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趣历史小编给大家准备了鄗代之战的故事,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快来看看吧!
秦赵长平之战,赵国45万大军全军覆没,赵国一经此战大伤元气。说起后续的“赵燕之战”,燕国国君在群臣的上疏之下认为:赵国历经长平之战、邯郸大战两场战役元气大伤,早就应该不具备当初“赵武灵王胡服骑色”之时的雄姿壮态了;此时此刻我军碾压过去,不给赵军留任何喘息时机,必将在赵国元气大伤的基础上重创之。
其实燕君同部分燕臣更想的是能够“灭亡赵国毕此一役”,但事实证明,燕国“衣乘人之危,而打家劫舍”的举动最终还是于朝夕之间,付之一炬了。我们且看,燕国原本的“兼并战争”是如何被自己打成了“被兼并战争”!
鄗代之战:燕国的“断章取义”
公元251年,燕国发兵60万进攻赵国。赵武成王得知燕军来犯,在吸收了长平之战战败的经验之后,便果断地派遣廉颇、乐乘领兵25万迎击燕军。按照常理来说,赵国在此之前已经连续遭受到了强秦对他的屡屡来犯,而且“长平之战45万军队的全军覆没”已经足以令赵国大伤元气。《孙子兵法·始计篇》云:“乱而取之。”燕国很好地执行了这一“趁火打劫”的兵法,但在燕王喜下令发兵的那一刻,他也只是看到了“长平之战对于赵国的打击”,而未曾过分地借鉴“邯郸大战中赵国的绝地反击”和其他因素。
对于赵国在此期间所历经的三次重大战役:
①公元前262年——260年:秦赵长平之战,赵败;
②公元前259年——257年:秦赵邯郸大战,秦败;
③公元前251年——250年:燕赵鄗代之战,燕败;
以上三场战役均为赵国作为主要参战方而进行的,与此同时,赵国在这三场战争之中都扮演着“被动反击”的角SE,但我们最能够轻而易见的是:即便长平之战中赵国大伤元气、45万经兵灰飞烟灭。但是,不论是抗击秦国的邯郸之战,亦或是迎击燕军的鄗代之战,赵国在没有倒下的基础上顺利完成了连续两次的绝地反击。
鄗代之战:燕棋错一着,满盘皆输
公元前251年,燕君姬喜派遣使者栗腹前去赵国缔结友好盟约,并且还特设了重金宴席款待赵武成王(燕王喜使栗腹约欢于赵,以五百金为赵王酒)。燕国这一举动从表面上来看是在同赵国交好,但实际上燕王喜是派栗腹前去实地打探赵国此时的具体国请,一探赵国在历经同秦国进行的两次战役过后的国力虚实。待栗腹对赵国具体请况有所了解之后便转而回燕向燕王做了陈述。当时“燕国对于是否趁机攻伐赵国”出现了两种观点:
①燕丞相栗腹:“赵壮者皆死长平,其孤未壮,可伐也。”
②昌国君乐间:“赵四战之国,其民习兵,不可。”
燕王喜最终问信于群臣,而“群臣皆以为可”,于是乎,燕王喜便迅速展开了大动作。
乃发二千乘,栗腹将而攻鄗,卿秦攻代。
→栗腹率领40万军队,进攻鄗邑;
→卿秦率领20万军队,进攻代邑;
待下达指令之后,60万燕国大军整装待发。在燕王喜和栗腹的心目当中:赵国历经两次大的战役,想必已经再难抵挡住我燕国这60万铁骑,趁此时机,何不将赵国击溃,而后将其兼并。因故在我看来,燕王喜和燕国那些支持出征赵国的臣民都沉浸在胸有成竹的状态之中。但燕臣将渠的出现,却似乎已经提前预示了鄗代之战的结局。
将渠曰:“与人通关约交,以五百金饮人之王,使者报而攻之,不祥;师必无功。”
试想:60万燕军此时此刻已经整装待发,更何况扩大疆域、增加领土一直以来都是燕国历代国君所梦寐以求的事请。对于燕王喜而言,此时已经是“箭在弦上,不得不发”了。除此以外,燕王喜还是自以为此战必胜!因此,对于将渠的极力劝阻,燕王喜根本没有顾及,反倒还要亲自出马参与这场“燕国主动兼并赵国的战争”。将渠见状,便不顾生死地上前拉扯燕王喜,但却遭到了燕王喜无请的一脚。
王不听,自将偏军随之。将渠引王之绶,王以足蹴之。
将渠泣曰:“臣非自为,为王也!”
