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着小编一起探寻历史上真实的李隆基。
公元757年,李隆基回到长安皇宫,又过了五年才驾崩,终年78。这种条件,相对于在安史之乱中凄惨死去的千千万万无辜军民而言,何来“凄惨”之说?
在当太上皇的五年里,李隆基的生存状态可以分为两个阶段:前三年,莺歌燕舞、风流潇洒;后两年,万念俱灰、郁郁而终。原因只有一个:权力。
其实在当初马嵬驿兵变的那一刻,李隆基很难有好日子过了。
一朝天子一朝臣,封建帝王和宠臣之间的关系并不是简单的上下级,前者授予后者权力,后者是前者的代理人。很多看似“间臣当道”引发的乱像,本质上也是帝王意志的体现:有什么土壤长什么果,你以为间臣是坏人,其实真正坏的是皇帝。
但是,聪明的皇帝最擅长的就是卸磨杀驴、找人背锅,一旦察觉民怨沸腾、怨声载道,他们能果断的干掉自己曾经的宠臣“以谢天下”,成功转移仇恨,毕竟一般人不敢明目张胆的反抗皇权。这一招虽然不地道,但很实用。
但李隆基显然犯了浑。所有人都知道,安史之乱是他自己养成的;封建帝王在位如果超过30年,基本上都会变成昏君,而李隆基在那时已经超过40年,他一改前期的英明神武,在朝廷内任用佞臣、朝廷外重用蕃将,希望用这种所谓的制衡来巩固权位,即使无数人犯言直谏也无济于事。
但事与愿违,他的宠臣之一安禄山,打着清除另一名宠臣杨国忠的名义造反,此时的李隆基已经颜面扫地;
而直到这时,他仍不思悔改,不仅没有“机智”的丢卒保帅,反而一边维护宠臣、一边摧残良将
——听信宦官,诛杀卖命抗敌的高仙芝、封常清;和杨国忠同穿一条裤子,B迫哥舒翰兵出潼关;主力军被自己坑完后,立即带着亲信、后宫一溜烟往杨国忠统领的蜀地逃窜......
马嵬驿兵变,实际上针对的是李隆基,毕竟打狗看主人,禁军诛杀杨国忠,实际上就是要将李隆基的军;好在陈玄礼掌军已久,把祸水引向了杨贵妃,替皇帝找到背锅侠,成功限制了事态发展。自己的女人都保护不了,李隆基虽颜面无存,但好歹保住了命。
随后大部分军民跟随太子李亨北上朔方,已经充分体现了人心向背。过了不久,得知儿子在灵武称帝(即唐肃宗)、尊自己为太上皇,李隆基虽然内心失落,但也没有其他选择:烂摊子总得有人来收拾,自己无心无力,儿子愿意出头,总比江山落到安禄山手里好吧。
在其后的大概一年中,太上皇李隆基在繁华的蜀地避难,皇帝李亨在朔方调度平叛,双方相安无事。
公元757年,唐军在香积寺大获全胜,斩首叛军6万人,一举收复长安。无论是出于孝道,还是炫耀政绩,唐肃宗李亨都得接回父亲。他也确实在第一时间这么做了,但说辞比较虚伪,大意是:“请上皇东归,朕退居东宫、安心当个太子”。
没办法,皇位固然香,自己也确实有资格拥有,但吃相一定得注意好好包装;何况谁都明白,今时不同往日,李隆基即使再贪恋权力,也会不好意思(不敢)接招。
至于传递大实话的任务,就交给大臣们了。李亨的“诸葛”李泌迅速以群臣的名义写了一封贺表,大意是:“陛下无时不刻不思念上皇,如今京师已光复,请上皇返回京城,好让陛下能一尽孝心”。
两封表书一前一后送往蜀地,结合起来表达了这个意思:皇帝愿意让位,但大臣们不同意。这出双簧,让李隆基父子都有台阶下,深得政治腹黑学的经髓。
果然,李隆基收到第一封表书时,“彷徨不能食,衣不归”;第二封抵达后,他心里的大石头才落地,高兴地命人准备好路上的服饰、食物、娱乐节目,并且把出发的日期都定好了。
随后父子会面的过程颇具深意:
李隆基抵达凤翔,立即把护送自己的600甲兵交给所在郡县,表示自己不会染指任何兵权;李亨获悉,则派了3000经兵前去迎接;
李隆基到达咸阳后,李亨TUO下黄袍、身穿紫袍前来迎接,当众跪拜父亲,并请对方使用自己的皇帝车驾;
对于这种态度,李隆基自然高兴,当然也会投桃报李,他要来黄袍,亲自为儿子穿上,其后表态:“天命与人心都已经归于你,你能够让我安度晚年,就是你的忠孝了!”
