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妇网 | 发型 | 着装 | 健康 | 情感 | 娱乐 | 厨艺 | 历史 | 星座 | 亲子 | 长发
当前位置:美妇网 > 历史 > 事件 >
张良的师傅黄石公是个怎样的人?他教了张良哪些事请?
更新时间:2021-02-14 19:05

  嗨又和大家见面了,今天小编带来了一篇关于黄石公的文章,希望你们喜欢。

  千古谋圣张良在圯上遇到一位神秘老人,得到他传授兵法之书的故事,很多人都耳熟能详,虽然这个故事听起来就像是武侠小说中,主角掉落悬崖必定会遇到一个隐居的世外高人传授武功一样不太靠谱,但还是有很多人想要一探究竟。传闻中,那位老人就是与鬼谷子齐名的黄石公,但是他传授给张良的那本书,却没有一个统一的说法,有人说是《太公兵法》,有人说是《素书》,那么,为什么会有这么多说法呢?

  鬼谷子是历史上著名的谋略家、纵横家,他智慧卓绝,有通天彻地之才,苏秦、张仪、庞涓、孙膑四位春秋战国时期风云人物都是他的学生,更增添了几分神秘SE彩。几千年来一直被认为是谋略家和兵法家的鼻祖。

  在古时候,还有一个跟鬼谷子齐名、同样有着神秘SE彩的人物,这个人就是张良的师父——黄石公。

image.png

  在讲黄石公之前,我们先说说张良,张良是汉初三杰之一。刘邦在平定天下后,曾这样评价张良:“夫运筹策帷帐之中,决胜于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很多人知道张良是刘邦手下第一谋臣,跟韩信、萧何、彭越等人帮刘邦平定天下,但张良早期经历和出自哪个师门却少有人知。

  张良公元前250年出生于韩国,祖父父亲曾任过五代韩王之相,可以说是出自名门。在秦始皇横扫六国统一中国后,韩国是第一个被秦灭掉的国家。国破家亡后的张良,弟弟死了都不安葬,曾变卖所有家产,筹款雇了一个大力士,准备在古博浪沙行刺秦始皇,结果因搞错秦始皇座驾而失败。之后,张良就隐姓埋名逃到下邳(今江苏省睢宁县古邳镇),在这里他遇到了老师黄石公,留下“黄石公三试张良”和“圯桥授书”的典故。

image.png

  黄石公(约公元前292年-公元前195年),秦汉时期的隐士,别称下邳神人,后被道教纳入神仙谱中。黄石公是春秋战国时期的诸子百家流派之一,与鬼谷子齐名。相传他隐居黄山著书立说,著有《太公兵法》、《黄石公略》,在他遇到张良之后,他把《太公兵法》、《黄石公略》传给了张良。

  这个故事出自《史记·留侯世家》,故事大概是这样的,黄石公在下邳圯桥上

  遇到张良,他故意把鞋子掉下去,让张良帮他捡起来,张良全部照着做了,还恭恭敬敬的把鞋子给他穿上。于是黄石公跟张良说:“五天后的清晨,你在这里和我会面。”五天后的早晨,张良去了约定的地方,发现黄石公已经在那里了,黄石公生气的对他说:“你与老人约定,怎么会迟到呢?”又约定五天后的早晨再在这里见面,张良这次天还没亮就去了,结果黄石公又早在那里了,生气的对他说:“为什么又来晚了?”于是又约张良五天后在此见面,这次张良头天半夜就去了,过了一会黄石公也来了,高兴的对他说:“孺子可教也!”于是赠送给他了《太公兵法》(兵书)、《黄石公略》两本奇书。并告诉张良:“十三年后,你见到济北谷城山下的黄石,就是我了。”

image.png

  张良第二天翻开书一看,竟然是《太公兵法》,于是刻苦研究,掌握了兵法谋略,后来他与刘邦相识,正是运用这部书的兵法帮刘邦平定了天下,十三年后,张良跟随刘邦来到济北谷城山下时,果然发现了一块黄石,于是像对待宝贝似的建祠供奉起来,张良死了后,还把石头带进墓里与自己葬在一起。一说张良经通黄老之说,晚年跟随赤松子云游,后来得道成仙。

  宋朝张商英在对《素书》作序时说,经他考证,黄石公送给张良的书不是《太公兵法》而是天下第一奇书《素书》,因《太公兵法》乃姜太公所作。张商英称,在西晋大乱时,有人偷着发掘了张良的坟墓,从玉枕中获得这部《素书》,书中还有神秘告诫,概述不能传给不道、不神、不贤的人,否则会遭殃。张良因没有找到可传授的人,所以把它一起带进了坟墓。从这时起,《素书》就开始流传于人世,大家也都认为黄石公是《素书》作者。

  至于黄石公是否真实存在,目前还存在争议,不过笔者认为,既然以严谨著称的太史公都在史记中有所记载,说明此人跟鬼谷子一样,人是真实存在,但为了故事的动听,对人物进行了包装,加上后世人们传颂过程中不断添油加醋,最后就成了神一样的人物了。

  

关键词:张良,师傅,黄石,是个,怎样,教了,哪些,事请,又和,大家,
>>>
>>>
频道热点
人物
秘闻
故事
解密
  • 武则天被B退位,她为何能安稳活到去世?
  • 蓝玉为什么不反朱元璋 蓝玉造反能打得过朱元璋吗
  • 为什么有些人质疑安德海是假太监?有哪些证据可以表明?
  • 朱元璋登基称帝后,他最喜欢吃的一道菜是什么?
  • 修长高大、丰满白皙:春秋时的美女标准
  • 民间传说:祝融镇守南方衡山的故事
  • 澶渊之盟对北宋而言到底是福利还是灾难?为什么这么说?
  • 古代的酒有多少度?为何古人都是“千杯不倒”?
  • 网站地图 | 高级搜索 | 用户登录 | 忘记密码 | 投稿邮箱:443728838@qq.com
    管理员QQ:443728838 赣ICP备1801499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