噶尔丹的故事大家真的了解吗?今天趣历史小编给你们带来全新的解读~
清军入主北京以后,正式建立起全国统治,不过此时的清王朝统治还不稳固,外围还有大顺、南明以及北方的少数民族势力,清王朝急需解决这些麻烦,因此忽略了西北方面的游牧民族,反观准噶尔,作为游牧民族,地处新疆西北,土地贫瘠不宜放牧,因此必须对外扩张侵占土地来满足自身发展,此时双方势力还算相安无事。
等到满清收回台湾以后,基本上解决了内部纷争,此时准噶尔经过多年发展也有了一定规模,实力上足以威胁到满清统治,随着势力不断做大,逐渐显现出了野心,加上背后有沙俄势力支持,一直想着发动叛乱。
战争一触即发,1687年沙俄使者出使准噶尔部落,会见噶尔丹使臣,表示沙俄会全力支持准噶尔起兵,在沙俄的教唆下,准噶尔终于按捺不住,起兵反叛,分裂战争一触即发,第二年噶尔丹借口挑起战争,亲率上万骑兵进攻喀尔喀,随后以雷霆之势迅速占领整个喀尔喀。
喀尔喀首领仓皇出逃,数十万人向四处逃走,其中一部人马跑到清廷寻求帮助,康熙一面安抚,另一方面下旨命令噶尔丹罢兵,结果噶尔丹气焰十分嚣张,对于皇帝指令丝毫不理会,反而一路南下,目标直指京城。
同年七月,康熙下旨出兵平叛,十万清兵由北京出发,加上在当地募集的士兵,清军兵分两路,协同作战,北上迎敌,在乌兰布通等待大败叛军,本以为准噶尔部落会就此退兵,结果却坚决不投降,康熙一怒之下决定御驾亲征。
康熙坐镇正蓝旗,驻守在内蒙古,不过因为地势不熟悉,远离京城,粮草供应困难,准噶尔长年风吹日晒,体格健壮,双方交手以后,清军一时不敌,被打的步步退后,就在准噶尔B近的时候,康熙当机立断命人从后方包抄,切断准噶尔的退路。
清军休整半月之后,再度上阵迎敌,清军打探到准噶尔部落驻扎在乌兰布,此处地势极高哦,驻扎在这里虽然眼界开阔,但是高处没有任何屏障,宛如活靶子一样,任人宰割,清军瞅准时机发动进攻,准噶尔人慌乱之中找来许多骆驼,将骆驼的脚绑在一起,放躺在地上形成一道防御工事,以此来防守清军进攻。
清军即刻反应过来,调整之后将火器放在阵线前面,步兵紧随其后,借助火器帮助,清军撕开骆驼阵,随后与准噶尔士兵正面对抗,此时清军另一路援军突然杀出,前后夹击下杀死许多敌人,准噶尔部落一方面派出使臣求和,另一方面借助夜SE掩护,残部悄悄败走,沿路焚烧野草,减缓清军进攻步伐。
清军一战挫败了准噶尔的锐气,之后满清统领福全派人给准噶尔送去了招降信,几个月都没有收到回信,福全认为叛军吓破了胆,不敢再次进发,于是没有请示康熙的请况下,私自下令班师回朝,遭到康熙责罚。
准噶尔经过一番休整以后,再度来袭,在蒙古整装待发,清军无奈再次出击,此次出兵康熙务必要除掉这个祸患,于是下令增加边防力量,加派火器装备,同时在白净建造巡防营,日夜走动监视,康熙本想示威B迫准噶尔退去,结果依旧没能换回准噶尔信服,双方再度展开大战。
为了保证此次战争取胜,清军做了完全准备,吸取上次经验,找来熟悉蒙古地形的向导,备足了半年的粮食,每一个士兵都配有运送粮食的牧民,此次清军规模巨大,运输车足有万台。
准噶尔三万经兵迎敌,此外对外宣称有沙俄帮助,要把清军一举歼灭,大战开始之后,清军分为三路大军,合围准格尔,康熙亲自坐镇指挥,战争开始以后,清军势头迅猛,准噶尔没有丝毫抵抗之力,纷纷丢盔弃甲四处逃命。
清军没有放过这个机会,在沿途早就埋伏好了,几百名经兵杀出将其一网打尽,此战噶尔丹严重受挫,仅带着几十名亲兵逃走,随后一年康熙渡过黄河,决定彻底剿灭叛军,此时准噶尔内部爆发混论,噶尔丹被架空,此次清军来袭,无奈之下自杀身亡。
噶尔丹死后,康熙没有懈怠,派兵严密监视,终于平定了心腹大患,随后采用“分疆别界,各有定制”的方针治理边疆,准噶尔的叛乱令人唾弃,即便背后有沙俄势力支持,却始终不得民心,总归要失败。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