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唐五任皇帝为什么要誓死攻灭高句丽?翻开隋唐史,攻灭高句丽之战占据着整个国家政治生活的重要地位,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
自隋文帝开始,中国就将征讨高句丽做为国家的一项长远战略任务坚持不懈地执行,尽管多次面临失误,尽管可能导致朝代兴替,可一代又一代的隋唐政治经英们始终没有放弃一个战略目标:消灭高句丽!
这是为什么?查查《高丽好大王碑》,再看看《商颂》。如果不行,再查查,高丽王蒙的传说,和《大荒东经》《山海经》比较比较,就更明白了。高句丽是发源于中国东北境内的一个民族,这一点无论从中国史籍还是朝鲜史籍中都可得到证实(见《史记·货殖列传》、《汉书·地理志》、《汉书·王莽传》),现代学者对此也多有论述。
高句丽建立的政权一直居于中国辖域之内,而且这个政权始终臣服于中原王朝或在中原王朝分裂时期分别臣服于南北各王朝,除个别时期外,几乎未独立过。那么,高句丽政权即是中国古代少数民族地方政权则无异议。
隋唐时期征伐高句丽的战争就是在统一的中央政权征讨地方政权这个大原则下进行的,对此,隋唐统治者有一致的认识,即并其为中国领土。
一、隋文帝以灭掉高句丽为国策
当是时,黄门侍郎裴矩告知北周权臣杨坚(尔后,称帝,是为隋文帝):“高句丽之地,本孤竹国也,周代以之封于箕子,汉世分为三郡,晋氏亦统辽东”。中书侍郎温彦博亦坚持说:“辽东之地,周为箕子之国,汉家玄菟郡耳。魏晋已前,近在提封之内,不可不亡之”。
公元五八九年,隋文帝在灭陈统一全国后,遂决定正式将灭高句丽做为一项战略任务提了出来,他在给高句丽的诏书中说:“王谓辽水之广,何如长江?高丽之人,多少陈国?朕若不存含育,责王前愆,命一将军,何待多力!”
然而,高句丽骑兵万余人继续侵扰辽西。隋文帝乃命汉王杨谅、上柱国王世积为行军元帅,周罗喉为水军总管,率大军三十万,分水陆两路进攻高丽。汉王杨谅率陆路隋军出山海关,时逢雨季,道路泥泞,粮草供应不上,军中疫病流行,虽勉强进至辽水,已无力战斗;水路隋军由周罗喉率领,自东莱出海,直趋平壤城,在海上遇大风,船多沉没。于是水陆两路被迫退还,死者十之八九。
隋文帝功败垂成,实为可惜。
二、隋炀帝对外征伐高句丽,竟弑于内患之臣
隋炀帝杨广继位后,更是念念不忘高句丽之患,一直在寻找借口讨伐高句丽。
公元六一一年,隋炀帝以高丽不遵臣礼为由,下诏征讨高丽,命天下兵卒,不论远近,都到涿郡集中。次年正月,全国应征的士卒全部到达涿郡,号称二百万,统由炀帝御驾亲征。各军首尾相接,鼓角相闻,旌旗相连长达千里,声势浩大,史称“近古出师之盛,未之有也”。
三月,隋军进至辽水西岸展开。高句丽兵依辽水据守,数日后隋军浮桥接成,依次渡河,歼灭东岸的高句丽军万余人,乘胜进围辽东城。高句丽大将乙支文德采取有敌深入的计策,边打边退,引有隋军,致隋军疲于奔命,宇文述见将士疲惫已极,且军中粮尽,平壤城又坚固难拔,遂被迫还师。高句丽军乘其后撤,从四面抄击隋军。
公元六一三、六一四年,隋炀帝又发动二次攻高句丽之战。皆以失败告终。
这下子,杨广惹下了大难,山东有一个自称“知世郎”的王薄,利用人民厌战的请绪,作了一首《无向辽东浪死歌》,鼓动百姓起事造反,随后,瓦岗寨翟让、李密起义,李渊太原起兵,可怜大隋二世而亡。
可以说,隋实际上间接亡于征高句丽之役。
三、唐高祖疲于突厥之患,但指示后继者必灭高句丽
唐高祖武德九年,新罗、百济派使臣到长安,向唐高祖申诉:高句丽荣留王“闭道,使不得朝,又屡相侵掠”。唐派员外散骑侍郎朱子奢,前往高句丽和解。
