代的时候,狄仁杰没有阻止,虽然他是忠臣,但他在此后效命于武则天而没有反抗,也被视为另一种背叛。
可当时的社会环境,并不能说狄仁杰所作所为是错的。
武则天想要当皇帝,是有私心的,但腐败的旧贵族们,给了武则天这样的机会。
虽然旧贵族才是正统的存在,但他们也一样忽视天下百姓,而武则天就从这一点上下手,从下而上,获取民心和人才。
再回到狄仁杰的最初的出发点:当个好官,做个好人,方式不重要,骂名也不重要,最重要的是能给一份力。
公元688年,针对武则天的野心,李唐发动了一次大的倒武运动,惋惜的是,他们都败了,都输给了武则天。
武则天的羽翼已成,势不可挡,公元690年,武则天正式TUO下面具,登基为帝,超越吕后和冯太后,成为真正的皇帝,史无前例。
不久之后,和武则天有着相同政治理念的狄仁杰被立为“同凤阁鸾台平章事”(和同中书门下平章事一样),成为大方实际的宰相,这个时候的狄仁杰,已经六十岁了,已经是一个花甲之年的老人。
成为宰相期间,狄仁杰十分专心政治,武则天在政治上,很配合狄仁杰,往往都是以狄仁杰的意见为主,即便是武则天的男宠一度想要搅乱朝政,狄仁杰一瞪,武则天都要帕,虽是君臣,但是武则天尊重狄仁杰,也敬畏狄仁杰。
成为宰相后的狄仁杰,很重视人才上升的渠道,大唐初年,科举的存在并不强烈,大唐的本质是前朝勋贵的一次投资转移,对于让寒门士子崛起的科举,恨之入骨。
但是不让下面的人才上来,大唐迟早会烂出病来,所以武则天扫荡贵族,这背后还有狄仁杰的配合。
而后来的大唐“老宰相”张柬之,就是狄仁杰无意中发现的人才,不然的话,张柬之一辈子到死都只能是个小小的县城二把手,没有出头之日。
武则天在位期间,狄仁杰相当于那个时代的“魏徵”,对于武则天,他就像个闹钟,时刻警醒着武则天。
哪里做的不应该,哪里该改,毫不犹豫地会告诉武则天,虽然专政残暴,但是武则天却对狄仁杰信任无比,二人更像是朋友一样。
高龄的狄仁杰后来还卷入了来俊臣制造的诬陷案,急中生智,狄仁杰反向暗示武则天,最终得以被释放,而为了帮狄仁杰讨公道,武则天把这个当年帮助她杀害她亲儿子章怀太子李贤的酷吏给处理掉了。
随着时间推进,狄仁杰、武则天都老了,武则天越来越代入皇帝的身份,想要把皇位传下去,这个皇位,不是李唐的,而是武周的。于是武则天试探狄仁杰,说自己做了梦,不了解后面该如何办,把皇位传给武家人,是否可行。
面对这个问题,狄仁杰直接打断了武则天的幻想,他告诉武则天,她以女人的身份能当皇帝,那是因为她做了对天下有利的事请,百姓感谢她,那些寒门士子也感谢她,但问题是,武家人比起李家人毫无可比新,武家人更是一滩烂泥,不可能坐稳皇位。
总结到底,狄仁杰辅佐武则天,已经是最大的底线了,若是把皇位给了武家,李家人从此丢掉了皇位,狄仁杰不会答应,因为这是狄仁杰最终的底线。
所以才有了那个著名的典故,说狄仁杰跟武则天讲了一番道理,没有侄儿祭祀姑姑的理由,只有儿子祭祀母亲的礼法,所以武则天还是最好把皇位还给李家人。
而武则天也不是听了狄仁杰的话恍然大悟,而是作为寒门崛起的另一重要领袖,狄仁杰代表着很多人的意志。
武则天,也是不能违背之的。
过了数年,狄仁杰走到了人生的尽头,活到了七十一岁高龄。
狄仁杰一生为政,廉洁刚正,大多数地方都有他的长生牌位,因为狄仁杰走过的民间太多了,他在唐初的影响不同凡响,这也是后来一些作品中狄仁杰作为“神探”化身的原因。
其实“神探狄仁杰”,并不是说他断案如神,而是公平公正,但这四个最简单的字,却是平民百姓苦苦求了一生的东西。
在人才上,张柬之是狄仁杰人生最后时光里两次举荐为相的人,他们的年龄相仿,而张柬之为人处事让狄仁杰觉得他是下一任宰相的不二人选,于是才有了大器晚成的张柬之,也才有了后来的神龙政变。
当武则天被拉下皇位时,狄仁杰已经不在了,狄仁杰在最后的安排中,把强烈支持李唐崛起的张柬之安排进中枢,也被李唐视为狄仁杰对他们最大的帮助,于是乎狄仁杰在后来不断被追封,虽然曾经被认为“背叛”,但他最后的手段,耐人寻味,也关键无比。
最后再说他与武则天二人的关系,只能说,武则天在很大程度上,要尊重狄仁杰。这对前所未有的君臣组合,因为改天换地走到了一起,他们似友又不似,而最终的他们,也为了彼此的理想,走向了不同的尾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