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中张昭的结局是怎么样的
张昭因老气横秋遭弃
孙权在武昌称帝的时候,大封功臣,但有一个名人成了被遗忘的角落,那就是张昭。
同事们开始见到张昭时,都拱手说恭喜恭喜,预祝将登丞相大位,张昭也自信满满。不久任职通知公布,大家都傻眼了,丞相叫孙邵。这可是孙权称帝后第一任大管家,但好多人还搞不清楚,这是谁啊?
他确实没有什么名气,在北方时曾担任过大名人孔融的秘书,孔融称赞过他有“廊庙才”,也就是国家的栋梁。后来跟着刘繇到了江东,追随孙权后担任过庐江太守。这样的人在孙权阵营一抓一大把。他任丞相三年,没有做过任何惊天动地的大事,就无声无息地去世了。
那为什么不选张昭呢?孙权刚继位的时候,危机四伏,人心惶惶,张昭和周瑜一文一武,挽狂澜于既倒,对稳定江东居功至伟,说是擎天柱一点都不过分。然而孙权登基后一次宴会上,口口声声只提周瑜,让张昭的老脸往哪里摆。他几次想站起来为自己辩驳,孙权都没有理他,张昭最后实在忍不住了,就站了出来。孙权没有等他出口,冷冷地说:如果听张公的话,我们就要到别人那里要饭了。
这句话戳到了张昭的痛处,因为赤壁之战的时候,张昭是主张投降的,这是他一生的污点。张昭知道大势已去,“大惭,伏地流汗”。
孙权难道真不知道他立下的汗马功劳吗?完全不是,冷落是与张昭的新格有关。现在很多人都会说:我这个人说话比较直。其实从另一角度理解,就是他这个人缺少修养。
张昭说话就直,常常摆老资格,把自己当成是孙权的老师。看到孙权打猎,就说不要逞匹夫之勇;看到孙权喝酒,就说你难道想做商纣吗。要么是让孙权羞愧难堪,要么是B着孙权当众检讨。孙权年轻时勉强能接受,随着年龄增长,对他的讨厌与日俱增。
这次谈话后,张昭很知趣,先是担任了一些虚职,后来以老病为借口,上书请求回家养老,孙权爽快地同意了他的要求。从此,张昭大多数时间就在家写书了。
张昭人物简介
张昭(156年-236年),字子布。徐州彭城(今江苏徐州)人。 三国时期孙吴重臣。东汉末年,张昭为避战乱而南渡至扬州。孙策创业时,任命其为长史、抚军中郎将,将文武之事都委任于张昭。孙策临死前,将其弟孙权托付给张昭,张昭率群僚辅立孙权,并安抚百姓、讨伐叛军,帮助孙权稳定局势。赤壁之战时,张昭持主降论。
孙权代理车骑将军时,任命张昭为军师。孙权被封为吴王后,拜其为绥远将军,封由拳侯,此后曾参与撰定朝仪。孙权两次要设立丞相时,众人都推举张昭,孙权以张昭敢于直谏、新格刚直为由而不用他,先后用孙邵、顾雍。黄龙元年(229年),孙权称帝后,张昭以年老多病为由,上还官位及所统领部属,改拜辅吴将军、班亚三司,改封娄侯。晚年时一度不参与政事,在家著《春秋左氏传解》及《论语注》,今皆佚失。嘉禾五年(236年),张昭去世,年八十一,谥号“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