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长城为什么能屹立不倒?是很多人要的问题,下面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解答。
秦始皇是我国的第一位皇帝,被后世人称为千古一帝,而对于秦始皇一生的评价向来都是功过参半,后世人对秦始皇的印象基本都是《史记》中叙述的,而《史记》可是灭秦的汉朝司马迁所写,难免有些失真。
在修筑长城这一件事上也有很多的争议,此前很多学者都认为秦始皇修筑长城是劳民伤财,但是越来越多的秦朝竹简的出土也让这种声音逐渐变少。秦竹简中记载,秦始皇派去修筑长城的多是原先打天下的士兵和六国的囚犯,这些士兵不想卸甲归田,而囚犯太多留在国内也会给国家和社会造成很大的危害。
秦始皇思虑过后,便派遣这些士兵与囚犯共同前去修筑长城,这也是一个一举两得的好计策,既抵御了游牧民族的侵扰,也解决了国内的人口问题。在修筑长城的过程中秦始皇也没有虐待劳工,相反每个劳工还有赏钱与休假。(内容出自cctv9的纪录片《从秦始皇到汉武帝》)
无论如何修筑长城对于整个国家而言都是壮举,中原北部区域的百姓再也不要担心游牧民族的侵扰,正像贾谊《过秦论》中所描述的那样“却匈奴七百余里;胡人不敢南下而牧马,士不敢弯弓而报怨。”
在秦朝之后各个朝代的帝王们也意识到了长城对于中原统一的重要程度,即使是再怎么荒Y愚昧的皇帝也会派匠人修缮长城。但是秦长城终究是千年前的建筑了,到了宋元时期秦长城就基本上被侵蚀了。朱元璋建立明朝之后就派遣工匠在秦长城的基础上扩建长城,现代人称明长城,而我们现在参观的大部分都是明长城。
从1368年朱元璋开始下令修筑明长城到现在已经过去了600多年,明长城的大部分城墙依旧屹立不倒,不仅仅如此,明朝修建的北京紫禁城、南京应天府皇宫(南京故宫)等等建筑的城墙也非常牢固,而现代拥有钢筋水泥起重机,很多的建筑寿命也无法超过百年。明代建筑的诀窍是什么呢?
首先是工匠选用的砖石,在铸造砖石的时候工匠们最重视的步骤就是夯土,意思就是将泥土压实为坚硬的泥块,在压土的过程中剔除泥土中的沙砾和碎石子,制成非常坚硬的泥土砖。
砖石制作完成之后,工匠们便会制作粘合剂,其中就有现代人经常煮粥的谷物糯米,糯米是现代人的主要粮食之一,完全不会想到将糯米用于建筑。将熟石灰、石灰岩以及糯米搅拌均匀之后就变成了砖石之间的粘合剂。然后采用外青石砖,内泥土砖的方式将城墙铸好。
朱元璋非常恨贪官以及偷工减料的工人,他严令工人在城墙的铸造过程中在砖上刻下自己的名字,监工的人也被要求在自己管辖的区域中的砖上刻名字。城墙建成之后会有专人拿着锤子来锤城墙,如果能够将城墙砸坏,负责铸砖的工人以及那一段的监工都会判死刑,甚至株连家人。在这样的高压下自然鲜有豆腐渣工程。
到了现在明代的建筑很多依然屹立不倒,中国匠人的智慧与责任心也和这些建筑一样难以磨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