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朝代的兴衰与更替,一个个鲜活的历史人物,在历史长河中留下了深深的印记,接下来趣历史小编带您走进曾国藩的故事。
从1839年授任翰林院检讨,到1852年因母亲去世回乡守制,曾国藩当了足足13年京官。
这13年京官生涯,是曾国藩一生事业的起点。
因为,曾国藩花了13年时间,来打造和维护自己的朋友圈,广泛培育人脉关系。这个朋友圈,对于他后来人生事业的发展发挥了很大的作用。
在这个朋友圈的顶层,当然就是一代权臣穆彰阿了。
穆彰阿深得道光皇帝信任,是道光一朝炙手可热的人物。曾国藩参加1838年会试时,穆彰阿就是会试主考官。从这一点而言,穆彰阿相当于是曾国藩的恩师。曾国藩由此攀上了穆彰阿这层关系。
曾国藩当京官时,穷得“叮当响”,甚至一度借钱过年。为了维护好与穆彰阿的关系,曾国藩逢年过节都会给恩师送礼,“聊表心意”。穆彰阿不差钱,唯一的爱好是喜欢字画。曾国藩便到处搜罗名人字画。一次,曾国藩外放四川乡试主考官时,在古玩店里搜寻到一幅唐伯虎的真迹字画,花费重金买下,给穆彰阿送去。
曾国藩如此“懂事”,穆彰阿当然会投桃报李。在穆彰阿的推荐下,曾国藩的仕途顺风顺水,十年七迁,连升十级。
曾国藩结交的另一位显贵人物,是三朝帝师、领班军机大臣祁隽藻。
曾国藩是怎么认识祁隽藻的呢?原来,祁隽藻虽然是山西人,与曾国藩并不相识,但他有一个弟弟,叫祁宿藻。祁宿藻和曾国藩都是1838年的同榜进士,有“同年”之谊。有了这一条线,曾国藩便结识了祁隽藻。
1851年,洪秀全在广西发起金田起义,很快就有星火燎原之势。刚刚上任的咸丰皇帝下令群臣给他提意见,表现出“从谏如流”的风度。那时候的曾国藩,还是一个官场愣头青,真的给咸丰皇帝上了一道奏折《敬陈圣德三端预防流弊疏》,指出咸丰皇帝的过失。
如果这样的奏折放在明朝,倒也没有什么。明朝大臣经常言辞机烈地批评皇帝,皇帝也不能拿他们怎么样。可是清朝皇帝严禁大臣随意批评皇帝,动辄严厉处罚。像曾国藩这样的奏折,已经几十年没有出现了。可想而知,咸丰皇帝有多恼怒:“疏上,帝览奏大怒,捽诸地,立召军机大臣,衣罪之。”
就在这时候,幸亏祁隽藻站出来,为曾国藩求请,这才让咸丰皇帝息怒。否则的话,曾国藩项上人头都是有危险的。
曾国藩打造和维护自己的朋友圈的努力,没有白费。
此外,曾国藩还利用当京官的便利,结交了一大批来自五湖四海的朋友。他曾经在一封家书中,向家人喜滋滋地报告自己结交朋友的请况:“现在朋友愈多,讲躬行心得者,则有镜海先生、艮峰前辈、吴竹如、窦兰泉、冯树堂;穷经知道者,则有吴子序、邵慧西;讲诗、文、字而艺通于道者,则有何子贞;才气奔放,则有汤海秋;英气B人志大神静,则有黄子寿。又有王少鹤,名锡振,广西主事……”
这里的“镜海先生”是指一代理学大师唐鉴,“艮峰前辈”是指三朝元老倭仁,都是朝廷内外响当当的人物。其余人等,也是一时之俊杰。
朋友圈是需要用心维护的。曾国藩每遇到同乡、好友有危急的事请,只要找到他商量,他一定会效法祖父,给钱的给钱,做事的做事,如同他在家书中提及的那样:“同乡有危急事,多有就男商量者,男效祖大人之法,银钱则量力佽助,办事则竭力经营。”
1840年,曾国藩的同乡邹柳溪在京城参加会试,不幸落第,身心交瘁之下,贫病而死。曾国藩和江忠源全力为他料理后事,撰写墓志铭,并出钱制作石碑。
1843年,曾国藩同榜进士陈源兖生病后,曾国藩天天都去探病。1844年,陈源兖妻子病逝,曾国藩又到他家里帮忙草办丧事。当时,陈源兖的次子陈远济刚刚出世,无人抚养,曾国藩便将他带回家中,雇请了一名Ru母喂养。陈源兖战死疆场,曾国藩将次女曾纪耀许配给陈远济。
1848年,曾国藩的好朋友刘传莹英年病逝,年仅31岁。曾国藩搜集了他的遗文《孟子要略》,校刻后刊行流行于世。
这样的事例,在曾国藩的家书和日记中记载了很多。曾国藩的急公好义,为他在京城赢得了一定的影响力,带来了更多的人脉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