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国古代封建王朝的历史上,由于皇帝这一至高无上的特殊新,在皇宫内出现了以净身之后服侍众嫔妃的太监,也就是宦官群体。
可不要小看这群太监们,一旦他们得势,不仅仅是乱政而已,更是可以草纵皇帝的生杀废立。
我国历史上的封建王朝不少,但人们比较称道的是“强汉盛唐”,这两个王朝可谓是古代历史上最为强盛的王朝,“大汉天子”、“天可汗”(唐太宗李世民),无一不是昭示了汉、唐国力之强盛。
然而,这两个强大的王朝,在他们的中后期,却都发生了宦官乱政的现象。
比如东汉后期爆发的“党锢之祸”,在汉桓帝、汉灵帝时,士大夫对宦官乱政的现象不满,与宦官发生党争的事件。前后共发生过两次党锢之祸,结果都以反宦官集团的士大夫失败而结束,士大夫集团受到了严重的打击,士人被残酷镇压。
两次“党锢之祸”,士大夫集团被株连残杀多达1600多人,我们熟悉的名句“望门投止思张俭”(谭嗣同《狱中题壁》)中的张俭便是在第二次党锢之祸中,因得罪宦官而一路逃亡的。
朝中的大臣们被宦官集团打压后,皇权自然也就旁落到了宦官集团的手里,汉灵帝因宠信“十常侍”,最终引发了东汉末年的大乱,先是“黄巾之乱”,继而三国争雄,汉王朝随之灭亡。
强汉的宦官乱政引发了汉朝的灭亡,而盛唐的宦官乱政更甚。据统计,唐朝中后期,宦官集团草纵着朝政大权,从唐宪宗(805-820年在位)起,唐朝后来的十位皇帝或由宦官所立,或由宦官所废,甚至被宦官所杀。
我们可以设想一下,如果不是这群太监们没有后代,估计汉朝的皇帝早已不姓刘了,同样,唐朝的皇帝也早就不姓李了。
鉴于此,武将出身的宋太祖赵匡胤在建立宋王朝后,对于宦官的管制比其他朝代要严厉许多。
我国历史上的官员升迁一般都是按资历逐渐提拔的,但是,宋朝建立后,对于宦官的升迁,赵匡胤制定了比其他官员更严格的制度,他规定,宦官升入从八品后,每五年才能再升迁一次,这就比其他官员升迁时间间隔要长许多。
这样一来,按照严格的制度,宋朝的宦官大致升到从五品就到头了。因为,这个过程就需要30年,即使熬到了从五品的宦官,那些宦官们也基本掌握不到什么真正的权力。
此外,虽然在皇帝身边的宦官更容易得到天子的 宠信,但是,宋朝制度还规定,宫廷里的宦官升到正七品后,就要到外地任职去,以防止宦官弄权。
对于外放的宦官,宋朝制度一般还不允许直接带兵,而是只能担任监军等职务。宋朝宦官掌握兵权的唯一特例是宋徽宗时期的童贯,其一度掌握兵权二十余年,权倾内外。
赵匡胤建立宋王朝之后,宫里的宦官很多都是五代时期各个割据的小朝廷里的太监,有的小朝廷虽然国力不强大,但宫里的宦官人数却多达上千人。
赵匡胤也用不了这么多的宦官,因此,他制定了限制宦官人数的“家法”,他规定,皇宫内的宦官人数不得超过50人。宋太宗赵光义继位后,又放宽了一些,规定宦官的编制不得超过180人。
赵匡胤制定的这些规定,对宦官的制约还是相当有成效的,两宋300年的历史,始终没有出现宦官乱政的现象,不像后来的明王朝,前有权倾天下的大太监刘瑾,后期更是出现“九千岁”魏忠贤。
宋朝的宦官势力没有参政乱政,也可以看出宋朝是一个政治比较清明的时代,难怪人们一般都比较喜欢宋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