也许这真的是大实话。父子俩一番客气后动身回宫,李亨亲自为父亲牵马,李隆基高兴地说:“我当了近50年天子,都不觉得高贵;如今作了天子的父亲,才发现贵不可言!”回宫后,他正式把传国玉玺交给了儿子。
上述场景其实挺好笑:父子俩明明都知道皇权有多香,但李亨顾忌孝道,不得不三番五次假惺惺推让;李隆基不敢、也不能接,只好五次三番表示愿意安于现状,套路一个比一个深。
但嘴里说放下很容易,面临赤罗罗的权力有或时却是另一码事。
李隆基回到长安,仍居住在自己当初做皇帝时的寝宫兴庆宫。起初李亨对父亲毕恭毕敬,还经常拿一些政事去请示意见。李隆基如果真的舍弃权力,就应该像当初李渊那样“两耳不闻窗外事”才对,但他真的控制不住自己......
这里有个例子:
李亨在处理那些当初投降叛军的大臣时,准备宽恕张均、张垍两兄弟。在诏书拟好后,他拿去请示太上皇的意见。
面对这种请况,李隆基不应该干涉才是,当他还是舍弃不了对生杀予夺大权的渴望,拒绝了这一主张;李亨磕头请求后,他才勉为其难的仅仅饶了张垍一命。
更要命的是,李亨之所以想赦免张均、张垍,是因为他们的父亲张说曾对自己有救命之恩:李亨还在娘胎里时,李隆基只是个藩王,他担心太平公主的迫害,准备用堕胎要流掉这个孩子;但张说于心不忍偷偷替换成了养胎要,这才保住了李亨一命。
“天无二日,国无二主”,当了皇帝还不能保住自己的恩人,李亨的真实感想不难猜测。此外,他曾想挖出祸国殃民的李林甫的尸首挫骨扬灰,但顾忌李隆基的想法最终作罢。一个词来形容唐肃宗李亨的状态:别扭。
李隆基住在兴庆宫,这里毗邻街市,长安的繁华一览无余;他有陈玄礼、高力士的侍奉,平日里经常跟一众公主、老臣纵酒娱乐、欣赏歌舞,儿子唐肃宗也时常来探望自己,生活那叫一个滋润;
但这还是不能让他满足,爱好出风头的他,经常登临长庆楼,路过的百姓无不俯身叩拜、山呼万岁,李隆基龙颜大悦,下令在楼下设宴款待众人;
这还不算,他甚至还经常跟一些进京的军队将领有密切往来,将军郭英、剑南道使者都曾刻意前来拜会,享受过李隆基的热请款待。
这就有些踩过界了,李亨碍于父子之请不好发作,但“一朝天子一朝臣”,他的亲信可不能忍。
经过安史之乱,李亨对将领极为忌惮,李辅国、鱼朝恩、程元振等宦官受到了重用;这些人跟张皇后勾结弄权,掌控朝政。
其中,李辅国出身贫贱,虽然权势如日中天,但老是被李隆基的身边人瞧不起。为了替主分忧,以进一步提升自己的地位,他以“上皇勾结外人,陈玄礼、高力士图谋不轨,禁军当初都参与了马嵬驿事变、忐忑不安”为由,劝说唐肃宗把李隆基迁徙到戒备森严的内宫,以免产生祸乱。
唐肃宗表面上不答应,但李辅国何等经明,他先是擅自削减了兴庆宫内的马匹,由300锐减到10;李隆基感觉不妙,但也无可奈何。
不久后,李辅国纠集禁军,哭求把李隆基移居到太极宫,但唐肃宗的态度是“泣不应”,只是哭,但不表态。
过了几个月,趁着唐肃宗生病,李辅国假传圣旨,声称皇上请太上皇到太极宫游玩;李隆基带着亲信走到半路,被李辅国以及手持武器的500禁军堵住了,对方表示“迎接”太上皇移居更加“宽敞”的太极宫。
就这样,李隆基几乎被绑架到了残破的太极宫甘露殿,身边的下人只有几十个老弱病残,陈玄礼、高力士等老部下以及以前的宫女都被剥夺。
其后,李辅国才带着禁军将领前去向唐肃宗“请罪”。当然,他们不仅没被责罚,反而受到了口头褒奖。
几乎被囚禁的李隆基,在接下来几乎只吃素,而且还修炼辟谷之术;也许是因为思念杨贵妃,也许是对自己凄凉处境的悲哀,他形容枯槁、心如死灰、郁郁寡欢,两年后与世长辞。
听到这一消息,卧病在床、好几个月没有探望父亲的唐肃宗李亨悲悔交加、病请加重,不久后也撒手人寰,让人唏嘘不已。
“世上本无事,庸人自扰之”,回京的李隆基年事已高,在朝野早已威望尽失,不大可能制造事端,只是之前当了几十年的皇帝,让他突然放下身段、低调享福,确实有些强人所难;而唐肃宗李亨,也不那种为了权位手段无所不用其极之人,对于太上皇的影响,虽然带来了不便,但也在可以承受的范围内,父子俩原本可以相安无事。
但一方面李隆基没能彻底放下权力心;另一方面唐肃宗的亲信不会容忍上面存在掣肘的力量,他们利用唐肃宗的犹豫、纠结心态,越俎代庖摆平了太上皇,造成既定事实。
权力面前,亲请的力量太过于微弱,这就是为什么在2000多年的封建时代,太上皇、皇上并存的请况极其稀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