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下来趣历史小编带你追寻历史上真实的司马师,探索发生在他们身上的历史故事。
司马懿的继承人就是他的长子司马师,这个人在历史上似乎没有什么名声,甚至后来的晋国都不是他的后人继承的,而是传给了他的弟弟司马昭,这个人大家应该都是很熟悉的,不说别的,单单是那么一句“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就让他的名字在中国的历史间传递,更别说普通的百姓都知道这句话了,可是既然司马昭这么出名,后来晋朝的建立还是在他的儿子的手上完成的,那么他的父亲当初为什么不将这个继承人的位置传给他呢?反而是传给了那个没有什么名声的司马师呢?
可以说这里自然是有着司马懿的考虑的,司马懿是一个谋臣,还是一个能够统帅千军万马的将帅,怎么可能没有一个好的眼光呢?而且当初曹草在选择魏王世子的时候,司马懿也是经历过那段历史的,曹草没有选择他更加喜爱的儿子曹植,而是将这个世子的位置选择了曹丕,这一点对于司马懿而言,应该是有着很大的触动的,而三国历史上,这样没有选择长子而选择小儿子的请况早已经在眼前了,他们哪一个有好的结果呢?
这两个人就是袁绍和刘表,都是因为继承人的问题,让他们打下的江山死在了内斗的过程中,这种请况下,选择长子是符合他的认知的,这个江山是他打下来的,自然不希望在他死后就在内斗中损耗了。
却是司马师在历史上没有什么大的作为,也没有什么名声,当时单单凭借着这种观点就能够认为他是一个没有本事的人吗?那么是什么原因让的这个司马懿的接班人没有什么影响呢?这个原因就是时间,或者说他死的太早了,从他接过他父亲的手中的权力的那一刻算起,到他病逝的时间就只要短短的四年,而他死后的有没有后人继承,没有子嗣这才让这个政权的权力落入了他的弟弟司马昭手上,可以说就是这样的请况下,人们才没能记住他的名字,但是他却绝对不是无能之辈,他的父亲选择这个儿子作为接班人是有着他的道理的。
司马懿在发动高平陵政变的时候,他的大儿子司马师就是担任的中护军的要职,而且政变之前,只有他们父子二人参与密谋,而司马昭压根就没有进入这个核心的资格,这里就能够看得出司马懿对于这个儿子的器重,而这个司马师能够参与这样的机密,必然是有着他父亲信任的方面,或者是谋略或者是胆识这些应该是都在司马昭之上的,否则司马懿也就不会让他来参与了,而政变发生之前的表现也能看得出这个兄弟二人的高下之别了,司马师能够非常正常的进行休息,一切都在他的心中,他是能够做到沉稳的一面的,而他的弟弟司马昭却是夜不能寐,两个人的就不是一个层面上的人物,作为父亲的司马懿怎么能够不知道呢?
单单这一个方面就能够看得出司马师比起司马昭更加适合做一个领导者,一个领导者就是要有一个处变不惊的心理素质,这一方面跟多人都是很好的例子,不说理他们比较远的人,就是曹草就是这样的人,面对那么多的险境的时候,都能够泰然自若,这就是一个合格的领导者,而且司马师在政治上也是一把好手,在他掌握政权的时候,他能够举荐贤才,同时能够整顿朝纲,让这个国家走上一个正轨,而且面对东吴诸葛恪的进攻的时候,也是能够凭借着自身的智慧处理明白的,让这场战争没有造成什么损失,可以说这是一个在军政两个方面都能够有所建树的人,当时的朝臣们都是对他肃然起敬的,这样的表现不可能是一个政治上无所事事的人能够做出来的。只是历史留给他的时间太少了一些,没能让他亲手结束这个乱世的局面。
同时面对政变的时候,处理的老辣方面司马昭也是没有他的哥哥这么熟练的,司马昭最著名的那句话就是“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而这句话即使出自当时的皇帝曹髦的口中,那个时候的皇帝想要讨伐这个司马昭,面对这样的结果,司马昭的方式就是血腥的方式,将他们直接杀掉了,这个杀掉可是一个简单的事请,但是后续的事请就不是那么简单能够处理的了,果然最后面对着满朝的舆论攻势,司马昭不得不辞去了晋公的爵位,但是同样的面对谋反,却是两种不同的结果,那是在曹芳做皇帝的时候,李丰等人密谋要除掉掌权的司马师,可是在他们的事请被司马师发现之后,没有轻易的实行废立的事请,而是将当时的太后请了出来,让太后来处理这件事,这样的结果可以说没有让他处于舆论的漩涡,这个政治的熟练程度哪里是他的弟弟能够比拟的。
所以在选择接班人的问题上,司马懿是明智的,是高明的,但是他也不是神仙,自然不能知道他的儿子会有着这么短的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