伯益你知道吗?不知道没关系,小编告诉你。
四千余年前,大禹秉承尧舜禅让政治传统,向上天推荐皋陶,授予治政大权,将皋陶立为“储帝”。一旦大禹去世,皋陶将接任帝位。
可惜,皋陶英年早逝。相传,皋陶执掌刑法,犹如今天的大法官,死于帝禹二年,享年106岁,这种说法显然不太可信,大禹找接班人,不太可能找一老态龙钟之人,十有八九比大禹稍微年轻一些。
于是,大禹又立了一位“储帝”,即大禹治水的高级助理伯益,相传是《山海经》的作者。
大禹在位第十年,东巡会稽时去世,伯益继位为帝。自黄帝起,一场席卷华夏的“二千年未有之大变局”拉开了帷幕。
01
伯益为帝之后,天下开始动荡,音谋策动者古书记载不一,主要有三种。
一,《竹书纪年》记载:“益代禹立,拘启禁之,启反起杀益,以承禹祀”。
伯益挑起战争,先囚禁了启,于是启暴起反杀,进而夺取帝位。伯益为何如此,原因不难理解,启对伯益帝位稳固影响很大。
二,《韩非子:外储说右下》记载:“古者禹死,将传天下于益,启之人因相与攻益而立启”。
大禹禅让伯益之后,启的手下纷纷造反“攻益”,进而玩出一出“黄袍加身”的把戏,这一说法中启并未动手。
三,《史记·夏本纪》记载:及禹崩,虽授益,益之佐禹日浅,天下未洽。故诸侯皆去益而朝启,曰:“吾君帝禹之子也。”于是启遂即天子之位,是为夏后帝启。
大禹禅位伯益,但伯益“佐禹日浅”根基不牢,天下不服伯益,诸侯反而纷纷朝拜启,于是启自动成为一代新“帝”。
这三份记载各不相同,谁先发动权争记载也不同,但偷过其中文字记载,不难看到一个惊心动魄的共同点:大禹去世之后,“华夏联盟”内部权力争斗非常机烈,伯益与启势同水火,最终夏后氏族长启因有大禹打下的深厚根基,在夏后氏拥护者的支持下,启夺取了帝位。
02
按照儒家说法,尧禅让舜,舜禅让禹,其原因在于舜与禹有德行、有能力、有功劳,所以天下万民归心,权力平稳交接。那么,伯益其人怎么样呢?
大禹治水有功,得到万民拥戴,伯益是大禹治水高级助理,也有治水功劳。除了治水,伯益还有二大功劳:在遭受洪水侵袭的地方,根据当地地势低洼的特点,教给民众种植稻谷,促进了农业的发展,在粮食紧张的上古时代,伯益这一发明功劳巨大,所以帝舜将族女嫁给他,还让他担任虞官,掌管山泽、繁育鸟兽;发明凿井技术,《吕氏春秋·勿躬篇》记载“伯益作井”,井的出现让先民可以不再逐水而居,北方广大平原地区逐渐为先民充斥,得以开发,这是一项划时代的发明。
可见,伯益即便不是尧舜禹这般“圣人”,但以他的资历、贡献、德行来说,有足够的资格成为大禹的接班人。而大禹选择伯益,想必不会无缘无故,必然因为伯益有让人信服之处,不然如何“任之政”?
既然如此,为何大禹禅位伯益却引起巨大风波,大禹之子启与之爆发机烈权争?
