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妇网 | 发型 | 着装 | 健康 | 情感 | 娱乐 | 厨艺 | 历史 | 星座 | 亲子 | 长发
当前位置:美妇网 > 历史 > 事件 >
清朝大臣自称是什么样的 看完别再被电视剧给骗了
更新时间:2021-02-14 11:05

  很多人都不了解清朝大臣自称,接下来跟着小编一起欣赏。

  在有关于清朝的影视作品中,清朝官员在“君前奏对”或者“奏事奏折”中的称谓有着明显的区别。比如《铁齿铜牙纪晓岚》中的和珅一直在乾隆皇帝面前自称“奴才”,而大学士纪晓岚则始终以“臣”自称;比如《雍正王朝》中的李卫和年羹尧在雍正皇帝面前,一直以“奴才”自称;而张廷玉、田文镜却以“臣”自称。

image.png

  根据清朝官方文献和现存官员奏折来看,清朝官员确实有着“奴才”和“臣”的自称区别,再加上影视作品的深入影响,人们大致得出了清朝官员自称的区别所在:满族官员,在皇帝面前或者奏折中,自称“奴才”;汉族官员,则自称“臣”。

  《清稗类钞·称谓类》对此区分原则,也给予过相关证实:

  满臣奏折无论公事私事,俱称奴才,以为媚矣。然不独满洲也,蒙古、汉军亦同此称,惟与汉人会衔之章奏,则一律称臣。

  除了旗人自称“奴才”外,“王公府邸之属员奴仆,对于其主,亦自称奴才”。除此之外,还有一个特殊请况,那就是“汉人之为提督总兵者,称奴才”。

image.png

  也就是说,清朝官员在皇帝面前或者奏折之中,能够以“奴才”自称的请况主要有三种:

  1、隶属满、蒙、汉八旗的旗人,以“奴才”自称。

  2、出身潜邸,无论满汉蒙,均以“奴才”自称;当然,但凡出身潜邸的官员,大都拥有旗人身份。

  3、汉臣中的“提督”一职,以“奴才”自称,这种请况在咸丰年间甚至延伸到了武科举人的身上。咸丰二年,咸丰皇帝专门下旨规定:“嗣后中式武举引见,俱一律奏称奴才”。

  除了上述自称“奴才”的官员外,汉臣或者当朝皇子则自称“臣”;皇帝在举行祭天大典时,也自称“总理山河臣某某”。

image.png

  清代八旗旗帜

  可这就是清朝官员自称的全部内容吗?或者,以此来界定清朝官员的自称区别,是不是正确呢?

  当然不是!

  我们以几个具体事例予以说明:

  1、旗人、潜邸奴才并非全都自称为“奴才”

  年羹尧,汉军镶黄旗出身,其所在旗属在康熙朝晚期归皇四子胤禛统领。也就是说,年羹尧不光拥有“旗人”身份,还曾经是雍正皇帝潜邸期间的“属员奴仆”,理应在雍正皇帝面前自称“奴才”才是。

  可事实果真如此吗?下图即为时任川陕总督年羹尧向雍正皇帝上呈的一份奏折,在这份奏折中,年羹尧并未自称“奴才”,而是自称为“臣”。

image.png

  年羹尧不能自称为“奴才”,或许有着汉军旗出身的制约,那么我们再来看一位实打实的满臣例子。

  鄂尔泰,隶属满洲镶蓝旗,21岁便世袭“佐领世职”。作为雍正皇帝的“三大宠臣”之一,鄂尔泰官至朝廷首辅、领班军机大臣并赐伯爵爵位。身为满臣,而且深受皇恩,理应在雍正皇帝面前自称“奴才”了吧。

  可在鄂尔泰众多的奏折中,鄂尔泰均是官职以后,加上“臣”的自称。我们选取一例,给予证实。

image.png

  由此可见,旗人、潜邸奴才甚至是实打实的满臣并非全都以“奴才”自称。其实,这和雍正皇帝的专门规定有着直接关系。

  雍正皇帝对官员自称的规定

  根据《清稗类钞·称谓类》的记载,清朝自为入关之前就有着臣属自称“奴才”的旧俗。清朝入关以后,满汉之间相互融合,满臣有受汉臣影响而自称“臣”者,汉臣亦有学习满臣献媚,自称为“奴才”者。甚至,在康熙年间的部分奏折中,还出现了“臣”、“奴才”并称的特殊请况。

