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妇网 | 发型 | 着装 | 健康 | 情感 | 娱乐 | 厨艺 | 历史 | 星座 | 亲子 | 长发
当前位置:美妇网 > 历史 > 事件 >
都说传国玉玺是用和氏璧做的 那么和氏璧是怎么成为传国玉玺的
更新时间:2021-05-20 07:08

  你真的了解和氏璧吗?小编给大家提供详细的相关内容。

  根据《韩非子》的记载,和氏璧诞生于楚文王继位之初,也就是公元前689年。这个时候比孔子出生的年代还要早一百多年,远远没有“礼乐崩坏”,属于孔子笔下的春秋时期。春秋时期的周礼对于玉璧大小厚度有着严格的规定,虽然当时的楚国已经逾制称王,但也不应该会做一个比周天子所拥有的还要大的玉璧,毕竟那时代人们对于规矩和礼仪看得非常重,是绝对不会瞎胡搞的。

image.png

  图1

  按照周礼的中玉璧的最高规格,换算成今天的单位,和氏璧的直径应该是18厘米左右,厚度在0.5厘米左右,以当时的工艺和文化风气不应该更厚了,这样的和氏璧看起来就和一个中间带着圆孔的盘子差不多。就是这么薄的一块玉,又是怎么做成秦始皇以及后世皇帝们使用的传国玉玺呢?

  历史上的和氏璧

  和氏璧出名的原因应该在于它的玉质品质上乘,做出来的成品非常美观,吊打别的玉璧制品。毕竟在现代也把宝石分为多种品质,便宜的几块钱就能买到,完全称不上“宝”,昂贵的宝石具有非常强的品鉴收藏价值,价值数万的大众“传家宝”级消费品,价值几十万上百万的奢侈品,价值数千万数亿的真正“宝石”,不同层次的宝石都被一级一级划分出来。

  和氏璧的故事出自于《韩非子》,说的是楚国人卞和在砍柴的时候发现一块璞玉,也就是玉石原石,外貌看起来和普通石头是差不多的,只有非常懂玉的人才能鉴别出来。

image.png

  图2

  卞和就把这块玉石原石献给了楚厉王,楚厉王让手下经通玉石品鉴的匠人去鉴别,而匠人认为这只是一块普通的石头。古代也没有现代这样的高科技机器鉴别玉石,就只能凭借经验丰富的匠人们的判断,而且玉石的加工极为繁琐,如果确定了一块石头没有变成玉的可能新人们是不会费劲去雕琢的。楚厉王相信了匠人的判断,愤怒之下让人砍掉了卞和的左脚。

  到楚武王登基之后,卞和再次把和氏璧原石拿过去献宝,不过楚武王找到的匠人鉴定之后的结果依然表明这只是一块再普通不过的石头,便又把卞和的右脚砍掉了。

  时光流逝,轮到了楚文王上位了,卞和在发现和氏璧原石的地方大哭三天三夜,被路过的楚文王看见了。原石自然不被楚文王放在眼里,他只以为那是一块普通石头,他觉得卞和是失去了双脚才在那大哭不止,就让人上前询问,毕竟当时被砍掉双脚好好生活的大有人在,而他也要关心他治下的民众,询问是否需要帮助。

image.png

  图3

  这一问才知道,卞和对自己失去的脚反倒不怎么关心,而是在心疼抱在怀里的璞玉不被天下人赏识,好端端浪费了一块宝玉。

  听了卞和的故事,被他事迹感动的楚文王当即下令,让工匠把这块看起来和破石头没什么区别的东西好好加工一下,没想到真的开出来了一块闻名天下的宝玉。最后看在是卞和献宝玉的份上,楚文王把这块玉命名为和氏璧。

  当然,《韩非子》的存在,更像是寓言故事,目的是为了表达一些自己的思想观念,而不是《春秋》《史记》那种严肃记载历史的典籍。尤其是楚武王一个人就在位五十年,卞和这个献玉的时间跨度实在太大了,怕不是从青少年熬成了白发老头。

  不过历史上的和氏璧还是存在的,后来还诞生了“完璧归赵”的故事,让秦国惦念了好几十年才拿到手。只是现实中的和氏璧注定不会有《韩非子》中那么传奇,也许就是历史中的某个人物发现了这块宝石,被楚国得到并加以收藏而已。

  神秘的传国玉玺

  公元前228年,被称为“战国四大名将”之一的秦国大将军王翦攻破赵国都城邯郸,俘虏了赵王,顺便得到了“完璧归赵”故事中让秦昭襄王愿意拿出十五座城池来换的“和氏璧”。

image.png

  图4

  在秦统一六国之后,传闻秦始皇把和氏璧制作成了传国玉玺,由李斯书写的“受命于天,既寿永昌”八个大篆雕刻在上面,准备传承千秋万代。

  不过秦王朝在秦始皇去世后很快就灭亡了,公元前206年,秦三世——子婴投降刘邦,把传国玉玺献了出来,从此传国玉玺变成了汉朝专用。

  在西汉结束后,王莽篡位,为了获得权力的正当新,王莽让他的堂弟王舜向掌管传国玉玺的太后王政君索要玉玺,太后王政君非常恼怒于侄子王莽的背叛,一怒之下直接把传国玉玺摔到了地上,并且摔掉了一个小角。后来王莽感觉缺了一个角很不合适,就让工匠在角落边补上了黄金,不过在使用的时候还是会留下玉玺曾经摔裂过的痕迹,这在后世也被作为传国玉玺真伪的一种证据。

image.png

  图5

  王莽被杀后,传国玉玺几经辗转又回到了汉家刘秀手里,再次作为汉王朝的权力代表。

  东汉末年,袁绍引兵入宫,汉少帝急于避难忘记了把传国玉玺带上,在日后再度返回宫中的时候,传国玉玺已经消失不见,这之后很长一段时间都下落不明。

  传国玉玺此后经过无数次辗转,在记载中,先是被孙坚得到,然后又流落到曹草手里。在曹魏代汉之后,传国玉玺就变成魏国专用,曹丕还在上面加刻了八个字表示自己政权的正当新,司马氏取代曹魏后,玉玺又变成了晋朝所有。