03
衣要解开伯益与启的权争原因,就要先了解上古时代背景。
每一个时代都有独特“国请”,史书记载的古人行为举止,不结合相应时代很难明白。四千余年前,若干个强大的关系密切的部落联合,组成了一个“华夏联盟”,盟主就是“帝”。在那个王侯将相皆有种的时代,尧、舜、禹、皋陶、伯益等人,不可能是普通民众,背后往往都有一个强大的部族支撑,因此禅让的本质大概是以下二种:
一,部落内部权力交接,相传尧与舜都是黄帝后代,数代之后各有部族。
二,部落之间权力交接,由于是多部落组成“华夏联盟”,谁的部族实力更强,号召力更大,无疑更容易获得“帝”位。
《史记》记载大禹治水时“居外十三年,过家门不敢入”,其中“不敢入”何解?或许,大禹治水时,舜的部族非常强大,但大禹的夏后氏实力也很强,威胁到了舜部族地位,因而之前大禹父亲鲧被稀里糊涂杀死,大禹就变得更为谨慎。大禹治水过程中,纵横捭阖,让无数诸侯归心,最终舜不得不禅位于大禹,而非其他人。
山西陶寺遗址,与尧舜禹时代非常接近,被认为最可能的尧帝古都。这座遗址的墓葬中,有着非常残忍的一幕,高规格墓葬里的几具尸骨遭到残忍破坏。原因何在?结合《竹书记年》中“昔尧德衰,为舜所囚。舜囚尧,复偃塞丹朱,使不与父相见也”,与《韩非子·说疑》记载:“舜B尧,禹B舜,汤放桀,武王伐纣”记载,所谓禅让真相或许就是残忍血腥的权争。
偷过上古时代背景可见,禅让是当时的政治传统,本质大约是原始民主推举制,不是尧舜想传位于谁就一定能传位于谁,最终“帝”者是各方势力妥协平衡的结果。当然,在这一过程中权斗、血腥厮杀、政变层出不穷。
因此,大禹所在的夏后氏实力虽强,但绝不可能像后世皇帝那样一言九鼎、言出法随,选择禅位伯益应是权力平衡的结果。但对于大禹之子启而言,夏后氏实力强大、盟友众多,自然不甘心被伯益领导,于是爆发了机烈的权力斗争。
04
伯益与启的权争时,还存在一个关键问题:为何伯益实力好像非常差劲,被启轻松击败?
上文提到“拘启禁之,启反起杀益”,或“益之佐禹日浅,天下未洽。故诸侯皆去益而朝启”,无论在实力方面,还是在人望方面,伯益表现得都非常差劲。但伯益跟随大禹治水,又有发明创造,大禹还“任之政”数年,应该不会出现“天下未洽”之怪事,而且伯益背后必有一些强大部族支持,不会那么轻易失败才对。
大禹死后,为何帝者伯益如此差劲?《战国策:燕策一》记载或揭开了真相,“禹授益,而以启为吏,及老,而以启为不足任天下,传之益也。启与支党攻益而夺之天下,是禹名传天下于益,其实令启自取之。”
可见,大禹禅位伯益,或是无奈为之,碍于当时禅让政治传统,才选择了伯益,但为了最终传位于启,将天下家族私有化,实则早已暗中布局,由启自己摘果子。比如,让伯益执政,而以启为吏,估计是架空了伯益,让启掌握实际权力,因而最后才会出现“诸侯皆去益而朝启”。
启夺权后,破坏了当时政治传统,机起以有扈氏为代表的一批诸侯的不满,与以夏后氏为代表的联盟发生机战,最终双方爆发“甘之战”,夏启取得了胜利。
从此,传统的“公天下”变成了“家天下”,中华文明进入新篇章。对伯益而言,夏启篡权罪该万死,但对中华文明而言,原始公天下到家天下却是时代的进步。
夏启篡夺伯益帝位,掀起的这一场政治大变局,至此并未结束。
史书记载夏启晚年荒Y无耻、贪图享乐,所以导致武观之乱(夏启儿子武装夺权)、太康失国等事件,其实与“公天下”突然变成了“家天下”,规章制度不完善,天下私有化还处于过渡期,人心混乱不知所措,让野心家看到了机会,所以才出现夏启死前就爆发夏朝分崩离析之忧,死后更是导致夏朝中断五十余年。直到少康出现,才真正建立了夏朝的统治。
所谓“一切历史都是当代史”,《竹书记年》、《韩非子》、《史记》等都是当时人们对上古的认知,但时移世易,政治环境早已不同,史书对上古认知往往会出现误解,如今回顾上古历史,就要揭开笼罩在禅让制、大禹、夏启等身上的外衣,如此方可管中窥豹一些真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