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瞻基的故事大家喜欢吗?今天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详细解读一下~
眼下清宫戏大行其道,一会这个溜出皇宫,那个微服私访。让大家看起来像真有那么回事似的。其实,都不过是戏说而已。那么问题来了,这是假的,那有没有真的皇帝微服私访的例子?有。是在明朝。明宣宗朱瞻基就是一位真正微服私访过的皇帝。但他不是专门的微服私访,只是一次“偶遇”。但就是这次偶遇,却实实在在的造福了百姓。
1430年春,明宣宗祭陵后路过昌平,看到几位农民在耕作,一时心血来潮,就扮做路人甲,和几位农民聊起了家常。不想一聊吓一跳,在农民口中,得知了他意想不到的民生:别看朝廷一直在减农民负担,可农业生产太辛苦,一年到头,也只够糊口而已。隐瞒身份的朱瞻基,更亲手接过农具,学着耕作了一轮,差点没累抽。他停下来,回头对身旁的大臣们说,我只是推了三下就有不胜劳累的感觉,何况农民终年劳作。
朱瞻基回到宫里,立刻写文通告全国,告诫官员们要爱惜民力,更强化福利政策,实施了很多名垂青史的仁政,比如实行休养生息的政策,国家拨专款给灾区农民赎回被卖儿女,严打贪污腐败,特别是强化御史监督,打造廉洁政府,这些政策都得到迅速落实。
明人焦竑的记载更富有请味:朱瞻基偏好微服私访,又是夜猫子。一天都深夜3点钟了,他带着4名随从来到杨士奇府中。夜黑麻麻的。那时没有电灯,只有灯笼,照明效果很差,人在院子中,不走近了看,看不清谁是谁。杨士奇本来眼神就不好,不知道皇帝在什么位置,只好按礼仪向北面拜辑。朱瞻基大笑:“士奇,朕在此。”
原来,是朱瞻基主动跑来杨家的。因为杨士奇年纪大了,腿脚也不那么利索,皇帝有话想与大臣说。此时的皇上完全可以宣诏令其进宫,而他却主动跑到人家家里去了,并且在深更半夜。如果二者没有较为亲密的关系,这一点是不可能做到的。一句“士奇,朕在此”,明显表明君臣关系相处的十分和谐。
在朱瞻基时代国泰民安,除北元还有些麻烦外,大明出现万国来朝的盛世景象。哈密回回、满剌撒丁、占城、琉球中山、爪哇等数十国前来朝贡明朝,几乎是每年都来。郑和下西洋共7次,最后一次就是在他的宣德五年由他下令出洋的。这次下西洋的船员和明军,共有27550人。
应该说,明宣德一朝,是明代君臣关系最为融洽、政治相对清明、社会较为和谐、经济稳步发展、边防比较稳固的时期,在发展社会经济、轻刑罚、薄赋税、纳谏、用人方面都有建树。大明帝国空前繁荣强大,他统治的这十一年是明朝的黄金时代。基于此,他被史学家称之为“太平天子、守成之君,”历史上把这段时期称之为“仁宣之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