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羽襄樊之战简介:襄樊之战的背景是什么?襄樊之战的经过是怎样的?襄樊之战有什么意义?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
襄樊之战简介
东汉末年的襄樊之战,亦称为关羽北伐、襄樊战役或荆州争夺战,指的是建安二十四年(219年),刘备部将关羽率军从荆州南郡出兵,进攻曹魏占据的襄阳、樊城的一次重要战役。
此战中,关羽先是围困襄阳、樊城、水淹七军,重创曹魏,威震华夏,接着吕蒙偷袭荆州、关羽败走麦城,最后关羽父子被东吴俘杀。
襄樊之战,使得曹魏、蜀汉的实力受损,尤其是蜀汉,不但损兵折将、还丢失荆州,成为三国形势的重要转折点。此战还导致蜀汉与东吴十余年的同盟关系被打破、反目成仇,最后发生夷陵之战。
襄樊之战的背景
刘备取下益州后,又于建安二十四年(219年)春在汉中击败曹草大军,接着派遣刘封、孟达占据上庸,此时,刘备集团的领地和实力大为增强,达到了顶峰时期。
而曹草集团经过内忧外患,进入守势。虽说如此,但曹草集团仍然是三大军事集团(刘备、孙权、曹草)中最为强大的。
孙权集团平定山越、取得交州、荆州三郡(江夏、长沙、桂阳),实力也大为增强,但因为刘备集团占据荆州南郡,使得孙权集团不但无力向北发展,而且还有被刘备集团和曹草集团夹击的危险。所以,孙权想方设法想占据荆州南郡。
襄樊之战主要人物
一、关羽
关羽(160-220年),本字长生,后改字云长,河东郡解县(今山西运城)人,东汉末年名将,早期跟随刘备辗转各地,曾被曹草生擒,于白马坡斩杀袁绍大将颜良,与张飞一同被称为万人敌。
赤壁之战后,刘备助东吴周瑜攻打南郡曹仁,别遣关羽绝北道,阻挡曹草援军,曹仁退走后,关羽被刘备任命为襄阳太守。刘备入益州,关羽留守荆州。
建安二十四年,关羽围襄樊,曹草派于禁前来增援,关羽擒获于禁,斩杀庞德,威震华夏,曹草曾想迁都以避其锐。后曹草派徐晃前来增援,东吴吕蒙又偷袭荆州,关羽腹背受敌,被潘璋部擒获,被杀于临沮。
关羽去世后,逐渐被神化,被民间尊为“关公”,又称美髯公。历代朝廷多有褒封,清代奉为“忠义神武灵佑仁勇威显关圣大帝”,崇为“武圣”,与“文圣” 孔子齐名。
《三国演义》尊其为蜀国“五虎上将”之首,MAO宗岗称其为“《演义》三绝”之“义绝”。
二、于禁
于禁(?-221年),字文则,泰山钜平(今山东泰安南)人。汉末三国时期魏国武将,五子良将之子。
于禁本是鲍信部将。鲍信为救曹草而死,于禁归属曹草。此后,跟随曹草伐吕布、围张超、平黄巾、击袁术。镇压南阳张绣反叛时,诛杀不守军纪的青州兵,固守营垒,深得曹草称赞,比于古代名将。
参与官渡之战,颇有战功。随夏侯惇南征刘备,大败于博望坡。随夏侯渊攻打东海郡,斩杀叛将昌豨。在天柱山之战,翻越险峻地运粮。
建安二十四年(219年),于禁参与襄樊之战,率兵三万,救援樊城,遇到洪水而败,投降蜀将关羽,致使晚节不保。黄初二年(221年),孙权遣还于禁回国,羞愤而死。
于禁威严庄重,常以军法处理下属,虽然深得曹草的喜爱,却无法得到将士们的拥戴。于禁擅自杀死投降求生的挚友,自己却选择了投降求生,死后追谥厉侯。
三、庞德
庞德(?-219年),字令明,南安郡狟[huán]道县(今甘肃天水市武山县四门镇)人,约在初平年间,投奔马腾帐下,在平定羌民的征伐中屡立战功。
建安年间,庞德跟随马超征战平阳,抵御袁将郭援、高干,在马上亲斩郭援首级。张白骑在弘农反叛时,庞德也参与战斗。每次出征常冲锋陷阵,勇冠凉州三军。
后几经辗转,随张鲁归降于曹草麾下,被授官立义将军,封关内亭侯,食邑三百户。
219年,庞德协助曹仁抵御关羽。两军对垒期间,常骑白马驰骋奔杀,曾一箭色中关羽前额,被关羽军称作“白马将军”。时值汉水暴溢,他率诸将与关羽殊死搏斗,箭镞尽,又短兵相接。
而他格斗益怒,胆气愈壮,力战多时后因小舟被洪水打翻为关羽军所擒。关羽敬重他的刚毅威武,以封将劝降,但他却怒目不跪,怒斥关羽,最终殒身殉节。
四、吕蒙
吕蒙(178年—220年),字子明,东汉末年名将,汝南富陂人(今安徽阜南吕家岗)。
少年时依附姊夫邓当,随孙策为将,以胆气称。邓当死后,吕蒙统领其部众,拜别部司马。孙权统事后,渐受重用,从破黄祖作先登,封横野中郎将。从围曹仁于南郡,破朱光于皖城,累功拜庐江太守。
后进占荆南三郡,计擒郝普,在逍遥津之战中掩护孙权逃生,并于濡须数御魏军,以功除左护军、虎威将军。
鲁肃去世后,代守陆口,设计袭取荆州,击败蜀汉名将关羽,使东吴国土面积大增,拜南郡太守,封孱陵侯,受勋殊隆。不久后因病去世,享年四十二岁。
吕蒙发愤勤学的事迹,成为了中国古代将领勤补拙、笃志力学的代表,与其有关的成语有“士别三日”、“刮目相待”、“吴下阿蒙”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