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真的了解戚家军吗?小编给大家提供详细的相关内容。
说起戚家军又被称为义乌兵或者浙军,在1559年成立于浙江义乌,成立之初只有兵力四千,而且大多数都是农民和矿工。
戚家军之所以叫戚家军,主要还是因为戚继光,在戚继光的带领下,军纪严明、训练有素,逐渐成为了职业化的军队,使用着当时最先进的武器,并且有着百战百胜的战绩和杀敌十余万人的记录,被誉为“16至17世纪东亚最强军队”。
戚家军成立之初的主要任务是打击“倭寇”,随着逐渐壮大,成为了明朝最具有战斗力的部队之一。
在戚继光在世时,内阁大臣张居正对戚家军的支持,也使得戚家军能够得到朝廷的重视,尤其是戚家军在彻底解决了浙江、福建等地近两个世纪的倭寇之患。
可戚家军毕竟是职业化的部队,他们在当时就好比现在的特种兵一样,不仅军饷底薪高,而且打胜仗还会有奖励,各种战功都会有额外的奖赏,而且享有的待遇也比普通士兵高,在当时最多的时候一个戚家军士兵甚至可以拿到近百两的军饷。
也就是因为军饷问题,导致戚家军在万历二十三年经历被残酷的绞杀,从而开始逐渐走下历史的舞台。这到底怎么回事呢?
万历中期,日本开始向明朝的附属国朝鲜进攻,朝鲜不敌日本,向明朝求援,于是展开了为期六年的“万历朝鲜战争”。
明朝集结了辽东军和三千多戚家军赴朝作战,在战争的初期,明朝因兵力的不足,无法对日军发动大规模战争,但是明朝将士的英勇作战,也使得日军不得不后撤。
随着万历二十三年(1595年),第一阶段的战争取得胜利,日本向明朝合议,明军随后回到国内,但在蓟州镇发生了一件意想不到的事请。
在当时,随军远征的戚家军,作战勇敢,立下了一定的战功,可戚家军却领不到自己应得的粮饷,戚家军向来是一支高薪酬的职业士兵,在踏上战场之前,朝廷曾经许诺他们每人双饷待遇,大约每名士兵43两,可在战争进行两年多的时间里,士兵们的粮饷一直被拖欠。
在平壤之战前,明军主将李如松更是曾经许诺:先登上城墙的赏赐300两。当时戚家军奋勇登先,登上平壤城墙之后,身为主将的李如松却开始不理这茬了,更是偏心的将首功安排给了北方将领杨元,而戚家军在此战役中被鸟铳色穿肚肠的将领吴惟忠却只得到了20两赏银。
这一切都是因为北方士兵看不上南方士兵的原因,双方产生了极大的矛盾,尤其是在给南方士兵撑腰的统帅宋应昌被朝廷弃用之后,南方士兵彻底没有了后台。
但是南方一忍再忍之后,终于还是想要朝廷给他们一说法,开始向朝廷请愿。
在《明实录》中明确记载,戚家军“防海兵以要挟双粮鼓噪”,“鼓噪”就是现在人们所说的和平请愿,并不是带武器进行威胁或者暴动的意思。
但是北部蓟州总兵王保,却将这些他认为的“聚众闹事”的戚家军全部有杀。
《明史·王保》记载:“蓟镇总兵官张邦奇被劾, 命保与易任……蓟三协南兵营, 戚继光所募也 ,调攻朝鲜,撤还,道石门,鼓噪,挟增月饷,保有令赴演武场,击之,杀数百人,以反闻。”
王保以戚家军冠以兵变的罪名上报,再加之朝中兵部尚书石星为其担保,王保最终不但没罪,还因“平定变难”而得赏,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万历二十三年蓟州兵变”。
戚家军在北方本是要培养和帮助训练北方士兵的,但是北方士兵却与南方士兵产生了极大的矛盾,而且在当时的九边重镇,只有王保的蓟州有南方士兵,在加之戚家军高薪,造成士兵上下的不齐心,所以王保除掉戚家军也是迟早的事。
戚家军在这之后受到了很大的打击,在20多年后的浑河血战,戚家军彻底灭亡。
总结:戚家军在“蓟州兵变”更多地反映出明朝的衰败,而此时的明朝国库已经逐渐空虚,拖欠粮饷逐渐成为了正常事,这也导致强大的明军开始走向衰败,战斗力逐渐下降,在几十年后被农民军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