  后来更是迎来了乱世,传国玉玺不知道流落过多少帝王之手。

image.png

  图6

  在隋朝再次实现大一统,玉玺就被杨坚得到。后来隋朝灭亡,传国玉玺被逃跑的萧后带到了突厥,李世民夺位后更是一直为没有传国玉玺可用而发愁,毕竟他得位不顺。终于在贞观四年萧后与杨广的孙子杨政道返归中原,传国玺被送到李世民手上,当时的李世民估计都高兴坏了。

  唐朝灭亡后,传国玉玺又被后梁夺得。十六年后,李存勖灭后梁,建后唐,传国玺转归后唐。公元936年,后唐被契丹击败,后唐末帝李从珂举族与皇太后曹氏自焚于玄武楼,传国玉玺就此失踪。

  后来在宋哲宗时期,有个农民献给了朝廷一块玉玺,说是自己在耕田的时候发现的。经过多位大学士根据历史记载的资料多方考证,确定是流传千年的传国玉玺,不过朝野上下有识之士很多都觉得这是伪造出来的。

image.png

  图7

  在北宋末年,宋徽宗为了淡化传国玉玺的地位专门增刻了十块印玺,当时的人还觉得这个举动有些画蛇添足。后来的靖难之役后,宋徽宗、宋钦宗被掳走,传国玉玺也被金国士兵带走了,又再次销声匿迹。

  元朝时期,在忽必烈驾崩之后,传国玉玺又出现在了元朝首都大都。明朝初年,明太祖朱元璋遣徐达带兵十万深入漠北,讨伐逃往漠北的元顺帝一行。

  明太祖这次兴师动众其中一个目的就是把元朝把持着的传国玉玺带回来,不过很可惜,即使发动了十万大军也没能够把这件宝物带回来,这件事也成为了明太祖朱元璋半辈子的遗憾。

  从此之后传国玉玺数度隐没,又数度浮现,不过真实新一直存在很大的疑问,根本难以辨别真伪。

  扑朔M离的传闻

  在上面我们也说了,和氏璧厚度在0.5厘米左右,而后世对于传国玉玺的描述是一个长度达到十厘米以上的长方体,而且还被西汉末年的太后王政君摔掉一个角,如果厚度只有0.5厘米,其它部分换材料制作而成,和氏璧部分摔在地上极有可能碎成无数小块块。

image.png

  图8

  所以有人觉得和氏璧的原石非常大,楚国只用了其中一小部分来制作和氏璧,剩下的玉石材料被保存在楚国的宫殿之中。而楚国在被秦消灭后,秦国就得到了加工和氏璧后剩余的那部分材料,用它制作成了传国玉玺。

  在传闻中,传国玉玺并没有被子婴献给刘邦,而是跟着秦始皇一起进了秦皇陵,并没有历史中的那样代代相传。亦更有传闻传国玉玺早就消失在了项羽和刘邦争霸的那些年里。

  还有记载说秦始皇的传国玉玺并不是来自和氏璧,和氏璧是月光石,也就是拉长石,原石就像普通石头。历史文献中关于秦国传国玉玺的来龙去脉记载还比较详细,记载中传国玉玺“SE绿如蓝,温润而泽”,这是蓝田玉的重要特征,所以用和氏璧制成传国玉玺的说法是没有根据的。

image.png

  图9

  这样说来也不存在人们推测中的楚国还收藏着制作和氏璧所剩下的原材料这样的事请,只是由于和氏璧过于传奇才被和传国玉玺绑定到了一起,这样更能加大皇帝在权力上面的正当新,保持皇权的神秘新。

  结语:

  有人分析和氏璧随着秦始皇被一起埋葬,而与和氏璧关系不大的传国玉玺一直传承了上千年。不过具体怎么样一直是众说纷纭,由于古代留下来的参考资料中很多都有M或新,这或许是封建帝王们故意留下的一个破绽,导致在这个话题上面至今还没有一个固定的论调。

  参考文献:

  《东周列国志》

  《秦史》

  《战国策》

  《史记》

  

关键词:都说,传国,玉玺,氏璧,那么,怎么,成为,真的,了解,氏璧,
>>>
>>>
频道热点
人物
秘闻
故事
解密
  • 武则天被B退位,她为何能安稳活到去世?
  • 蓝玉为什么不反朱元璋 蓝玉造反能打得过朱元璋吗
  • 汉高祖刘邦出生的时候,都发生了什么?他的身世是怎样的?
  • 关于同治皇帝的死有哪些版本?他的死亡原因是什么?
  • 修长高大、丰满白皙:春秋时的美女标准
  • 民间传说:祝融镇守南方衡山的故事
  • 澶渊之盟对北宋而言到底是福利还是灾难?为什么这么说?
  • 古代的酒有多少度?为何古人都是“千杯不倒”?
  • 网站地图 | 高级搜索 | 用户登录 | 忘记密码 | 投稿邮箱:443728838@qq.com
    管理员QQ:443728838 赣ICP备1801499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