  有鉴于此,雍正皇帝登基后开始逐渐统一相关称谓。《钦定八旗通志》明确记载:

  雍正二年八月,雍正皇帝下旨:“凡奏章内称臣、称奴才,俱是臣下之词,不宜两样书写,嗣后着一概书写臣字。特谕。”

image.png

  《钦定八旗通志》

  在时任江南提督高其位自称为“奴才”的奏折中,雍正皇帝专门给出批示:“向后写臣字得体”。很多人试图用此例说明清朝官员能够自称为“奴才”的特殊荣耀,其实并非此意,而是雍正皇帝专门就此称谓做出过明确规定,并时时处处提醒违规官员的做法。

  乾隆皇帝对官员自称的统一

  虽然雍正皇帝就官员自称做出过明确规定,但这种从骨子里就落下印记的习惯并不能立即改掉,所以直到乾隆年间,官员违规自称的请况仍有出现,“奴才”和“臣”并称的请况仍未杜绝。

  乾隆六年,时任贵州总督的张广泗上奏请求将自己的儿子留在身边,在这份奏折中,张广泗自称为“臣”,而将其子称为“奴才”,惹得乾隆皇帝大怒,下旨申斥张广泗的同时,还对官员自称再次进行了明确规定。

image.png

  只不过,偏爱于“满洲旧俗”的乾隆皇帝,并未延续雍正皇帝的规定,而是予以了满汉之间的区别规定:

  满洲大臣奏事,称臣、称奴才,字样不一。 嗣后颁行公事折奏称臣;请安、谢恩、寻常折奏,仍称奴才,以存满洲旧体。

  除了满洲大臣在除公事奏折中能够自称“奴才”外,蒙军旗、汉军旗的官员“亦同此称”,唯独汉臣无论何种请况都要以“臣”自称。自此,清朝官员的自称才形成了较为统一的规定,并被官员们广泛接受并严格执行。

  只是,这种请况并未持续多久,行至晚清时期,“满洲旧俗”逐渐没落,各种祖制成例、朝廷制度也都纷纷走到了崩溃边缘。清朝官员们在自称上的混乱请况又开始出现,“奴才”和“臣”的违规使用,甚至并列书写的请况再度泛滥。

image.png

  后记

  就清朝官员的自称而言,“奴才”和“臣”的区别在于同皇帝的亲疏关系,基本类似于“自家人”和“上下级”之间的区别。很明显,自称为“奴才”能够一下拉近和皇帝之间的关系,而自称为“臣”则太过官方、太过生硬,这也是很多官员不顾朝廷规定擅自称“奴才”的根本原因所在。

  值得注意的是,清朝官员自称的“奴才”,并非侮辱、低贱之意,而是谦卑、恭顺的身份代表,甚至是一个官员的特殊荣耀。只不过,平日里威风八面、权倾一时的封疆大吏、朝廷重臣,即使两鬓斑白也要在皇帝面前自称为“奴才”,的确不太合适,也难怪雍正皇帝会给出“甚不合体,禁止之”的指示。

  说到底,这还是清朝“家天下”的封建专制制度带来的必然现象。等级、尊卑;君臣有别、主仆区别才是统治根本,才是封建社会真正的劣根新。就此来看,自由、平等、公正的社会才是真正的完美社会。

  参考文献:《清实录·世宗实录》、《清实录·高宗实录》、《清稗类钞·称谓类》、《钦定八旗通志》、《雍正朱批谕旨》

  

关键词:清朝,大臣,自称,什么样,看完,再被,电视剧,很多,人都,不
>>>
>>>
频道热点
人物
秘闻
故事
解密
  • 武则天被B退位,她为何能安稳活到去世?
  • 蓝玉为什么不反朱元璋 蓝玉造反能打得过朱元璋吗
  • 为什么有些人质疑安德海是假太监?有哪些证据可以表明?
  • 朱元璋登基称帝后,他最喜欢吃的一道菜是什么?
  • 修长高大、丰满白皙:春秋时的美女标准
  • 民间传说:祝融镇守南方衡山的故事
  • 澶渊之盟对北宋而言到底是福利还是灾难?为什么这么说?
  • 古代的酒有多少度?为何古人都是“千杯不倒”?
  • 网站地图 | 高级搜索 | 用户登录 | 忘记密码 | 投稿邮箱:443728838@qq.com
    管理员QQ:443728838 赣ICP备1801499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