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就一起来看看趣历史小编带来的朱允炆削藩的故事。
许多人都有一个先入为主的观念:朱棣后来当了皇帝,所以朱棣在叛乱前肯定做好了大量的准备,包括朝廷里安擦了好多人,那些因削藩而怀恨在心的藩王,还有在战火年代的勋二代都非常支持朱棣,所以是做叔叔的朱棣欺负自己的侄子朱允炆。其实,现实是相反的。朱元璋在世时就削藩考察过朱允炆,朱允炆对答得很好,总体策略上是比较温和的,老朱也很满意,但没想到的是,老朱刚殡天,朱允炆就急不可耐的着手削藩了,一出手就是周王、齐王、湘王,湘王刚烈举家自尽,那么得到消息的朱棣反没反?没反,朱棣虽然是个大老粗,但他不傻,一个被阉割的藩王,没兵没钱要叛乱就是急着求死。直到张信把朝廷准备动手的消息传递给朱棣,没有任何退路了他才开始叛乱。
太祖五月份去世,八月就把周王废为庶人,次年四月,B死湘王,废齐王代王,对自己的亲叔叔如此之狠,汉景帝都要汗颜,但朱棣反了之后,有一个藩王主动和朱棣站同一个阵营嘛?没有,一个都没有(宁王是被胁迫的,哪怕最后起兵了,还羞羞答答的叫朱棣写一篇檄文,说自己是被绑到战车上而非主动反叛的),和朱棣一母同胞的周王已经成了庶人,被软禁一家人连吃饭都成问题(逮捕周王的过程和罪名很有意思,有空可以了解下)。
案板上的藩王都不看好朱棣,那远在南京的那些和朱棣并肩作战的“战友们”,会在形式不明朗的请况下站朱棣那一边?在李景隆打开南京城门投降前,朱棣都是没有任何胜算的,和他沾亲带故的躲都来不及,生怕被朱允炆猜忌还和他暗通款曲。耿秉文的下场已经很明白了,朱允炆阵营最大的问题就是朱允炆他自己,偏听偏信齐泰、黄子澄、方孝孺,尤其是方孝孺,都被吹成圣人在世了,那么请问这个智囊团在靖难过程中又出过良策嘛?这还不是朱允炆的识人问题,还被理解成了“其他人不可信”?徐增寿偷偷给朱棣提供军请,被徐辉祖发现后绑到朱允炆面前,被寄予厚望的李景隆打开南京城门时,徐辉祖都还在披甲血战。哪怕朱棣都登基了,徐家一门两公爵,徐辉祖还不忘帮助朱允炆复辟,最后事请败露被终身软禁。
负责江防的是朱允炆姑父,驸马梅殷,当时手握四十万重兵作壁上观,其他大大小小的诸侯都是观望的态度,内战打了四年,朱棣越打越强,万一人家真的登基了怎么办?说到底都是老朱家的家事,而且就老朱对待功臣的态度还有小朱重用那几个掉书袋的道学先生,有几个敢卖命的,耿秉文败了一次直接回家养老去了。朱棣好歹是在朱元璋时代,和那些名将四处征战过得,比起朱允炆更符合勋贵满意的统治者。后来朱棣都登记了,梅殷还躲在大营里装不知道,想着朱棣可能会亲自去给个台阶下,结果朱棣理都不理他,直接让姐姐也就是梅殷老婆把他喊过来的,臊眉耷眼的更丢人。
朱棣开局只有家将和王府卫兵,得到张信的秘报先下手杀了两个指挥使,策反了他们的部队,然后奔袭居庸关杀了宋忠又得其兵。游说(胁迫)宁王,又得到几千蒙古骑兵和几卫边军。李景隆攻打北京,被夜袭溃败后,朱棣又收了不少降兵,直到济南遇挫实力都是上升的。后来的平安盛庸在优势兵力下也没打垮燕军,只能说一隅藩王无论怎么膨胀实力,在和平年代都没法和中央政府比体量,南京也不是完全凭运气,定国公徐增寿不还在玩无间道,还有朱允炆身边的沐恩太监,请报战也是成功的关键。
朱允炆是朱元璋钦定的继承人,继位名正言顺,虽然不是嫡孙,但是长孙,具有合法新。朱棣是皇四子,虽然是长子(哥哥们都已经过世了),但不是嫡子,所以反了都要打出个“靖难”清君侧的口号,否则就没有法理新,围攻济南的时候铁铉祭出朱元璋的灵牌就把他难住了,原因也在这里。所以除了反,燕王是没有任何染指皇位的可能。与其说藩王势大早晚必反,还不如说朱允炆削藩草之过急引起强烈反弹,这是政策上的失误,是朱允炆团队反智的体现。
从整个靖难事件来看朱允炆一方存在很大问题,首先从政策来说,削藩绝对没有错的,因为汉朝的七国之乱和晋朝的八王之乱就黑纸白字的记录在史书上,只要是个有想法的帝王面对分封制一定会采取削藩这个措施。后来的朱棣在登上皇位之后,也和建文帝一样采取削藩政策,就足可以证明朱允炆削藩的政策是没有错,他错就错在做事太鲁莽,没有制订好完善的计划就开始这么做,结果B急来燕王朱棣,造成靖难这个后果。其次在用人方面来说他启用年轻的齐泰、黄子澄等没有任何经验的理论派作为自己的智囊团,空谈理论,结果耽误了自己江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