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木堡之变后明朝是如何应对的,面对朝廷动荡,大臣们又是如何应对的
首先,明英宗战败后的消息传入北京后 ,可以说朝廷上下为之震动,而国家政权交由朱祁镇的弟弟朱祁钰,由他来负责监国,作为防守,有些大臣就主张把都城再次迁到南京。而在于谦等人的据理力争下,明朝还是决定固守北京。
在结合当时的现状下,指定出了相应的措施。
拥立新君,稳定局势
国不可一日无君,在文武百官的奏请下,监国的朱祁钰被拥立为皇帝,而罪魁祸首的王振也被抄家灭族。在瓦刺手里的明英宗就成为了太上皇,其利用价值大大的减少,既能北部边防可能出现的问题,也能稳定朝廷内部。
调兵遣将,固守边防
明朝朝廷改以名将担任重要地区的守将,并对玩忽职守、贪生怕死者予以了严惩。
在经过一个多月的充分准备后,明朝才迅速从“土木堡之变”的音影中走了出来,不仅朝野局势稳定,而且军队士气大振,这为之后北京保卫战的胜利打下了基础。
第二点原因就是瓦剌势力有限
在当时蒙古地区有瓦刺和鞑靼两个政权,这两个政权常年争战不休,因为朱棣北伐,瓦刺才有了崛起的机会。
瓦剌虽然征服了蒙古草原,却没有号令他们的声望和血统。瓦刺虽然强大,但是存在着各种各样的矛盾,不仅是蒙古内部矛盾,在自身内部上也同样存在矛盾。
第三点,明朝统治比较稳定,瓦刺难有可趁之机
明朝国力在那时极为强大,虽然说爆发了土木堡之变,但明朝经过三个盛世,此事件还不足以动摇大明的统治根基
综上所述,在瓦剌和大明实力本就不对等的请况下,大明统治又较为稳固,应对又较为及时,瓦剌想要凭借一己之力彻底瓦解、击溃大明,可以说根本没有一丝机会。事实上,北京保卫战后不久,瓦剌便由于自身内乱而迅速衰败,再也没能对明朝形成威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