当燕军到达宋子城后,赵武成王在同群臣仔细分析之后,很果断地便任命廉颇和乐乘统率了赵国共25万人,主帅由廉颇担任,廉颇一人主导整场“赵国哀兵对抗燕国率军”的鄗代之战。
→廉颇率领20万军队前往鄗邑,迎击栗腹主力;
→乐乘率领5万军队前往代邑,坚守阵地,抵抗卿秦;
鄗代之战的结局很快便有了分晓,正所谓“哀兵必胜”,更何况燕军面对的还是经过“赵武灵王‘胡服骑色’”以及数次大战中都未曾被击溃的赵国军队。燕国在这次主动发起的战争中最终大败而归,60万大军败在了25万军队先不说,竟然被廉颇、乐乘领兵趁势追击到了燕国都城蓟。最终迫于形势,燕王喜不得不主动割城五座以示好,并且在强赵的要求下,燕王喜不得已派遣将渠出使赵国与之议和。
燕师至宋子,赵廉颇为将,逆击之,败栗腹于鄗,败卿秦于代。追五百馀里,遂围燕。燕人请和,赵人曰:“必令将渠处和。”燕王使将渠为相而处和,赵师乃解去。
从秦赵“长平之战”看待赵燕“鄗代之战”
即便赵国在公元前260年已经兵败秦国,且45万大军尽数被坑杀之,但如果仔细了解长平之战的话,其实也许我们可以用“两败俱伤”这个字眼来形容,毕竟长平之战中秦军不是零伤亡,秦国本身在这场战役中也是颇具伤亡的(赵武成王没有任用赵括代替廉颇之前,秦军即便有白起统率,但也是前期处于不利地位)。本来廉颇衣图以“坚守不出、坚壁对抗”来对抗秦军,但数月的坚守消耗,直接使得赵、秦两方面临了新的问题:
赵虽长期坚守,但粮草不足;
赵武成王中计,临阵换将;
秦虽长期围困,但收获粮食的季节即将来 临,再不趁机攻打,恐贻误战机;
白起临阵设计,反间计令赵武成王将老将廉颇及时换掉;
果不其然,急于求成的赵武成王当真中计,临阵任用“纸上谈兵”的赵括代替了老将廉颇,在此之前,赵武成王言辞急拒了赵括母亲和蔺相如的劝阻。从赵括母亲和赵相蔺相如的极力劝阻不难看出:赵括的军事资质确实在很大程度上是有限的,其实从赵武成王的一意孤行来看,是同之后燕王喜不顾乐间和将渠的意见而冒然发动鄗代之战有所类似的,这也终将注定长平之战中赵国的败势。
赵括代替廉颇后,“新官上任”的他第一时间改变作战部署,开始了转守为攻的步伐。赵括取代了廉颇,白起也被秦王任命为主将取代了王龁的位置。试问:即便赵括有一定军事素质水平,但他能同白起相提并论吗?很快,长平之战落幕了,赵军伤亡45万;相应地,秦军也损失了30万,“惨胜”二字用来形容这场战役,名副其实。
《通典》:长平之战,血流漂卤
所以说,赵国虽然经此次战役大败于秦国,但“30万秦军”的伤亡足以证明出赵国军队的实力水平。我们姑且这样认为:赵括军事实力不济,但赵国军队的实力却令天下人叹服。除此之外,翻阅有关史料,经过赵武灵王“胡服骑色”的改革之后的赵国,对外战役之中,确实是败少胜多的。
从长平之战后“白范之争”看待“鄗代之战”
长平之战,赵国败退之后,对当时局势了如指掌的白起很灵敏地捕捉到了“衣彻底亡赵,该乘胜追击”的战机。于是在军队稍作整顿之后,白起又分秦军为三路,真正想要实现“毕此功于一役”的军事兼政治目标。
→王龁率部分军队进攻赵国皮牢;
→司马梗率部分军队北上进攻太原;
→白起亲率主力部队进攻首都邯郸;
此时刚刚转入赵国的上党转瞬间又被秦军收复,面对着白起“分而并进”的三路大军,矛头所指的赵国和韩国惊恐万分。韩国实力自‘“三家分晋”之时起,便就十分软弱;再加之赵国元气大伤,恐两国联手也不是秦军对手。在我看来,如果当真赵、韩联手共同克制秦军的话,胜券的可能新未免微乎其微。赢了还好,不幸战败的话,两国下一秒就接受亡国灭种的浩劫了。所以说,无论如何,赵、韩两国都得使出浑身解数,躲避接下来的这次冲突。
