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趣历史小编给大家带来孝仪纯皇后是什么人?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
史上的”令妃“最开始的起步是一个宫女,地位卑微,没有显赫的家庭背景,没有广泛的人脉资源,因得乾隆皇帝的宠爱,被封为贵人。当时的令妃正是凭借自己出SE的自身条件和聪慧过人的天资才赢得了当时乾隆皇帝的喜爱,所以她被破格的招进宫中,之后迅速得到乾隆的宠爱。
乾隆十年,册封她为魏贵人,而同一年却又被提升为令嫔。在乾隆的心中她知书达理,温婉可人。正是因为有这样的印象,所以她才可以位居嫔妃之首。乾隆十三年,册封她为令妃。为什么魏璎珞的封号是“令”呢?乾隆皇帝非常爱作诗,他在位一生所留下的诗词之作数以万计,其实有很多诗句就是围绕着令妃写作出来的,由此就可以看出乾隆对令妃的请感有多深厚。而魏氏才用了仅仅四年的时间就跨入了妃位的行列。乾隆二十四年,册封令妃为令贵妃。这样的晋升速度真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而这一切仅仅用了二十年
她辅佐在皇后的身边,勤勉却很谨慎,新请温和善良,得到了皇后很高的赞誉,使别人对她以礼相待,备受推崇,皇后对她也有极高的评价。即使有一些错误也不会受到责罚。在乾隆执政的60年间,令妃先后为乾隆帝生育了六个子嗣,生育数量之多,从这一点就可以见得乾隆对她有多宠爱。而令妃,这位乾隆最为宠爱的妃子,她生前如此的受恩宠,为何在其去世20年之后才被追封为皇后呢?
首先是因为大清律法,后宫之位必须要身份显赫,非一般出身之人可设,富察氏和那拉氏都属于满洲贵族,身份显赫。而令妃出身低微,属于内务府的包衣。一个出身低微的内务府包衣女子做皇后的可能新微乎其微。大家都知道,乾隆在位的时候并没有废除那拉氏的皇后之位,而从这件事请中就可以看出,乾隆不想因为立了一位出身包衣的女人为后,而遭到百姓传统思想的转变,以及后人的诟骂,皇家尊严不允许有一丝礼数道德上的污点。在当时,清朝从来没有立汉人为皇后的先例,毕竟大清朝是满族人打下来的天下,他们非常看重血统的纯正与否,皇后的第一选择是蒙古贵族,第二选择是满洲贵族。因为在立后问题上,皇太后和乾隆皇帝出现了意见分歧,皇太后想选新的名门闺秀,乾隆皇帝则想立宫中的令贵妃为皇后。但是令妃出身卑微。乾隆即便想封令妃为后也不能昭告天下,当时因为皇太后还健在,乾隆想要立皇后,必需要征得皇太后和皇家祖宗们的同意才能立后。所以立一位汉人女子为后这种事,乾隆是绝对不能去做的。因为宗礼法度的思想根深帝固,无法撼动,最终乾隆采取了折中方案,封令贵妃为皇贵妃即副后,这就是令妃没能被立为皇后的原因之一。
皇帝所赋予皇贵妃拥有的大权恰恰是在乾隆时期才开始的,乾隆知道在自己百年之后,无法给予令妃“皇后”这一尊号的荣誉。但自己最喜欢的儿子永琰一定会给他的生母令皇妃一个皇后的名分。在清朝,一般都会将生前未成为皇后的生母册封为前朝皇后。令妃生前已经成为了宠冠六宫的皇贵妃,虽无名份却有其实。虽然没有封后,但是她的待遇和皇后几乎没有什么差别,立不立皇后对她来说已经无所谓了。
其次就是保密政策,自从雍正时期经历了夺嫡事件之后,乾隆为了不让君臣们猜测自己把皇位传给哪位皇子,不引起长辈和子嗣的夺位之争,所以乾隆要刻意的去掩饰他所做的一切。当年永琰被秘密立储后不久,令皇妃就去世了,如果在这个时候立马追封她为皇后,那不就相当于直接告诉了大家,她的儿子是太子吗?这样就等于将太子是谁的信息暴露在普天之下,太子人选就失去了保密意义,直到后来永琰继承了皇位的时候,乾隆才亲自追封了去世多年的令贵妃为皇后,那时的令贵妃去世已经二十年了。
由于种种原因,令妃在去世前还是没有被封为皇后,不过在永琰的身份公开后,才被追封为孝仪纯皇后,而令妃葬礼的规格也很接近皇后,此生死后也算荣耀之极了。至此,史上的令妃也终于从”灰姑娘“变成了大清朝的一代皇后。能被一国之君如此看重,甚至其死后都要追封为皇后,魏佳氏她也不算白活一世。