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都不了解古代渡劫的事请,接下来跟着趣历史小编一起欣赏。
古人眼中的世界,说与我们如今所见的世界"全然不同"有时其实并不夸张。在那个科技落后而宗教气氛浓厚的时代,"天地"不仅是人类的居所,亦是仙灵的家园。偶有声势浩大的雷暴,就易被解读为是一些生灵在"渡劫"。
久而久之,一些知名度颇高的文人私家笔记亦一本正经地记录下这种奇妙的说法。
01《梦溪笔谈》里的雷劫
《梦溪笔谈》,北宋科学家沈括写作的一部享誉世界的笔记。因为沈括既通晓科学又熟知政事,这部笔记便是在总结归纳历代,尤其是北宋科学技术成果的基础上,又增添了针砭时弊的价值。不过笔记中"神奇"这一章,却更像是民间志怪逸闻的合集。
当时有不少人相信雷电是"雷公"创造的。而"雷公"用来制造雷电的工具是"雷斧"和"雷楔"等。据捡到"雷斧"或"雷楔"的人描述,这些"神器"大多出现在雷电之下,也就是被雷劈过的地方。
一开始沈括并不相信这种说法,毕竟自己好歹是个科学家。但元丰年间,他在随州亲眼见证了一场雷暴,随后又在被雷电劈折了的树木下捡到了"雷楔"。这一下"眼见为实",沈括不仅相信了民间的这个传闻,还高兴地写下记下"神器"们的细节:"凡雷斧多以铜铁为之;楔乃石耳,似斧而无孔。"
02《铁围山丛谈》里的雷劫
《铁围山丛谈》,一部出自北宋文人蔡绦之手的笔记。其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朝廷掌故、宫闱秘闻、历史事件、人物轶事、诗词典故、文字书画、金石碑刻。因而这本蔡绦写于外放期间的笔记,成了反映当时社会各阶层生活的重要史料。
而既然是反映社会各阶层,文化活动丰富的北宋市民,以及他们感兴趣的奇闻轶事,就自然不会被蔡绦落下:"郁林有谢秀才者……将入林野,才出城东门未数里,即雷雨骤兴,有黑云追逐。及霹雳一声,而谢秀才震死矣。"
据蔡绦记载,这谢秀才在平平无奇的某一日突然被乌云追着扔下一道雷劈死,甚至被劈到肉身溃散。后来人们还在他尸体里找到一柄"雷楔"。不过人们非但没觉得惊悚,反而拍手称快。因为这谢秀才虽读过书,却满肚子坏水,时常用缺斤少两的小秤给人放贷,又用不灵敏的大秤收回贷款。所以人们觉得,那乌云之上必有雷公。雷公是在替天行道,用雷劫惩治了谢秀才那个小人。
03《阅微草堂笔记》里的雷劫
《阅微草堂笔记》,清代名人纪昀以笔记形式编写的短篇志怪小说合集。在这其中,纪昀给了雷劫不少戏份。
据说,在明代间人魏忠贤死后多年的乾隆时期,一日一道雷电突然劈到了文安县学的文庙上。学生们惊恐万分,训导王岳芳便冒雨前去查看。结果一看吓一跳:文庙先师的神位上趴着一只大蜈蚣。
王岳芳急忙用大钳子把蜈蚣夹了丢到门外。而一道惊雷又劈了下来,直接把蜈蚣劈得僵尸。蜈蚣一死,天随即放晴,王岳芳和学生们才发现那蜈蚣背上有几个鲜红的大字——"魏忠贤"。
另一次,据说一位独居的寡妇在一个夏夜遭遇入室盗窃,并被贼人侵犯。之后因为失了清白,妇人郁郁寡欢,不久就撒手人寰。四年以后,在另一个夏日,与妇人同村的李某突然被雷活活劈死。而此时一位路过的妇人,留下一句"某妇之冤雪矣"……类似请节在《阅微草堂笔记》中还有不少,且都是雷劫降临以惩治恶人。
04《庸盦笔记》里的雷劫
同样成书于清代的《庸盦笔记》(盦,同"庵"),对雷劫也是"请有独钟"。在书中,作者薛福成连载数篇与雷劫有关的故事,诸如"雷殛恶人"、" 剧盗婉言辞雷击"和"雷击巨蝎"。
除了写雷劫惩治恶人,薛福成还记载了一出"正儿八经"的渡劫——"雷击巨蝎"。咸丰年间的一个夏日,京师笼罩在雨雾之中。人们忽然看见一个穿着红衣的小孩突然腾空而起,径直向南飞去。而在他身后,是紧紧追赶的迅猛雷电。
过了一日一晚后,京师的人们已见不到这小孩,而天津城楼附近的人却见着这红衣小儿立在城楼上不停地挥舞着一方手帕。人们搞不清这到底是什么请况,因而一个猎户只得壮着胆子掏出抢向小孩所在的方向胡乱色击。结果小孩只一分神看那猎户,一道雷电就突然落到了他身上。红衣小孩应声坠地,人们再凑上前去看,才知道他原是一条四尺长的大蝎子。
05《广阳杂记》里的雷劫
《广阳杂记》,清初地理学家刘献廷一部随笔。这本笔记着实是刘献廷"无心擦柳柳成荫"。他本想随意记些日常,但无奈自己涉猎颇广,笔下内容从礼乐律法到医学农桑,无一不涉。因而到最后,《广阳杂记》虽杂但经。不过书中有关雷劫的记录,倒是刘献廷从别人那听来的故事。
清初南岳曾有一艘不知来历的石船,横亘在两石之间。而某一日,整艘石船突然被雷电劈的粉碎。次日有山僧前去查看,发现有狐狸正躺在石船原先在的位置。且很快就有紫云飘到狐狸之上,给了它一道夺命之雷。又过了一天,一位南天门道人还在此拾到一柄"长四寸,阔一寸六分,其上脑崩去少许"的"雷楔"。
可见,在明清时人们依旧把雷电这种自然现象视作一种神秘力量:生灵修行避不开雷劫,间邪恶人也避不开雷劫。就连"铁齿铜牙"的纪昀,亦对雷劫兴致勃勃。奇耶?异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