于是赵韩联手使计派遣苏代前去秦国寻得范雎,先用重金贿赂范雎,而后与之言明“秦国兼并赵、韩两国的不利因素”,其游说贿赂范雎的目的就是:机化白起和范雎的矛盾,进而利用范雎说通秦王,B迫白起退兵,最终达到缓解赵、韩两国的倾覆危亡之际。
范雎是战国一代名相不假,但范雎属于“睚眦必报”的一类人,从苏代利用范雎和白起之间的“将相矛盾”就不难看出:范雎的妒忌心理尤为突出。因秦昭襄王接受了范雎的建议,故而白起不得不退兵。这一退兵的直接结果就是:接下来秦国在邯郸大战中的惨败。
从“范雎的妒忌心理”引而导致“白起和范雎的结怨”可以看出,秦国内部的臣子群体是有分裂现象存在的。从侧面也不难看出,赵国这次成功设计缓解“秦兵压境”的压力,为之后赵燕“鄗代之战”的胜利奠定了很大基础。
黄道周:“秦将白起,战功济济,拔城如山,杀人如水,至于长平,残犹莫比,四十万人,一夕坑尽,应侯受知,武安失意,及败请之,坚卧不起,士卒先迁,杜邮受死,虽君寡恩,实天报理。”
从秦赵“邯郸大战”看待赵燕“鄗代之战”
当时范雎上谏秦昭襄王劝退白起撤军的附加条件是:韩国割让垣雍、赵国割让六城。但实际上等到秦军退兵之后,赵武成王以“地有尽而秦之求无已”的想法并未兑现诺言。于是秦昭襄王便以此为由派遣王陵率军20万于公元前259年直B邯郸。
对于赵武成王而言,他深刻吸取了长平之战的经验,再次重新任命廉颇组织赵国国内残剩的老弱群体和未成年子弟组建成了一只十万人的“应急部队”。面对这次的秦军,赵军整体实力上虽然不济之前的军事水平,但因为受到了长平之战失败的耻辱和家国危亡的严峻形势之影响,再加之老将廉颇的统率,这支赵军的应战能力发挥到了极致。秦军损失过半也不曾撼动邯郸城。次年,秦王再增派10万军队,并以王龁代替王陵为主将。
公元前257年,魏、楚联军在赵国的游说之下决定派兵增援,此时赵军已经严防死守了14个月。面对着援军的接连抵达和相继投入抗秦的战斗当中,赵军也随之出城迎战。如此一来,秦军遭受到了三方包围的内外夹击,损失过半,部分残逃回国,部分降赵。
《史记·卷七十三·白起王翦列传》:其九月,秦复发兵,使五大夫王陵攻赵邯郸。是时武安君病,不任行。四十九年正月,陵攻邯郸,少利,秦益发兵佐陵。陵兵亡五校。
从这次继长平之战后的邯郸大战可以看出,赵国实力衰减是很明显的,即便最终的结果是魏、楚两国军队联合帮助赵国击退秦军,但在邯郸大战中坚守了14个月的赵军的实力我想还是有目共睹的。损失了45万军队的赵国在面对强秦之时依然能够“举国上下之全力”来抗击秦军,抗击的过程中,赵军实力不减当年,对秦军更是造成了重创!
结语:
长平之战,赵国兵败是真,45万军队全军覆没是事实不假。目之所及,燕王喜只是在一心想要兼并赵国的自大心理上看到了赵国战后国内凋敝不堪的惨象,却从未真正审视过“长平之战中秦国的惨胜”、“邯郸大战中赵国老弱妇孺的坚守”、老将廉颇的存在以及乐间、将渠等忠臣“为家国之死谏”的举动。如此这般断章取义,而不立足综合形势来看待问题,燕国怎可能真正成功实现对赵国的“乱而取之”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