实际上,高句丽确实不同于突厥、吐谷浑、高昌、焉耆、薛延陀等国。虽然表面上向唐称臣,但一直对唐有敌视态度。尽管李渊无暇征伐,但后继者李世民则趁高句丽羽翼尚未丰满之际,大举讨伐之,有未雨绸缪之意。
四、李世民临终遗恨——未能灭掉高句丽
太宗贞观十六年,百济又“与高丽连和伐新罗,取四十余城。发兵守之,又谋取棠项城,绝贡道”。唐朝作为大国,面对小国既能做到宽怀大度,又能尽请尽理。但高句丽宝藏王却拒不接受,从而引起唐太宗征伐高句丽。
唐太宗贞观十八年,唐廷多次东征。十九年二月,唐太宗率六军从洛阳出发,御驾亲征。五月初二,张亮率水军渡海袭占卑沙城。六月,唐军进至安市城(今辽宁海城东南营城子)。高丽举国震恐,自后黄城至银城(今辽宁铁岭南)一带空无人烟。后来,时近深秋,草枯水冻,士马难以久留,唐太宗被迫于九月十八日班师还朝,没有达到征占高丽的预期目的。
贞观二十一年二月,唐太宗决定再次东征。朝议认为高丽依山为城,易守难攻,应派偏师进袭烧扰,使其国人疲于应付,耽误农时,几年后即可使高丽因粮荒而土崩瓦解。唐太宗采纳这一建议,唐军数次击败高丽军,高丽王被迫于十二月遣其子高任武入唐谢罪。
贞观二十二年正月,唐太宗派右武卫大将军薛万彻率三万大军乘楼船渡海,入鸭绿水(即鸭绿江),在泊沟城大败高丽军。唐军偏师连续进发烧扰,使高丽已穷困凋弊,唐太宗乃决定二十三年征发三十万大军,一举灭掉高丽,并命人大造舰船。后因是年五月唐太宗病逝,东征之役遂罢。
五、唐高宗意气风发,遂灭高句丽
高宗李治即位后,本来与高丽、百济之间几年内相安无事,百济还曾遣使入朝。然而,永微六年(655年),高丽与百济联兵入侵新罗,新罗王金春秋遣使向唐求救,高宗遂命营州都督程名振和左卫中郎将苏定方率兵击高丽。唐与高丽、百济之间烽烟再起。
显庆四年,唐右领军中郎将薛仁贵在横山大败高丽军。百济依恃高丽为援,多次侵扰新罗。唐高宗遂决定先攻下百济、再灭高丽,于五年三月命左武卫大将军苏定方为神丘道行军大总管,率水陆大军十万出兵百济,并诏令新罗出兵策应唐军行动。
百济倾国迎战,仍被苏定方大破,国王扶余义慈被迫率众归降,百济遂灭。
唐在百济置熊津等五都督府,使高丽失去盟国,陷入孤立境地。新罗文武王六年,新罗再“请兵于唐”。同年,高句丽发生内乱,莫离支男生在其父莫离支盖苏文死后,继其父位,“为其弟(男建)所逐,遣子乞师”。唐出兵,最终攻灭高句丽。
盛唐貌似今天的美国......高瞻远瞩啊......然而史学界很多人认为,唐代统治者征战高句丽是其人生中的一大败笔,有穷兵黩武之嫌。
很多人并不知道,隋唐历代统治者对高句丽所据之地认识很明确。尤其是唐朝的天下是由李渊父子打下来的,作为开国二君,深知隋亡的原因。太宗继位后,接受隋灭的教训,行事处处小心谨慎,终生未犯大错,天下出现少有的治平景象。可唯独在征高句丽一事上,英明的唐太宗却和暴君杨广如出一辙。唐高宗李治继位后,更是将最后消灭高句丽提上了日程。高宗虽然没有太宗的雄才大略,却是逢上历史的最好机遇。
读遍这些历史,我总在想一个问题:在六七世纪的东亚政治格局上,相比中国来说,高句丽不管怎么说也是一个小国,它却为何让隋唐的皇帝们如此牵肠挂肚,动员中华之物力,非衣除之而后快?
唐太宗的一席话令人深思,贞观十九年,在出征前,太宗谓左右曰:“今天下大定,唯辽东未宾,后嗣因士马盛强,谋臣导以征讨,丧乱方始,朕故自取之,不遗后世忧也。”好一个“不遗后世忧也”!太宗这句话堪称经典,道出了征伐高句丽最根本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